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采访|北京人在大阪的25年,留学、创业到百万粉丝博主

 Seki菇菇 2023-05-17 发布于日本

写在前面的话



我们习惯喊他阪叔,我和阪叔是在微博上认识的,2021年到22年期间,微博对海外博主的扶持力度较大,组织了多场海外博主连麦活动,我和阪叔就是在那个时候认识的。
阪叔的微博内容主要以旅游为主,介绍了日本很多不为人知的小众景点,和一些日本友人拍了很多vlog等内容,展现了很多真实的日本生活现状。
我认识阪叔的时候他还在一家酒店工作,我只知道他很早以前就来了日本,比我们都要大上很多,我去大阪找他玩的时候,他向我介绍大阪的每个建筑、每条街道,他对大阪如此熟悉。
我才知道他在这个城市,生活了20多年了。

本文所有配图都是“挖坟式”从阪叔微博“偷”来的或阪叔提供

嘉宾:阪叔
采访:Seki
人物采访Vol.06



01



相约98,他叫阪叔

问及阪叔是什么时候来的日本,阪叔说:

有一首歌你听过吗?王菲和那英合唱的《相约98》,我就是那年来的日本。

1998年距离现在已经整整25年了。

我们那会儿打电话可不方便了,不像现在你现在有微信。那时候每个月肯定要给家里报个平安,就跟家里说好,每个月的第一天九点以后打电话。为什么是这样?因为是晚上九点以后国际长途是半价。

阪叔为什么叫阪叔

大概是对大阪这个城市有了感情吧。

从到日本到现在一直生活在大阪,上学的时候虽然大学不在大阪但也在距离大阪很近的奈良。日本我去过很多城市了,无论是大家熟知的像东京、京都这样的大城市还是那些小众城市,但走过那么多城市以后我还是觉得大阪更适合我。

(阪叔)



02



8年留学生涯

阪叔的留学生涯

九几年国内刚好有一部关于在日留学生的纪录片上映,讲述着那个年代的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生活、打工、学习的日子。

不过阪叔来日本并不是因为这部纪录片,而是当时正在面临毕业还是升学阶段的阪叔接到了学校的留学机会。

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 1999年发行

98年那会我正在读中专,我们那个年代中学以后有两条路,读高中考大学或者就职去技校中专。因为身体原因再加上我妈是做医生的,我就选择了推拿针灸相关的中专,想着学点技术。

那正好是中专毕业的半年前吧,突然学校说有一个去日本留学的机会,可以先去留学再回来做老师。

我想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而且我还没坐过飞机,我又喜欢机器猫,那就去吧!我家人也是比较赞成的,我妈就说那就出去吧!男孩嘛,就应该到处去闯一闯,看看外面的事情。

当时签了一个合同,是说毕业之后必须要回国做老师才行。我想挺好的呀,又能有个文凭,回来以后工作也有了,就去了。

结果到了日本才发现,两边的教育体系是不同的,那时候的日本已经普及高中了,我们过来如果想读大学就得有高中文凭,所以我们只能上类似国内的技校,日本这边叫专门学校,这样的话不能算大学文凭,根据咱们当时的规定回国也没办法做老师。

(旅行中的阪叔)

也就是说当时的合同变成了一张废纸,老师告诉我们后面的路自己决定,不会强制回国。有本事想留在日本继续读书也可以,但是签证要自己想办法,想回国也可以但是需要自己找工作。

怎么办呢?

我还是想能有机会的话读个大学,于是我就去找了一个语言学校,想先学学语言然后考大学,当时找到的一所在大阪的语言学校,跟老师说了一下自己的情况,老师很认真地跟我说:你现在跟我说话的水平比我们这的学生都要好了,没有必要再来语言学校学了。

(图片来自网络)

老师还推荐给我了几所我可以试试的大学,刚好有关于日本文化类的专业,我就去考了其中一所,一下就通过了。日本考大学如果有钱的话是可以考多所的,因为自己当时也不富裕,考上一所就没有再考。

我选择的是奈良的一所名为天理大学的学校,读的国际文化部的日本学科。可以进一步学日语,还可以学习日本文化,这所学校除了日本学科还有中文、韩国、欧美等等不同的国际文化学科。

(奈良天理大学,是一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私立大学,现在的天理大学类似外国语学校,该学校的中文学科很厉害,同时还有体育部,培养了很多日本体育健将)

专门学校、考学再读完大学,我在日本上了八年学,2006年我从大学毕业了。



03



北京⇔大阪

那时候的日本是什么样子的?

2006年日本刚刚经历完泡沫经济,房价跟不要钱似的特别便宜,很多中国人来日本投资不动产,那时候的日本也很重视中国经济,很多日企相继去中国发展,那时候我找到了一份在日本还是很大型的旅游公司的工作,主要是组织日本人去中国做美容整形旅游。

日本人去中国做美容整形?

是的,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技术方面是我们国家的美容技术也是很不错的。因为我当时那家旅游公司,他找的我们国内最好的公司是我们北京的一家公司,技术非常好的。而且价格比日本便宜很多,于是就有这样的一个项目。

但是这个项目做了两三年后,国际关系一度紧张,日本去往中国的游客减少我们的项目也不得不停掉了。

这份工作结束后,刚好有朋友在做按摩推拿,我本身也学的这个,就去了朋友的这家整骨院工作。

(图片来自网络,日本整骨院在日本属于理疗康复类,医生辅助型诊所)

因为可以走医保所以老年人来得比较多,而且这些人都很热情,有时候早上很早就来然后看你一个外国人在日本生活就很关心,经常问我生活上有什么需要的吗,这里的人有自己的地经常种一些蔬菜水果的,也经常会拿来分给我。甚至还有自家打的米,跟我说先把塑料袋打开放放热气,刚打的新米。

那段时间的工作虽然挺累的,整天工作排得很满但是很开心,能跟很多人聊天。那时候的自己已经30多岁了,也在思考是回国还是继续留在日本。

(2000年的日本,来自网络)

回国,能做什么工作呢?国内发展很快,同龄人成长比我快太多了,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每次回国都能感受到国内的变化是飞速的,我觉得我已经适应不了了。

就在这个时候,我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身体上的问题又导致了自己出现了一些抑郁倾向。

那段时间对于我来讲是一段黑暗,留在日本继续干但是身体又有些吃不消,状态也不好,有段时间甚至觉得世界在我眼中都是一片迷茫状态,分不清、看不清的感觉。

离开家这么久,又是一个人在海外,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院里的一位病人跟我讲,他有一位亲戚开了一个诊所刚好是对我的症状,新开不久病人也不多不如去看看就当照顾生意了。

我就去了,真的是没想着能治好,就当礼尚往来去看看吧,结果,真的最后就在那治好了!我还记得痊愈的那个下午,我当时的那个状态有多好,就是我推开门走出来看到这个世界,是那么的光明、那么绚烂多彩!身体恢复心理上的抑郁也一扫而光。

那一年我就快35了,我觉得一下子就变了一个人,开朗了起来,我想自己的人生算是开了一个新的篇章,不如就做一个大胆的尝试吧!

我在那一年,决定创业。



04



创业,柳岸但并未花明

即将35岁的阪叔决定创业开一家自己的针灸院。

我想人生嘛,都要经历一下,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我先不往后边想,先试一下。还有什么怕失去的呢?我觉得我的人生都是失而复得的。

我开始查如何创业,在日本有500万日元就可以投资创业,还需要雇佣两个日本人。我找朋友借了点钱,又雇了2个日本人把条件备齐申请了投资签证,就这样,我自己的针灸院开业了。

我想的是把旅游和针灸按摩结合起来,如果国人来日本旅游也可以在这里感受一下日本的指压按摩技术。

带着这个想法,我还去学了旅游管理课,当时差不多是2012年左右,我注册了一个微博账号,开始玩微博,考了旅游观光证书。当时做这些的时候都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将旅游作为自己的微博内容,只是喜欢旅游、了解一些日本文化而已,没想到却为后来的微博账号做了铺垫。

柳岸但并未花明

一切才刚刚开始,然而针灸院开业还不到半年的时候,一名员工突然检查出了癌症,需要把胃部切掉三分之二,很难继续工作了,而另一位员工也出现了中年期障碍症常常挑三拣四,对顾客态度越来越不好。慢慢地,店里只能我自己来做,还需要养活两个员工,同时又要缴纳各种店铺费用,我开始有些吃不消了。

就在我焦头烂额的时候,常来店里的一名顾客刚好是一家酒店的人事部部长,他说现在来日本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你又刚好有这个旅游观光证书,不然就来我们酒店做中国游客vip项目吧,负责安排游客行程带着游客观光等等。我想这挺好呀,于是我考虑了一下就决定关店去他所在的酒店上班了。

一波三折,我又回到了旅游行业,在酒店工作时经常有国人来日本玩,他们不会日语,酒店的工作人员又不会中文,沟通就有很多问题,这时候我就能帮他们交流,那会真是很开心,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感受到了价值感。

2020年,疫情来了,旅游行业受到重创,多家酒店宣布停业,疫情对旅游业的重创也让很多人失去了工作。当时我正在酒店工作,因为疫情的影响也开始休业,收入也跟着减少,好处就是自己的时间变多了,能有时间去研究微博这个自媒体,可能对于现在年轻人来说这些都是驾轻就熟的,但对我来讲真是个新鲜玩意。



05



百万粉丝播主成长路

2022年冬奥会,因为冰墩墩被国人熟知的日本主持人义墩墩登上日本热搜话题的同时,也让阪叔第一次感受到了网络的力量。

其实疫情期间我几乎没怎么发过和疫情相关的内容,也和我自己的经历有关吧,因为自己经历过负面情绪的阶段就不想再去发这些会让人觉得难过的内容,我自己喜欢旅游,也喜欢体育内容,2022年冬奥会,有天早上我在家里看电视刚好义墩墩在讲解冰墩墩我觉得有意思,随手拍了一个介绍的视频加上口译发到了微博就去上班了。

整个上午,我一边工作就感觉我的手机一直在震,等到午休的时候我一看手机吓了我一跳。那条视频已经有上千个评论了,当然也要感谢好几位大V的转发,那条视频当天就到了1000万的点击。

这个事情对我的感触很大,我这么说可能有点给自己贴金,我就是感觉我能为中日两国的交流做出了一点点的小贡献,我心里真的开心极了。能让国内的大家看到日本是有多喜欢我们中国的冰墩墩,是有多喜欢我们中国的文化,那一刻我觉得人生其实挺好玩的。

后来借着冰墩墩,也借着微博旅游的关照,一路做了很多旅游相关的视频以及内容,粉丝量从几十万涨到了几百万。

那段时间酒店的工作也很累,压力也很多,原本说的项目也因为疫情没有了,酒店的经营方式也不太适合我,尤其是那段时间很多人开始辞职,其中一个直系上司、一位教了我很多东西的人也辞职了,对我的影响很大,我想也是时候放松一下调整一下自己了。

2022年的11月份,我决定辞职。一边调整一边继续做自媒体,我做不来那些吸引眼球的内容,我想那就脚踏实地做一些自己感兴趣也能让看到的人觉得有些小收获的内容吧。

有一天在街边看到两个年轻的日本人在街头唱歌,我想起自己当年抑郁的时候就很喜欢听歌,听一些冲绳的民谣,甚至跑到冲绳的居酒屋去追那些歌手,我觉得他们的歌声让我得到一些安慰。

看到这两个年轻人让我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年轻的时候我们都在为了自己的梦想拼搏着,就有了想去采访一下他俩也能在自己的微博上帮他俩宣传一下的想法,于是就有了那期的街头采访。

(阪叔的视频号↑)

这一期的反响很不错,我又开始和一位同在大阪的日本友人悠悠(非正式会谈的常驻嘉宾)做一档带你逛日本的节目,我们先从大阪开始介绍,毕竟大阪对于我来说就是人生的第二故乡,可以说我现在人生的一半以上都生活在这个城市里,大阪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有意思的人和事,我们都想介绍给更多的人看到。



06



自媒体,如何做?

我没有太久远的计划,你看我从毕业到现在的故事也能感觉到,每当有人问你的梦想、你的目标是什么?我就会说我没有梦想也没有目标,我觉得那些都是空谈,做好眼前的事情,明天做什么就够了。因为这个离你身边最近的事情你把它做好,这件事一点点积累就会变成一个收获。

所以我从来不会定目标,我会是顺其自然地发展,先把现在能做的尽量做好。

既然做自媒体,我想能不能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不是说做自媒体就是去赚钱、赚流量,我不想这样,我想既然叫做媒体,那就应该去宣传一些东西,应该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虽然我的影响力并没有那么大,但我觉得自己有了这样的一个责任。

如果只是出去玩玩拍拍视频的话似乎没有太大意义,别人还会觉得你在炫耀,我想我要留下来一些什么,在这段不急着找工作的时间里,我在思考。

在外面久了就很想宣传我们的东西,想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的好东西。我希望有一天我能把中国的东西带到日本,或者我现在在做的也是能为这一天的到来铺路。

后记

其实阪叔还有很多故事,毕竟25年的旅日生活不可能用一篇文章就能描述完,在采访期间阪叔也曾激动过,我一度“鼓动”阪叔写一写自己经历过的故事,那一定会是一本有意思的自传。

采访后不久我去大阪和阪叔见了一面,阪叔带着我去了大阪的住吉神社,从头到尾介绍了神社的由来、特点、周边等等,他真的对这个城市的点点滴滴都了如指掌。

阪叔身上有一种淳朴感,也有一丝和他年龄可能不太相衬的天真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性格,他才是我们的阪叔吧!

愿阪叔的自媒体能越走越好~找到阪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