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心理学的视角下看《这么多年》

 文都比邻心理学 2023-05-17 发布于北京

情愫懵懂处,青春年少时。在你的青春里,可曾出现过那样一个人,温暖了你的世界。

最近一段时间,一部国产爱情片《这么多年》的上映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它让人们在时光交错之间,产生了一种如真如幻的感觉。

那么今天,野鸟学长想从心理学的视角来和大家聊一聊这部有关青春爱情的影片。

图源这么多年,侵删


重男轻女——原生家庭之罪

影片开头见夏接到了妈妈的电话,但来电显示却是“郑玉清”,母女关系不和的问题昭然若揭,但原因是什么呢?

一个风靡时代的CD机把观众从现实拉往了回忆之中。

作为家中长女,陈见夏有一个小自己几岁的弟弟,但重男轻女的观念致使母亲把所有的爱都留给了弟弟。

因为弟弟的检查项目而延误女儿的开学日期;因为儿子喜欢听音乐就将爸爸买给陈见夏用来学习的CD机以“自私,小气”之名强行夺走给了弟弟。

图源这么多年,侵删

谁能想到仅仅是分到一间单人宿舍都让见夏格外开心自己拥有了独处的空间,可见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整个家庭带给她多少不公平的待遇。

见夏的新衣服是用来走亲戚的,用完就要退;在见夏遭受诬陷的时候,不分青红皂白的训斥了她;在见夏面临重大人生抉择的时候,一味的考虑儿子的利益,置女儿于不顾。

重男轻女——这是一种糟粕的观念,更是一宗原生家庭之罪。

从封建社会发展至今,伴随着知识文化的普及教育,重男轻女的性别偏见正在逐渐的消除,但是在一些家庭之中,“养儿防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儿子就是不如女儿”的观念仍然深重。

这是原生家庭的一根刺,更是广泛存在的一种社会偏见。

图源这么多年,侵删

知识拓展:

社会性偏见:社会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由于偏见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独特的态度,因而也包括态度的三个主要成分即情感、认知、意向。


那么产生偏见的原因有哪些呢?

首先,这种观念来源于有限的或者不正确的信息,我们知道,古代社会一直奉行男主外女主内,男人负责干活挣钱,女人负责照顾收拾家庭,长此以往,人们就渐渐的忽略了女性在社会劳动和社会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为不常出现在人们面前),弱化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并遗留至今。

其次,刻板印象。女性不如男性力气大,不如男性有担当。必须承认的是,不管是在生理还是在心理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性别差异,但重男轻女这种观念却是极端化了这种差异,进而在人们心中形成了刻板印象。

最后,偏见有着过度类化的倾向。孝顺与否和性别并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把女性放置于一个不赡养老人的位置上本就是一种错误,更是一种充斥着不公平的误解。
了解了这样一种社会偏见的存在,那么如何去消除这种思想观念?
对于这种社会性的思想观念,我国在政策和实际行动上一直坚持“男女平等”的国策,让男女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也打击取缔了无数存在“用男不用女”这种做法的企业,真正实现了义务和权利的性别平等。

从社会化、开展教育等各个方面努力消除这样一种误解。

遇到爱情——心动的感觉

如果说家庭是见夏想要逃离的牢房,那遇到李燃则是陈见夏一生的幸运。

正在收拾宿舍的她恰巧碰到了来女生宿舍“拿”签名光盘的李燃,一念之间她为李燃保守了秘密,同时也得到了李燃赠予她的礼物——一个新的CD机。

接下来又一次街头的相遇更是加深了两人的感情并致使两人成为了好朋友。

或许他们都未曾想过,因缘际会相遇的两人,成了彼此一生的牵挂。在她伤心难过时,李燃带她出来玩、吃好吃的;在她遭遇西餐店尴尬的时候,李燃用温暖动作悄无声息的帮她化解;在于丝丝反复因为嫉妒而诬陷玩弄她的时候,挺身而出,仗义执言;更是用自己的家庭经历来和见夏完成一种共情,让见夏变得不在难过。

图源这么多年,侵删

就这样两人一起度过了许多开心的时光,直到再一次被于丝丝诬陷两人有越轨行为。

两人都承受了莫须有的侮辱,见夏更是因为这件事被妈妈不分青红皂白的赶回了家中,回到了县城的中学。

可即便如此,李燃仍追到了这里,并在见夏决定远赴新加坡留学的时候,陪见夏一同去经历了,他们共同钟爱的南京!

如果说,遇见是一种缘分,那么爱情中的一切更像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安排。

图源这么多年,侵删

知识拓展

斯滕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认为,爱情是由激情、亲密、和承诺三个成分构成的、激情是生理的因素,是第一次见面时的欣喜与激动;亲密是心理的因素,是相处时的开心与不舍;而承诺是认知的因素,是两人彼此约定未来的勇气与责任。
斯滕伯格认为,只有亲密的爱情是一种喜欢式的爱情;而只有激情的爱情是一种迷恋式的爱情;只有承诺的爱情则是一种空洞式的爱情。
当亲密和激情在一起,是一种浪漫式的爱情;亲密和承诺产生了伴侣式的爱情,若只有激情和承诺则是一种愚蠢式的爱情。

只有三者皆备,才能称之为完美的爱情。

或许有人会认为陈见夏不守承诺,独自去新加坡是一种自私的做法,但当她下定决心辞掉工作回到了李燃身边,又何尝不是因为爱。

所以,这世上或许不存在完美,但在这部影片中,他和她,是一种幸福!

嫉妒背后的动机

影片中最令人讨厌的角色,除了见夏的妈妈,就是到处诬陷见夏的“小人”于丝丝了。

出于嫉妒,她诬陷见夏偷了她的CD机,借着“礼物”一事愚弄她;并在拍到见夏和李燃两人照片后,开口诬陷二人有越轨之事,更是直接导致了见夏的退学。

如果说于丝丝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泄愤,但接下来在见夏返校后的冷艳嘲讽就更为可恶。

这一切的一切都起源于她对李燃的喜欢,这种由爱生妒的表现。

动机不可谓不明显,意图不可谓不明确。

图源这么多年,侵删

知识拓展

按照动机的性质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海德的归因理论将人们行为的原因分为两种: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他认为:人们在归隐是经常使用的两个原则:
一个是共变原则,指某个特定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的结果相联系,当原因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出现,人们就可能把结果归因于该原因;

二是排除原则,指如果内外因中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释事件,人们就可以排除另一方面的归因。

当见夏来到振华后,她和李燃迅速成为了好朋友,这样阴差阳错的转变让于丝丝把一切都归结到了见夏这一外部原因的身上,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她针对见夏接二连三的诬陷、愚弄的行为。

图源这么多年,侵删

整部电影围绕了见夏和李燃的遇见与爱情铺叙而开,讲述了一个“小镇做题家”的成长与爱情故事。

同时也在很多方面给予我们思考和启示,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他人的行为与情感,同时,从不同的角度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解释,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收获不一样的快乐!

(扫码了解院校直通车课程)


福利活动公益领读

好课推荐实验专训营 |普心训练营

干货内容复试打卡30天 | 73个院校方向真题点评合集 经验贴汇总学科问题答疑汇总2023招生解读汇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