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婚主义小姨发红包”视频上热搜:是精神寄托还是情绪出口?

 吉小羊 2023-05-18 发布于四川

(~全文共 4057字,~阅读需要约11分钟~)

春节期间,有一个“不婚主义小姨过年回来发红包”的视频爆红网络,这个视频在短视频平台获得了1200多万点赞,评论也接近118万。
短短13秒的视频,画面还有些摇晃,为何会如此火爆呢?
画面中,小姨穿衣打扮时尚精致,言行举止中透露出一丝优雅从容。此情此景,不是那些面对巨大的催婚和催生压力渴望喘口气的年轻人理想中的状态吗?
不结婚,不生小孩,不用面对复杂的家庭关系,不用面对一堆鸡零狗碎,我(本来)也可以把大把时间 花在工作、学习、自我提升上面。
多年后,我也会是那个漂亮多金,平时不露面,只有过年回家给侄儿侄女们发红包的神秘小姨。

(1)代际冲突在婚恋观念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谈到代际冲突与婚恋焦虑,小羊前几天看到的一个新闻,2月4日,河南新乡,38岁的男子因未结婚,连续4年,被母亲带去精神病院检查,这一波硬核催婚,立即引发了网友热议。
视频中,当事人王先生说,因工作比较忙没有遇到合适的,由于年纪比较大了,一直都没有带女朋友回家,妈妈觉得他脑子有问题,便带他去精神病院检查。
这是连续四年被带到医院检查了,医生说他没病,“有病”的是妈妈,他也觉得挺对不住妈妈的,在老家已经算超大龄剩男了,母亲因此经常睡不着觉。
这个男子的母亲,算是催婚界的天花板了吧,情愿把自家孩子“污名化”,也要完成她的催婚意愿。
其实,她心里也一样的痛,他们那一代,生长于传统观念影响颇深的多姊妹家庭,内心有一个顽固的“人生赢家”剧情模板:孩子小的时候成绩好,长大后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孩子如果没有按照既定的剧情来演,轻则让父母感觉到在亲戚朋友面前面子受损,重则担忧起自己百年过后,孩子孤身一人,没人沟通、没人照料,他们会觉得,那是一件很悲惨的事情。
恐惧驱使着她去侵犯亲子关系的边界,用生硬的方式试图“改造”儿子,让他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改变,这种做法除了让亲子关系紧张、激发孩子的愤怒和内疚之外,对于改变现状没有什么好处。
其实,年轻人并非不能理解父母的想法和顾虑,但作为第一批独生子女,80后、90后的年轻人面对的是更加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更加复杂多元的文化价值导向、更加严峻的婚恋形势,他们是有“自我意识”的一代,这注定了他们大多不会走父辈的老路,不会甘愿淹没于集体主义洪流之中毫无自我的度过一生。
小羊之前写了一篇关于结婚率逐年下降的文章,有很多读者跟我留言(大多数是男生),大意都是,不是不想结婚,而是现在的结婚成本很高,在一些男女比例失衡的地区,这种现实更加触目惊心。这就像是被逐年推高的房价,在大城市奋斗的年轻人往往“望房兴叹”,既想拥有自己的一套房,在城里扎下根,又无力改变高房价对家里几个钱包的捆绑(大城市一套房子的首付往往需要掏空家里好几个人的钱包)。
在婚恋市场同样如此,不同条件的人被放在不同的位置,大家都想着向上兼容,那些条件一般的人,就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了。个人条件不行,那就直接用物质条件明码标价,这使得婚恋市场变得跟菜市场一样乌烟瘴气,让年轻人望而却步。
努力跳一跳还是不能短时间就改变现状,那还不如躺平算了,把时间经历放在工作、学习、兴趣爱好上面。
这种被动躺平包含着太多无奈和认命,如果上述新闻里的男生确实是有现实层面的考量,自己的条件匹配不上心仪的姑娘,但也不愿意找个一般的将就,时间长了,也就懒怠了,他妈妈那辈人可能为了人生圆满的执念,就觉得,找个差不多的人过就行了,一辈子还不就是那么回事。
但她孩子不那么想,男生应该是在精神层面和情感层面有追求的人,不想草率的进入婚姻。
这是两代人根本的理念差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不可调和的,特别是大龄适婚年轻人跟父母之间理念冲突,在过年过节这种阖家团圆的时刻,显得特别突出。
面对长辈的“围攻”,年轻人急需找到一个情绪的出口,“不婚主义小姨”的出现,让大家看到了一丝曙光:原来不结婚,不带娃,没有家务缠身的生活可以如此美好,多金又潇洒,在沉重的现实面前显得轻盈浪漫。
所以,小羊对读者的回答是,先提升自己的挣钱能力(当然也是核心),然后扩大地域范围,如果当地的婚恋条件都卷成一朵花了,那还是避其锋芒比较好,然后再学习一下经营亲密关系的知识,了解自己,清楚什么样的人适合自己,心里有谱,最后就是打扮颜值等方面的提升,当然,这只是提升一下竞争力,至于能不能快速突出重围还是要看机会和缘分。

(2)对“不婚”的美好寄托,反衬的是现实的压抑和无奈
另外,随着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她们参与经济活动的增加,社会地位的提高,让她们有实力选择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在事业上升期选择结婚、进入家庭、养育孩子,这背后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她们大抵也心里有数。特别是现在信息发达,大家都可以通过一些新闻事件窥见婚姻家庭的一些端倪。
托尔斯泰在百年以前就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大部分平静的、幸福的家庭生活是没有什么新闻价值的,而家长里短、鸡飞狗跳的婚姻日常,有戏剧化的冲突的,才有有人争相报道,所以,能够报道出来的事件,多数都是带有负面的、吐槽的意味。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妈宝男”、“扶弟魔”、“丧偶式育儿”等网络热词,特别是女性在婚姻中的种种处境,女性不仅要上班,承担家里的经济责任,同时还要兼照顾老人和家务,而有的男人则觉得他只要挣钱了,育儿什么的就都可以甩给媳妇,自己当翘脚大汉。
女性的声音被越来越多的听到,婚育带给女性的真实影响被更多人看到,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因为这些问题以前的社会也有,只不过女人在男权社会中的从属地位,她们无法发出声音来,或者即便有发声,也被掩盖下去。
典型的,有的女性在社交平台分享生育带给自己的影响,比如身材变形,有妊娠纹,严重一点的,会漏尿,会器官移位,还有其他的问题,下面的评论会有一些诸如:“全世界的女人都在生孩子,就你矫情,以前的女人生的那么多,还不是过来了?”,这类评论之所以让人讨厌,是因为站在男性立场上的各种想当然,以前的女性生孩子,婴儿的存活率有多高?母亲面临的风险有多大?很多悲伤和哭号都在黑暗中沉默下去,我们本地以前还有一种说法来形容女性生孩子的风险:“儿奔生来娘奔死,有命喝鸡汤,无命见阎王。”
现在生活环境变好和医疗条件的提高,女人生孩子倒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冒着如此大的风险,但十月怀胎的幸苦和生孩子的痛,还是避免不了的,这是每个选择当妈妈都要面对的东西。
但凡事过犹不及,如果因为生育小孩需要付出的种种辛苦,就过分妖魔化生育,小羊觉得也不可取。
最近,网红皮卡晨一组生娃前后的对比照在全网传播,即便很多美妆博主说在不同的光线和相机下呈现的人物状态是不一样的,还是被某些贩卖婚姻和生育焦虑的人利用,说皮卡晨是因为生了孩子才如此衰老的云云。
舆论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大,惹得她亲自下场辟谣。在一篇长文中,她回应了网友们的种种质疑,她特别提到了一个观点,没有人能够一直保持18岁,即便是没有结婚生子,岁月还是会在一个人的脸上留下痕迹。胶原蛋白流失啦,瘦啦胖啦,这些是每一位当妈妈都要面对的,也无法避免,我很珍惜我的工作,也很爱我的家人孩子,孩子带给妈妈的力量与希望,相信每一位当妈妈的都能体会到......”
最后她呼吁,“如果真的觉得女性生育失去了很多,那就对自己的老婆和妈妈好一点吧。
说到生育对自己的影响,她明确了这是自己的选择,她也知道做出这个选择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其他人其实没什么好置评的,更没有资格去嘲讽她。
理性客观地看待生育给自己带来的经济、身体的影响,评估自己能否给小孩带来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环境,如果对孩子的爱以及陪着这个新生命一起成长探索的渴望大于所要付出的各项成本,那么,生下这个孩子也意味着展开一段新的关系,人生走向一段新的旅程,也会给自己带来新的人生体验,所谓有失必有得,做妈妈虽然付出了很多,但也收获了来自孩子的纯粹的爱和依赖;
我们所要反对的是“非意愿生育”,盲目生育,即完全没有考虑到经济条件、家庭关系和养育成本,凭着一时热情,就生下孩子。
网上有句调侃盲目生育的父母们的话“我们从事各种职业都需要经过培训,取得资格证再上岗,做父母的却可以无证上岗”。
没有经过理性评估就生下孩子,没有考虑自己的经济条件,也无法保证给孩子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不仅对孩子不负责任,对自己也是不负责任。
如果因为自己的错误选择而生下孩子,然后把锅甩给婚姻和生育本身,这样的人,哪怕不结婚、不生孩子,我相信他也经营不好自己的人生,更谈不上创造高质量的单身生活。

(3)选择结婚与不结婚都是个人选择,都值得尊重
其实,选择结婚与不结婚都是个人选择,没有什么对错之分,只要是权衡过利弊,追随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所做出的决定,都值得尊重。
但现在似乎有种趋势,赞成结婚的和不赞成结婚的成了两个阵营,一方极力渲染散播婚育焦虑,一方不断非议大龄没进入婚姻的人,两方都誓把对方驳倒,证明自己的正确性。
可结不结婚本来就是极私人化的事情,即便亲如父母,也只有建议权而非主导权,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来说,他对这个社会还没有形成基本合理的认识,这时候,任何极端思想都会对他产生危害。
如果他刚出社会就遇见极端仇视婚育的人,那么,要么他终身不结婚,独善其身;厌恶婚姻最后却选择婚姻的话,因为思想先入为主的原因,他的婚恋观念是受到污染的,对待婚姻、对待以后的丈夫/妻子始终存在一种偏见,不利于他经营好自己的家庭生活;
如果他刚出社会就遇见说人这一辈子不结婚就不完整的种种说辞,同样的,为了完成家庭责任和社会期许,在自己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贸然进入婚姻,同样也给以后不幸的婚姻埋下了祸根。
作为一个理智、清醒、睿智的成年人,遇到任何带有强烈情绪化的,鼓吹一方观点的信息,都要多加考虑,相信任何事情都是有它背后不为人知的代价的,不要被表面的光鲜靓丽迷惑了双眼。
作者介绍
吉小羊,90后宝妈一枚,专注于用文字建构人生的意义。一手写深度情感文章,一手写个人精进干货。
愿望是,和更多的女性一起,“见众生、见天地、见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