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滥用抗菌药物危害大,无药可用真的可怕

 快乐英平 2023-05-18 发布于江苏

抗菌药物(抗生素)是一种日常用药,但它为什么也会失去作用呢?在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是对抗菌药物滥用的思考与担忧。

本期邀请溧水区柘塘中心卫生院 高云

为我们科普《当我失去作用你们该怎么办》

一、何为抗菌药物?

生活中,比起抗菌药物来,大家可能对“消炎药”和“抗生素”更加熟悉,但消炎药与抗菌药物及抗生素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消炎药在医学上一般所指的是解热镇痛抗炎药,它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分为非甾体类和甾体类。

1、非甾体类有大家熟知的布洛芬、双氯芬酸等;

2、甾体类有波尼松、地塞米松等,它们一般多用于非感染性的炎症,能够缓解、抑制“红、肿、热、痛”炎症症状,但并不能根除引起炎症的病因。

抗生素是指由自然界中的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比如大家熟知的青霉素类、头孢类等。

抗菌药物是指一类对细菌和其他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除一部分来自于自然界某种微生物的抗生素外,还包含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比如大家较熟悉的甲硝唑、替硝唑、氧氟沙星等。

图片

三者具体的关系如上图所示,抗菌药物是一个大概念,抗生素是一个小概念,抗菌药物包含抗生素。

二、何为抗菌药滥用?

凡是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菌药物,都属于滥用。

生活中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十分常见,主要表现在“随意”用药:

1、随意吃药:一发现感冒,感觉喉咙痛、咳嗽,就赶紧吃阿莫西林之类的抗生素;一拉肚子就吃“氟哌酸”。

2、随意换药:有些患者对抗生素期望值过高,使用某种抗生素一两天,未明显好转,就随意换抗生素。这种“打一枪就跑”的治疗,更容易使细菌产生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

3、随意停药:症状刚刚消失,就停止用药。有些药物自行停药反而更易导致耐药,一般抗菌药物应使用至症状消失或化验结果正常后3天才可停药。

4、随意连用:认为几种药联用药效会更好。但大多情况下,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感染性疾病,仅一种就能起作用,多用药多保险的想法并不科学。

图片

三、滥用抗菌药物,危害大

毒副作用:“是药三分毒”,应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切不可擅自加大抗菌药物药量,否则很可能损伤神经系统、肾脏、血液系统等。尤其肝肾功能出现异常的患者,更要慎重。

过敏反应:多发生在具有特异性体质的人身上,其表现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可能致命。青霉素、头孢等都可能引发。

二重感染:当用抗菌药物抑制或杀死敏感细菌后,不敏感的细菌或霉菌却继续生长繁殖造成新的感染,就是“二重感染”。这在长期滥用抗菌药的病人中很多见,会导致治疗困难,病死率高。

耐药性:细菌耐药是指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抗菌药物滥用导致的多药耐药可能催生“超级细菌”。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很可能使人类面临感染时无药可用的境地。

四、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

1、不自行购买

抗菌药物大多是处方药,应在医师或者执业药师指导下购买。

2、不主动要求

抗菌药物是抑制或杀灭细菌的,在确定细菌感染时才有疗效,不要主动要求使用。

3、不随便停药

一旦要用抗菌药物来治疗感染,就要按时服药,以维持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血药浓度。

只抗细菌,不抗病毒;

随意滥用,危害很大;

二重感染,细菌耐药;

无药可用,真的可怕;

合理使用,三思后行。

供稿/ 健康教育科 张丽轩

责编 / 陈旭鹏   审核 / 陈敏

发布 / 南京疾控微创团队 潘明扬【整理摘编:时英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