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急性和慢性荨麻疹药物治疗的经典总结!(干货)

 文香阁 2023-05-17 发布于河北

作者:Gcplive

来源:药评中心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关于急性和慢性荨麻疹的药物,需要知道以下几点!
图片
一、常见病因
荨麻疹的病因较为复杂,依据来源不同通常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外源性原因多为一过性,内源性原因多为持续性。
图片
二、发病机制
肥大细胞是荨麻疹发病中关键的效应细胞。
肥大细胞通过免疫机制和非免疫机制被激活后,可释放出组胺、白三烯、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物质,导致风团、水肿和瘙痒等症状。
IgE与肥大细胞表面的IgE受体结合后,可增强肥大细胞激活的敏感度等。
图片
奥马珠单抗可特异性地IgE结合,从而组织IgE与肥大细胞的IgE受体(FCεRI)结合,降低可导致过敏级联反应的游离IgE水平。
三、急性荨麻疹如何治疗?
急性荨麻疹首先应发现并去除病因,药物治疗首选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必要时可加量或联合用药。
如果患者症状严重,需及时采用其他药物治疗。
四、慢性荨麻疹如何治疗?
慢性荨麻疹是指风团每天发作或间歇发作,持续时间>6周。
一线治疗:
使用常规剂量的第二代抗组胺药,若使用1~2周内病情得到控制,逐渐减量或延长用药间期,并以最低剂量维持治疗,疗程至少3~6个月。
二线治疗:
若第二代抗组胺药常规剂量使用1~2周后不能有效控制症状时,将原抗组胺药增加2~4倍剂量。也可考虑联合联合第一代抗组胺药睡前服用,或联合其他第二代抗组胺药以提高抗炎作用。
特别提醒:
目前已有研究支持依巴斯汀、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和卢帕他定可根据治疗需要增至最高4倍标准剂量使用。
注意超说明书剂量使用药物需确保患者充分知情同意,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三线治疗:
对增加抗组胺药剂量或更换/联合抗组胺药治疗2~4周仍无应答或不耐受的慢性荨麻疹患者,首选使用奥马珠单抗治疗。
对奥马珠单抗治疗均无应答或不耐受的慢性荨麻疹患者,推荐酌情使用环孢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仅建议在慢性荨麻疹急性加重时短期使用,以缓解严重的急性症状。
五、如何选用抗组胺药?
1、第一代抗组胺药
第一代抗组胺药具有较强中枢抑制作用和抗胆碱作用,影响觉醒功能和认知功能,可引起排尿困难、青光眼等不良反应,只作为二线治疗药物使用。
常用药物有氯苯那敏、赛庚啶、酮替芬、苯海拉明、异丙嗪等。
2、第二代抗组胺药
第二代抗组胺药几乎无中枢抑制作用和抗胆碱作用,是荨麻疹治疗的一线治疗药物。
常用药物有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依巴斯汀、卢帕他定等。
6个月龄及以上的婴儿可选用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或地氯雷他定。首选儿童合适的剂型,如口服液、滴剂、干混悬剂等。
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在权衡风险后可选用氯雷他定及西替利嗪。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22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