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观近鉴宋朝人•420·有拥戴皇帝之功,却临战无谋、拙于战斗的军将:王超

 文石斋 2023-05-17 发布于河北

远观近鉴宋朝人·420·有拥戴皇帝之功,却临战无谋、拙于战斗的军将:王超

    王超951-1012,赵州(治今河北赵县)人。《宋史·卷二百七十八·列传第三十七》有传。

    本传记,王超20岁的时候,身高已达7尺余,宋代1尺约今30.72厘米,则王超身高约为2.15米。宋太宗任开封府尹的时候,将王超召置麾下。

    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十月,宋太祖去世,宋太宗继位为帝,王超进入皇帝侍卫“御龙直”。宋代皇宫所在的“皇城”有5重禁卫,第1重为特务机构“皇城司”所属“亲从官”,第2重为“宽衣天武”,第3重为“御龙弓箭直、弩直”,第4重为“御龙骨朵子直”,第5重为“御龙直”,5层禁卫由内而外,一重重将皇帝护卫在中央。

    淳化二年991,王超经累次升迁,以河西军(治凉州,今甘肃武威)节度使官职实任禁军“殿前司”主管军法的副长官“都虞候”。

    至道三年997三月,宋太宗去世,宋真宗继位,因王超立有拥戴之功,加升官职为“检校太傅”、遥领天平军(治郓州,今山东东平)节度使。

    咸平二年999秋,宋真宗在开封东郊举行大规模阅兵,参加阅兵的官兵达20万,王超手执代表东、南、西、北、中方向的青、赤、白、黑、黄色旗帜,指挥部队进退,宋真宗在军帐观看部队演练,当面褒奖了王超。

    当年辽国入侵宋朝,十二月,宋真宗北上大名迎敌,王超与都虞候张进同率先锋部队,跟随宋真宗出征。期间,宋军大将、“都大点检”傅潜怯阵避敌,受到惩处,王超受任禁军“侍卫司”副长官“马步军都虞候”、镇州(治今河北正定)“行营都部署”

    四年1001九月,西北党项族首领李继迁攻陷清远军(治今宁夏同心),宋真宗改任王超为永兴军(治今陕西西安)知军,命他率“西面行营”所属部队防御李继迁。

    其后,宰相向宋真宗上言,王超之才堪任将帅,宋真宗任命王超为定州路“行营”主帅,宋真宗为太子时的太子府官员王继忠为副帅。

    时间不长,加升王超为镇、定、高阳关三路驻军主将“都部署”,宋真宗且秘密派宦官到驻地,赐予他御用弓箭,准许他不经奏报,临机决断处理事务。其后,又加王超官职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

    六年1003四月,辽军再次入侵宋朝,王超召集镇州驻军将领桑赞、高阳关驻军将领周莹率兵到定州会合,但王莹以不是皇帝诏书指示为由,不到定州。

    辽兵包围望都城(今河北望都),王超、桑赞率军赶赴望都,在望都城南6里布阵。按照安排,王继忠率部为东阵,辽军从其背后攻击,断绝了东阵的粮道,官兵人马困乏,王继忠仍然快马前驱,与辽军激战。但就在王继忠与辽军交战之时,王超、桑赞却撤兵回军,导致王继忠部成为孤军,被辽军全歼,王继忠战没。

    战后,宋真宗派刘承珪、李允则快马驰往战地,审查宋军退败情形,刘承珪、李允则经调查上言,镇州副部署李福、“拱圣军”都指挥使王升在战场先行退军,李福因之被“削籍”,开除出干部队伍,流放封州(治今广东封开),王升被处以杖刑,打板子后发配琼州(治今海南海口)

    景德初年1004十一月,辽国萧太后、辽圣宗亲率20万大军进攻宋朝,宋真宗北上澶州(治今河南濮阳)迎敌,召王超赶赴临时驻地“行在”,王超拖延不进,辽军深入宋朝腹地。

    十二月,两国议和,宋真宗有意轻罚王超,只罢免了他镇、定、高阳关三路主帅职务,以崇信军(治随州,今湖北随县)节度使官职实任河阳府(治今河南孟阳)知府,后以建雄军(治平阳,今山西临汾)节度使官职任青州(治今山东青州)知州。

    大中祥符五年1012,王超去世,朝廷赠予他“侍中”荣誉职衔,后再赠“尚书令”,追封“鲁国公”,谥号“武康”。

    本传最后记,王超作为军将,善于分派部队,管理部下有恩,与高琼同掌禁军时,二人到外地休假,经过部队营垒,驻军军官没有及时迎接,高琼档即命令打军官军棍,王超却认为,二人不是因公出行,不应当加罪,人们称赞王有宽恕之心。但王超临战少有谋略,拙于战斗。

    《宋史》传后之“论”说,王超对宋真宗有拥戴之功,应该得任崇高、显要官职,却不超常人,但有子王德用,有功勋载于国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