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往自在的路从尘埃中启程

 自我清理 2023-05-17 发布于重庆
1/
这是一篇关于信仰的独白。
2/

陈丹青有一次说,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有独特信仰,这个信仰就是,“去他妈的,活下去要紧”。深表同意。

这种活下去的信仰不是一天两天能形成的,它经历了两千多年蛮荒而动荡的时代,它的确立需要有一个重大的前提,那就是——人必须只能在温饱线上活着。这样一来,注意力就会集中在手里的饭碗,而不用抬头看。

依照马斯洛的理论,活下去的信仰是建立在低级需求(物质需求)上面的,不能往高级需求(精神需求)上面跃升,一旦考虑到爱与被爱,尊重与被尊重,考虑到自我实现,信奉活下去的人们就会手足无措,迎接精神上的空无和寂灭。

活下去的信仰只适合物质匮乏的农业文明时代,它是由祖宗信仰、鬼神信仰、等级信仰和皇权信仰(权威)幻化而来。在此种信仰之下,人们一边服从于等级和权威,一边迷信于各路神仙将会为自己带来更好的物质生活。

这种务实的信仰在商业文明时代是难以为继的。当吃饱饭不再是一个难题,当铺天盖地的信息呼啸而来呼啸而去,人们不得不抬起头望向更广阔的世界,腿脚却不知道要往哪里放,所以只能在物质需求上不断攀升,山珍海味,各路佳肴,声色犬马,娱乐至死。

因此之故,人们的精神始终是空的,所以他们需要一个顶格的权威,需要一个大一统的集体,论到极致,他们需要一个主子——通俗的说法叫“主心骨”——因为他们在精神上无法独自站立。

他们不需要真相,他们要的是能长久维系的幻觉。如果能在这样的幻觉里死去,那便是幸运的,他们度过了“完整”的一生。

很难说人的一生到底应该如何度过,人不知鱼之所欲,鱼也不知人之所欲,寻求主人的狗和寻求荒野的狼,谁更幸福?所以,很难说精神空洞有哪里不好,冷暖仅限于自知。

图片

3/

所以,生命有何意义?

生命只是一场冲动。我们不过是为这场冲动赋予意义,这里没有高低之分,人类的未来和你我无关,宇宙最终会寂灭。今天所做的一切最终免不了是一场空。

也正是由于当下的冲动,这意义就成立了,意义本身即是冲动。

无论我们目前在从事什么,如果希望自己能葆有自己,免不了要时时自问:

“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如果知道,要继续问:

“我知道我为什么而做吗?” 

如果也知道,还要继续问:

“我接受这个为什么吗?” 

如果接受,则意味着坦然和喜悦。但如果上面这三个问题有任何一个是否定或不确的,都意味着你不得不停下来,要重新构建意义了。

意义的尽头即是信仰,它的坚实与否决定了意义的确实性。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普遍只是信仰物质,这造成了我与大多数人的隔阂,这个隔阂深邃源远,难以逾越。

我的孤独和愉悦皆出于此。

物质信仰和精神信仰最大的区别是谦卑与否,这不必然和宗教相关。精神信仰使人谦卑,而一个人走向谦卑即意味着他正走向自己的精神信仰。

多人会对此产生误解,他们把谦卑和谦逊等同起来,这是一种骨子里的傲慢。谦逊是对人展示的一种刻意,谦卑则是面向超越者的,超越者超越形式,超越语言,甚至超越情绪。星光乍现,无垠无边。

精神信仰的光在我的旷野中亮起,我感到一种大自在,事关解构和建构,历经无数细节,最终剩下来的,是一种流动的空虚和几条清晰的原则——它们与旁人无关。

加入读书会▼穿透表象,洞见生活

图片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4/

注意力在哪里,生活就在哪里。思维到了哪个层级,就会看到哪个层级的景象。而它们又会反过头来塑造你。

现在我终于知道哪些事情是我想要做的,哪些事情是我不想做的。更重要的是,基于此,我还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便是所谓的原则。

知可为,知不可为——这称得上是一种保守的成熟。

我曾渴慕过许多种生活方式——都是从旁人那里看到的。后来渐渐意识到,关于人要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这样的问题,不是用嘴而是需要用实际行动进行回答。生命是一场偶然,它可以有无数种答案,一个好的答案必定是要忠于自己的。

一切有关意义的问题,最终都只能自问,而只有自己的答案,才是切实的——精神信仰的重大意义在于此,它让一个人最终意识到这一点,并有勇气去究竟为什么,从而越来越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为此我不断剥离为人处世的技巧,进而确立行走江湖的原则——这些原则只用来更好的自我取悦,而绝非是为了取悦旁人——行走江湖的原则必然来自信仰,否则原则就不会稳定,就会轻易的改变或妥协。坚守原则需要对抗许多世俗的东西,而首先要对抗的便是自我的虚伪和懦弱。人是一种非常擅于自我开脱的动物,比动物无耻多了。

所以我将始终不渝的追寻真诚。它将引领我击毙诸般自我的虚伪的影子。此外我还将追寻一切美好的事物,它们带给我无数超越语言的时刻,让我觉察到活着的目的不是活着,而是活。

老莫解读《道德经》▼大自在的启示

图片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5/
我本无身自玄来,元知死去要归根。
浮舟流落三千里,徒留方寸一盏灯。
尝尽人情知冷暖,遍观世事忘浮沉。
何须青山埋废骨,不求太虚度游魂。
纷纷攘攘皆寂静,乐乐陶陶入春风。
此间自古多空色,野马纵横路迢迢。

雁南雁北风瑟瑟,云去云来影萧萧。

——人只活在每一个当下,无论是对过去的回忆,还是对未来的憧憬,本质上来说,都是在构筑当下。我以为,对未来有所期待的最大意义不在于它最终能否实现,而在于当我们期待时,我们的当下就是鲜活且充盈的。

热爱和时间造就了真善美,我对此充满感恩。新的生活在下一秒钟,我已从尘埃中启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