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迟到30分钟以上视为旷工半天,合法吗?

 牧马人v27t8v63 2023-05-18 发布于湖北

今天早高峰,

又有多少人堵在了路上,

上班迟到了呢?

在很多公司的规章制度中,都有诸如此类的规定:“员工迟到超过一定的时间即视为旷工,公司可以扣发相应数额的工资······”那么,这样的规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请大家跟线人一起看看下面这个案例,大家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案情回顾

某制造厂经法定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员工迟到30分钟以内算迟到,迟到30分钟以上4小时以下记旷工半天,迟到4小时以上记旷工一天。早退亦按上述标准执行。同时规定连续旷工3天,或半年累计旷工5天,或全年累计旷工10天以上的,予以违纪解除劳动合同。

2007年,叶某到该制造厂工作。2017年5月至10月间,叶某多次迟到、早退,其中5次迟到或早退的时间在30分钟至45分钟左右,3次时间在1个小时左右,还有1次为4个小时。该制造厂将叶某的上述迟到、早退累计折算为旷工5天,进而据此解除了与叶某的劳动合同。

争议焦点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是否合理?

处理结果

仲裁委:制造厂规章制度不合理

迟到或早退的时间转化为旷工时不能放大,该制造厂规章制度不合理,仲裁委裁决该制造厂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赔偿金。

案情评析

用人单位在制定规章制度时需合理、合法。

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已经注意到了合法性的要求,包括程序合法与实体合法,但仍容易忽略制定规章制度的合理性要求。而仲裁机构在审理案件中涉及规章制度时,是有权且有必要审查规章制度的合理性的。

本案中,该制造厂在制定规章制度时保证了合法性,却忽略了合理性。其规章制度部分条款的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放大了劳动者的违纪情节:

劳动者迟到或早退30分钟,即使认定其构成旷工,也只能认定为旷工30分钟,而不能直接放大认定为旷工半天。这种用放大镜看待劳动者违纪情节的行为,明显扩大了劳动者的违纪后果、加重了劳动者的违纪责任。

故仲裁委认定此制度规定为不合理,从而不适用于劳动者及案件审理。由此,该制造厂解除劳动合同违法。

企业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如果不是直接对员工的旷工行为进行情节放大,而是将迟到与早退的行为进行违纪次数的累计转化,并以违纪次数为标准规定违纪解除的条件,这样则符合业内的普遍判断标准,属于合理的规章制度。

温馨提示

1.入职新单位时要签订劳动合同,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保障个人权益。不肯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一定要慎重考虑能不能去。

2.停工不等于解除劳动关系。在劳动关系未正式解除前公司仍需履行向员工发放工资、参加社会保险的义务。

3.如果公司主动和你解除劳动合同:一定要保留好相关的证明文件,如:《辞退书》、在职人员登记表、工资单等。

来源 :中国劳动保障报、佛山人社


END

520,爱的告白日,

送TA一份特别的礼物!

快来商城选购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