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报 恩 / 都世科(陕西)|| 当代文学家杂志社

 清涟一荷 2023-05-17 发布于安徽

《当代文学家》杂志火热征稿中!  

原创·精品

清涟文化,致力繁荣!


□ 美刊佳作 □

报 恩 

(短篇小说)

 




文 / 都世科 ( 陕西)

人生旅途中某一件难以忘怀的大事,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程民在小学时期遭遇车祸被一位农村大叔送往医院救治后悄然而去的事,就成为了他二十年来挥之不去的记忆。这位大叔时不时在梦中出现,现实中却寻访无果,由此他却养成了助人为乐的习惯。

癸卯兔年的暮春时节,雨水似乎比往年下的大些,没带雨伞的行人,一会儿身上便湿漉漉的。程民开车路过街尽头拐弯处,见道沿上有位卖菜的老大妈毫无遮蔽地坐在路边,雨水从臉上往下滴嗒,嘴里还不停地说着:“谁要便宜菜,贱卖哩!”程民吱一声将车刹住,大声问道:“老人家,你没有带伞吗?”

“没有,早上来时没下雨,谁把这菜买了,我就回去了。”

说话间,程民下车打开后备箱,取出一把伞,撑开递给老人。老人连连说谢谢!她问程民要不要菜,剩下这菠菜、香菜多少给点钱全拿去算了,她好轻松地回家。程民问菠菜一斤多少钱?老奶奶告诉他菠菜一斤卖三元,香菜八元,两样总共五、六斤了,让他给二十元全拿走。程民递给老人一百元说:“老人家,我全要了,你也不用找我钱。”老人家连说使不得,亏人了,不值那么多,硬是从小布袋子里拿出钱数着给程民找,在程民再三推辞下,老人家不再坚持找钱,感动地说:“我今天真遇上好人了,占你这么大便宜。”

雨下越下越大,老人是县城南门外南岭村的,离城有5公里左右的路,下公交车还要走一里多路,程民便告诉老人,送她回去。老人连说不了不了!太麻烦了! 她自已可以坐公交回去。

可程民很不忍心。他坚持要送一下。 老人不知说什么好,面对这位热心的年轻人,她也再不好执拗,喃喃地说:“太不好意思了,菜给你卖了个大价,还送回家。”

路上老人告诉他,今年七十二岁了,老伴七十五岁,因腿疼走路困难,儿子和媳妇都在南方打工,家里就她和老伴俩人。车子一直开到了家门口,老大妈一下车便高兴地请程民进屋喝口水,老头坐在椅子上看到来客了,扶着椅子站起来,笑呵呵地打招呼,“你来了,赶紧坐!”老大娘向老伴介绍了这位年轻人把剩下的菜全买了,还将她送回家。老大爷高兴地说:“你真踫上好人了,太感谢了,要不回不了这么早。”

程民坐在老人旁边的椅子上,询问家里的生活情况,老大爷自称姓秦,有两个子女,女儿嫁到汉中去了,在汉中做茶叶生意,生了两个外孙,家庭负担较重。儿子和他们一起生活,前些年到南方打工挣了点钱,把媳妇和孩子都接到南方去,遇上这几年疫情,儿子干活的那个企业生意也不好,挣不了几个钱,媳妇在一家物业公司上班,工资比较低,孙子在那儿上学花销大,日子过得也紧巴;他本人又是个半废的人,血压和血糖高,腿又疼,药不离。儿子过几个月给打几千元,全送给医院和药店了。“唉!多亏政府对咱老百姓好,老俩口每月领几百元养老补助,本来粮食够吃,菜是自已种的,有政府发的几百元补助,小日子美美的。只怨咱这病身子,现在腿疼干不成活,医院说要换膝关节,要花几万元,咱换不起,凑合过吧,说不定没几年活头了。”

老大妈泡的茶已快凉了,老大爷起身给程民端茶杯,这时程民才发现,老人的双腿已成O型了,西府人叫罗圈腿,站起来似乎都很费劲。老奶奶告诉他,儿子走后,地里的活基本都靠她干,除了种粮,还务了一些菜,自已吃之外,经常拿到市上去卖,常常被市场管理人员撵,瞅着、躲着也想自己卖,一心想攒点钱,给老头把膝关节换一下,一则就不疼了,二来还能下地干点活,给她搭把手。程民告诉她们现在政府已经发文,允许群众自由摆摊,今后再不会有人干涉此事了。老大妈站起来后程民发现,她的背已经微驼,和老人聊了一个多小时,时间不早了,雨还在下着,程民估计媳妇该打电话了,便悄悄地将身上不到500元现金,压在烟灰缸下面,向二位老人道别:“大叔、大妈我走了,过些天再来看你们。”

“吃完饭再走,我已把玉米糁子熬好了!”老奶奶拉住程民的胳膊不让走,程民告诉她们回家还要到媳妇娘家去接儿子,得赶紧走。老俩口一再叮嘱,往后有时间一定再来,地里种的菜没打过药,想吃啥拿啥。程民表示有时间一定还会再来看你们。


程民走后,老奶奶抹桌子时发现一把钱,数一下480元,这娃怎么把钱拉在这里了,老大爷说:“这那里是不小心拉下了,压在烟灰缸子底下,分明是有意给咱留下的,生怕咱不要,悄悄留下没吱声。非亲非故,高价买了菜,又把你送回家,来家里看到咱这情况,又留下这些钱!咱年轻时都学雷锋,做好事,现在都没人说这话了,都千方百计给自己挣钱哩,没想到还有这么好的年轻人。”说着说着老大爷忍不住热泪盈眶,老奶奶听着、想着今天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不由得也抽泣起来。老俩口激地流了半天泪,才想起来锅里的玉米糁子熬糊了。

老俩口念叨着,过两天去城里卖菜,把小伙子找一下,把钱退给人家,过日子大家都不容易,白拿人家钱咱心里有点过意不去。但是上那里找去?小伙子告诉他们,姓程,在行政中心上班。椐说行政中心大得很,又没问小伙子名字,恐怕不好找。老婆子说她还是去老地方卖菜,说不定能碰上。

程民开车离开村子后,一路寻思,这位老大叔怎么似曾相识,他想起了二十多年前,他在县城南门外上小学六年级时,因和同学过马路时追逐,被一辆小车撞翻,大腿粉碎性骨折,鲜血直流,一位挑着一担蔬菜的大叔看到后,放下菜担子,扯着嗓子便大喊:“把人踫了,停车!”大喊的同时,他赶忙把自己抱起来,离开马路,这时鲜血已从褲子里渗到外面,头上也撞破了,鲜血直流。也许是大叔和路人的喊声让司机听见或是醒悟,跑出一段后小车掉头又回来了,不管是谁的责任,先赶紧送医院救人,大叔抱着我上了车,直送医院。到医院后当事司机办理相关手续,很快进入手术室治疗。安置好后大叔便离开了医院。后来听同学讲,大叔抱着他去医院后,他一直在原地守着那一担菜,等大叔返回他才回了家。

一次终生难忘的车禍,因救治及时,也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但帮助他的大叔至今也不知在哪里、姓甚名谁。

回到家里,程民把今天的事对媳妇详细说了一遍,媳妇赵敏是位教师,夸他今天干了件助人为乐的好事,八岁的儿子在一旁也说,老师也让他们做助人为乐的好事。程民寻思着下次去看望大叔大妈,一定要冒昧地问一下,二十多年前车禍发生后的事,也许县城南门外附近村子里有人知道,还有可能他记忆中的印象没错。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风和日丽,程民拉着赵敏和儿子来到南岭村,车子停在大叔家门前时,一眼就看到老大妈在门前菜地里干活,老人家也认出是小程来了,赶忙迎上来打招呼,“我估计你会来的,到底来了,好的很! 我到县城去几次想在老地方踫上你,都没见上,快到屋里坐。”一进头门就见大叔在院子坐着,程民向二位老人介绍了媳妇赵敏和儿子超超。老人高兴地把他们招呼到屋里,看到带来的一堆水果和牛奶大叔连说:“这么做不对,上次都欠你情了,这次还买这么多东西,你让我老俩口承受不起呀!” “大叔那么客气呀,这是啥值钱东西,有车子拉随便捎一点。”说话间大妈已经从里屋走出来,把那480元塞给程民说:“你那天急乎乎把钱拉在这儿了,我到县城也不知上那儿找你,卖菜那老地方也瞅不见你。” “这钱不是我的,你们这么认真干啥,在你手上就是你的,我今天来还想让你二位帮忙找个人。”程民把钱放到桌子上,将他十三岁那年出车祸的事讲述了一遍,老俩口楞了一阵子,互相对视了一下,还是大叔微微一笑,先开了口:“嘿嘿,天底下真有这样的巧事?”

大妈脸上激动得泛红,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你大叔,前些年在县城南门外马路上救过一个上学的娃娃,时间长了,不知道是谁家的娃……”

程民激动地拉住大妈的手,连声说:“就是我、就是我!不会错……”

老大爷是经历过时事的人,微微一笑,开口询问程民:“你真格被汽车撞伤过?”

“是的,是的,大叔!就是我!”

老大爷关切地询问“住院后治疗得怎么样,住院的钱是不是开车的人全掏了?”程民告诉他住了一个多月医院,在家里养了一个多月,好了后效果不错,医疗费全是他们肇事方结算的,还给陪护人员发了陪护费。

大爷的话匣打开了,说到那天他顾不上那一担菜,从医院返回时看到那个小同学一直还守着菜没走,他连夸那娃乖!真懂事。因抱着时腿上下断往外渗血,上身衣襟和裤子上都染红了,他觉得太刺眼,索性把外衣脱了,穿件衫衣担着菜进城。

话说到这里,程民心里完全明白了,护送他去医院的大叔正是眼前这位老大爷。

程民的记忆印象真的没有错,二十多年了,他多么想有朝一日能再次见到恩人,今天帮他、救他的恩人就在眼前,程民紧紧地抓住老人的手连说:“终于找到你了,你对我的救治之恩不能忘,今天见了你,终于了却我多年的心愿。”他和媳妇、儿子三人恭恭敬敬地站在老人面前,深深地三鞠躬,并让儿子叫了三声爷爷。老人激动地一时不知所措,连说:“没啥、没啥! 碰上了,谁也会帮的。”看着眼前这个彬彬有礼的小伙子一家三口,他脑子里又一次浮现车祸后的惨痛一幕,这么多年了,他也经常惦念出那么大车祸,这受伤的娃不知后来瘸了还是拐了,娃长大后干什么工作了,一点也不知道,今天娃出脱得这么优秀,媳妇、孩子都有了,回忆着、看着不由得老泪纵横,他一把将超超拉过来,在脸上亲了又亲,叫老伴给娃送个见面礼,老伴早就准备好了两张百元的大票子,塞到孩子手里,赵敏连说不了,大叔和大好妈都说这是乡俗规矩,第一次见亲朋小孩一定要给,程民和赵敏赶忙叮嘱超超,谢谢爷爷奶奶。

老大妈将程民他们领到菜地去,问需要什么菜?赵敏看到新鲜又青翠欲滴的韭菜、菠菜、甘兰等几样菜分别要了些,他们又去大田看了长得黑油油的麦子,已经抽穗扬花,以及西红柿,茄子等蔬菜,高兴地说我们以后会经常来摘菜,老大妈也眉飞色舞地说一定多来,你们拿走些我还轻松些。说说笑笑间回到家里,互留了电话,程民说请二老去城里吃饭,二十多年了才见到恩人,他一定要给老叔敬杯酒,尽管老人再三推辞,说自己腿疼,形象不好人笑话,但程民两口子一片诚心,盛情难却,只好上车进城。


在酒店选好包间后,程民和赵敏点了丰盛的菜肴,要了瓶高档红西凤酒,程民叮嘱赵敏饭后开车送老人,今天我要给大叔和大妈敬酒。席间程民一家三口分别给二位老人敬酒谢恩不需细说。酒饱饭足后程民离席欲去买单,赵敏跟出来说,让他到楼下去取些现金,把人家实实在在地谢一下,程民沉默一阵子,最后朗声说道:“我想同医院联系一下,给大叔换膝关节,让老人少受些痛苦,你看……?”

赵敏给她丈夫一个坚定的眼神:“这也好,我支持你!”

吃完饭,大叔表示很歉疚:“要这么多很贵的肉菜,又剩下这么多,单一瓶酒就上千元,这桌饭得花多少钱!”

“没事,二十多年了,今天第一次请你们吃饭,很不成敬意。”程民说话间叮嘱服务员打包,将没吃完的带走,不能浪费。程民请二位老人到家里去坐坐,认个门子,老人怎么也不去,主要是大叔觉得自己的罗圈腿形象,怕人看见丢小程的人。

出了酒店,赵敏开车又将二位老人送回南岭村,喝茶聊天间程民把给大叔换膝关节的想法告诉老人,他咨询了解过现在换膝关节的行情,这是一项成熟的医疗技术了,没有风险,从去年政府医疗器械集采后,换一个只需两万多元,医保报销后个人只花万把元,换了后不但再不疼了,走路、干活啥都没问题,现在就需要老人表个态,配合一下,其余的事他来办。老人笑着说:“如果换了能再不疼,还能和其他人一样干活,那就太好了。只是让你跑腿联系还要垫钱,这人情啥时才能还上!”

“大叔见外了,我说过了,你只要说声同意就行,花钱、联系这些都是我的事,我报答你,不欠我人情。”

老大妈在一旁说:“换吧,咱卖菜就是想攒钱给你治病,小程的人情咱慢慢还,你就别怕做手术疼。”“长疼不如短疼,疼点我不在乎。”程民高兴地说:“做手术麻醉针一打就不疼了,那就这么说定了,我联系好以后接大叔去医院。”直到这时,为了预约住院信息,程民才知道大叔名叫秦川水。

临走时老大妈又提进一篮子菜,下午程民提了些菜到父母家里去,把最近找到救助他的秦大叔之事细述了一遍,老俩口都是退休干部,听后很高兴,自那年出事后他们就一直打听卖菜农民兄弟是那个村人,人海茫茫不知何处去找,没想到是住在十里之外的南岭村。父亲叮嘱程民:“这次把膝关节手术做了,费用咱全掏,再说咱们经济状况还可以,以后还要经常去看望秦大叔,让你妈给你几万元,做人一定要知恩、感恩。”

“爸,你说的我记住了,钱我有,您就放心吧。”

本期责任编辑:零下

‍‍‍‍‍‍‍‍‍‍‍‍‍‍‍‍‍‍‍‍‍‍‍‍‍

作者风采



陕西作家/诗人都世科




作者简介

都世科,宝鸡市陈仓区人。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新闻采、编和管理工作。高级编辑,曾获宝鸡市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会员。
多年来采写新闻、通讯、报告文学等新闻类稿件,其中200多篇被《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陕西日报》省电台等采用。其中通讯、报告文学《绿色王国的保护神》《闯出国门天地宽》《创新潮头唱大风》等在省内外颇有影响,20多件作品荣获省、市新闻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