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这是最好的答案

 精进的微光 2023-05-18 发布于安徽

今天有一位朋友问我报考教师资格证的事情,另我没想到的是她已经50岁了,换做其他人会想,都这么大年级了,还折腾什么呢?但是我想说的是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她就是我身边的例子也是最好的答案。


摩西奶奶曾经说过的这样一段话:“有人总说已经晚了。实际上,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对于一个真正有所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年轻的、及时的。”

摩西奶奶不仅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她在76岁才开始画画,80岁时在纽约举办个人发展后风靡美国。到101岁去世时,摩西奶奶一共有1600幅绘画作品。

摩西奶奶用她的行动向我们证实了:一个人只要心存目标、心向远方,任何时候开始改变都不晚。

可仅仅想用这段话来驱动更多的人自我改变说服力远远不够。因为有人会说,开始并不等于实现自我改变;因为从开始到实现改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这条路需要我们能力、自律等要素的支持才可以走下去。

那么,有没有一种更有说服力的答案来解释为什么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呢?它就是心理学家陈婕君的《可塑的我自我发展心理学的35堂必修课》这本书。

陈婕君是美国麻省心理咨询师、2017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她在《可塑的我自我改变的35堂心理课》这本书中,从心理学角度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每个人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有可塑性。”因为可塑性,我们可以获得内在驱动力,我们任何时候都可以创造自己,所以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我们再来看看其他事例:

1、黑龙江省82岁老人姜淑梅的故事,她60岁学识字,75岁学写作,80岁学画画。到了82岁,她已写下近60万字,画了上百幅画,出版了5本书,其中有的书还入选了“中国好书”。

2、美国的莫尔斯开始从事电报的发明是在53岁那一年。

3、英国生物化学家李约瑟是在37岁那年开始决定从事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他54岁那年,出版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第一卷,到90岁那年,共出版了15卷,他成了中国科技史的著名学者。

4、俄罗斯的科学之父罗蒙诺索夫是在19岁时开始上小学的。

5、英国发明家、铁路之父史蒂文森是在18岁开始与五六岁的工人子弟一起学字母的。

6、中国作家李尔重是70多岁退休后开始从事300多万字的《新战争与和平》的创作的。

6、宋美龄是60多岁后才开始学习国画的

……

一万个叹息抵不上一个真正的开始。不怕晚开始,就怕不开始。没有第一步,就不会有万里长征;没有播种,就不会有收获;没有开始,就不会有进步。因此,勇敢地开始吧,再迟的开始也不晚;即使是迟了,也比不开始要强。


感谢阅读,我们下篇文章见✨

END

作者简介漫步人生学习者、终身学习与成长者、精进主义者。一位平凡的普通人,虽如微光,但我愿用微光给你力量、予你温暖,让我们一起精进、共同成长,最终成为最好的自己!

欢迎加微信,一起学习交流,还可以围观高质量朋友圈。

已经看到这里啦,点个关注再走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