分享

〔每日手拍〕北京纪事•正月里在最有北平味儿的地界儿轧了一圈马路

 新用户8926AVU2 2023-05-17 发布于北京




“轧马路”,上世纪七十年代形容青年男女逛街,走在马路上,就象一台轧路机(北京人称汽碾子),把本不平整的道路,都轧平整了,引伸为逛街,街上溜达、散步,“轧”也做“压”,“压马路”。
周一,天气放晴,北京大的公园有在这一天休息的惯例,于是选择最具接近有北平味道的钟鼓楼一带溜达一圈。
为什么说钟鼓楼一带最有北平味?那是因为结束了帝王统治的北平,其晨钟暮鼓已成为为每一位市民服务的报时工具,它不因你的阶层而鼓,也不为权贵而鸣,它平等对待百姓,鸣的是北平百姓生活和谐的音,鼓的是北平百姓生活节奏的点。
逛完钟鼓楼,穿过有近六百年建街史的烟袋斜街,什刹海的微风袭来,步上银锭桥,向西眺望,一片碧波,仿佛还有西山的群峰,一层叠着一层。
久居京城,也很少来这里轧一轧这里的马路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