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阳”有哪些问题?“雷声大,雨点小”?

 我想不出昵称 2023-05-18 发布于辽宁

          致力于儿童体质全面恢复

    过敏性鼻炎诊治中心

图片

表寒的葛根汤加减

咽喉痛银翘散加减

发热高热柴胡剂加减

咳嗽不止风咳为主桑菊饮加减

伴随肠道问题藿香正气汤加减

正虚邪恋不去的荆防败毒散合方加减。

以上是近段时间诊治“二阳”的几个方证思路,仅供参考。中药治疗需要及时根据变化调方,做到“截断扭转”不留任何病根,不造成后续问题持续存在。见咳不止咳亦宣肺,见热不随意苦寒亦表寒清。

六经辨证+温病学派,切合我们每次感染的急症阶段治疗思路。中医气化思路,身体心的协调思路可用于瘟疫之后身体恢复的调整。

从临床看诊的医案分析看到,“二阳”整体感染的迹象已经趋向于温热类的外感。

夏季炎热,机体能量较其它节气充足许多。本身是消化系统,也就是肠胃病多发的时节,因天气炎热贪食生冷或饮食不洁,导致肠胃问题居多,这是较常见的。按以往经验看夏季的瘟疫发病率本身不是很高。如果是第一次被感染,基本2天就好了,大部分人员不会像去年冬天那样,造成诸多后遗问题。换句话说,去年冬天没感染的,要么是防控做的好,要么是身体就是好感染不上。这一波的感染危害也就相对不那么大了。但二次感染会有多少影响呢?这也要看初次感染后的体质状态,以及这半年时间的体质状态。如果这半年总是生病,再二次感染,或多或少会有些影响。除此之外,从目前的临诊情况看,“雷声大,雨点小”的确实居多。并未发生严重的呼吸道及其它相关问题。(老慢危重等重点人员始终除外)但临床上,再小的雨点也得备好雨伞,谁能说就一定下不了大雨呢。

夏季感染做好“保津液,和胃气”。只有气化的水,才能是水。否则,喝再多的水只能是“撑得慌”。津液是气化后被利用的水,储存和循环于身体的重要部位,可以发汗,但不能过汗,及时补充温水,不缺水。夏天炎热,少吃生冷,伤及胃气,则病根易留。

从症状看,初起咽喉不适,转而咽喉痛,吞咽明显,半天可发热开始,对于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的人群来说,比如儿童会陡然增高到高热水平。在用药的前提下会持续2天退热周期。这个过程,大部分人员精神头都还是可以,不会出现高热神昏的现象。但有过惊厥史,或有基础病人员还应该警惕高热带来的危害。

所谓“二阳”,从临证所见基本属于“温病上犯”的层次,概率上不会再继续发展。所以,我告诉我的患者一般性药物对症治疗即可。休息,喝水,不缺水。或者几副中药解决问题。

而反复被感染,多次受感染的人群还应该思考问题所在。为啥来点瘟疫,就影响到你?你的体质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

实际上,此类易感人员多有两个方面的病机居多,一个是少阳郁滞,一个是太少两病(太阴湿土在脾,少阴虚损在肾)。

什么叫做“易感人员”?一定都是体质较弱的那部分人群?

实际上,瘟疫感染最初是染则危害,就是不管你啥体质,啥人员了,瘟疫还分这个?不会分的。但随着感染的力度下降,就开始讲到同气相求了。生物钟一样的自然区分了易感人员。有的患者平时体质很弱,就没有被感染。有的患者平时看似身体很好,反而多次感染。这就是中医讲的“同气相求”,跟所谓的体质强弱没有必然关系。下面聊的“少阳体质”,“太阴湿土体质”,“少阴虚损体质”皆为“易感人群”。

易感是长期接触人群,而“易感”是接触后容易被感染人群。老弱慢危重疾病人群是感染后容易加重病情的人群。此三类情况一定要分清楚。并且清楚的划分“感染前期(平时体质),感染阶段,感染后期(体质恢复期)”三个阶段。

研究瘟疫,西医看的是病原体,好处是一旦药物研究成功,基本上可以彻底扼杀,但目前看尚未做到,从医生角度看,还是希望能够成功做到。所以,瘟疫感染阶段,西医仅能对症治疗,后期恢复阶段基本没招。

中医不一样,我们会根据瘟疫的感染后特点,按中医思维确定属于哪个类型的瘟疫,比如春瘟,湿瘟等。即可就能根据辨证,找到病机开方用药。比起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效,效果一点不慢,对于预后一直都是占优势的。

少阳郁滞多发于儿童,本身少阳火游动不居,点一把就容易烧起来,所以孩童感染发热多迅速,柴胡剂汤药仍然是主导。即便平时的小感冒,孩童也以柴胡剂为主。中医更重视的是一个人体质的影响。同样一种疾病,像瘟疫邪气,大家感染基本在某个范围内都是一样的,但范围内的反应病症,兼夹症状有很大不同,这就是个体差异带来的影响。所以,原本就有哮喘的、反复性肺炎的和饮食容易积滞的,同样感受瘟疫,我们中医就需要辨证论治。

太阴湿土脾虚,少阴不足肾气不足。此多发于长期体质较差,年龄较大的人员身上。此类人员平时脾肾气化无力,自然容易招致外来邪气的侵犯。将来这个环境会变成什么样,我们无法预测,但能做到的就是让自己身体变化更好,气化更充足。

同气相求,任何瘟疫直接攻击的都是身体最薄弱的地方,而自身气化的不足也最容易招致一切外来邪气的侵犯。就是一个风寒感冒,都经常影响到你。

我们看诊的重点人群仍然是原本体质较差的一部分,这部分人群西药基本没有什么好方法。瘟疫所带来的诸如睡眠、心悸、对体质的损耗、机能的影响多从脏腑气化角度入手可获得好的改善。

外感病急症阶段及时调方,做到不留邪气,不留祸根,截断扭转。

特别是有些新发问题的出现,更不必要想当然的跟瘟疫联系到一起,从客观规律出现,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瘟疫会造成一个人气化方面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如果不仔细辨证,把所有新出现的问题都归纳为瘟疫也是不对的。

认识治疗都是对病机的把握,体质的状态才是防病的基础。如果仅从疾病角度,而忽视了体质的影响,此等治疗谈什么长久。

止观 明法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