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伦敦最后一家书店》:从不受欢迎到被拥戴,她成为书店的唯一继承人

 鲁班石 2023-05-18 发布于天津

《伦敦最后一家书店》是历史小说畅销作家玛德琳·马丁的作品,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名叫格蕾丝·班尼特的外乡少女,到伦敦追求新的生活时,所经历的成长与收获的人生故事。

故事的时间跨度是在1936年8月到1946年6月。期间,伦敦经历了二战的战火洗礼,而逃离了舅舅的逼迫和舅妈的严厉管束,与闺蜜一起来到伦敦寻找人生的格蕾丝·班尼特,在倾心经营书店的同时,还倾其所有乃至生命来奋力救助遭受战火袭扰的民众。她在艰辛与苦难中逐渐坚强成熟起来,乃至成为以读书来抚慰人们受伤心灵的一位精神寄托者。

才20多岁的格蕾丝·班尼特从初到伦敦不被受雇的店主欢迎,到受到店主父亲般的关爱和全部财产馈赠,从被竞争对手以刻薄无理的相待,到成为受众多人士拥戴的朗读者,再到用“伦敦最后一家书店”来撑起受难大众的精神抚慰之大伞……她的经历和成长很丰富,也很励志。阅读《伦敦最后一家书店》这本书,能给在迷茫中寻求人生希望的人带来莫大的认知启示,也能给处于浮躁的当今人士以心灵抚慰,以满足平静心绪的渴望。

在《伦敦最后一家书店》这本书中,女主人公格蕾丝·班特在伦敦的日子比在家乡德雷顿过的日子更要艰辛,再加上伦敦正遭受二战时的敌军的轰炸重创,使得原本平静而艰辛的生活时时处于危险之中,而她却不顾一切地选择加入了救助遭受轰炸而无家可归的苦难民众的志愿者队伍之中。这对于纤弱的格蕾丝来说,尽管人生中的苦难重重,但她的善良忠诚和自强不息的秉性一直没有改变。

《伦敦最后一家书店》中最重要的女主人公格蕾丝·班尼特因战火而从小就失去了父亲,母亲守寡后靠着苦心经营一个规模不大的店铺将她养育成人,并让她承袭了自己的善良忠诚和自强不息的秉性。

然而好景不长,长大后的格蕾丝又失去了母爱和原本温暖安稳而平静的生活。母亲因病去世不久后,她的舅舅不但夺走了母亲用心经营,并且还有格蕾丝倾力打理的店铺,而她的舅母还在鸡蛋里面挑骨头。在舅舅一家人的逼迫下,格蕾丝不得不选择离开家乡,和闺蜜薇芙“逃到”伦敦,去追寻自己的人生出路。

在伦敦,格蕾丝先经历了受雇书店店主的冷漠相待,接着又遭受了竞争书店的老板娘的冷嘲热讽。然而,她却以一直保持着的善良忠实和自强不息的品格,将自己所做的分内和分外事,都做到了出乎他人意料的好。

格蕾丝在得知亲密无意的好友丧命于二战战火之中,而且与自己还没有进行过一次约会的男友,也奔赴前线的消息后,她毅然放下不被以友好相待的前嫌,加入了空袭防御监督员的队伍,并和那个不看好她的人同为一个监督员小组。

此后几年,一边继续着书店的店员工作,一边尽着空袭防御监督员职责的格蕾丝,在处于战火中的伦敦几乎每天都要面对敌机轰炸而带来的家毁人亡。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苦难而又煎熬的漫长时光中,纤弱的格蕾丝没有丢掉她的善良忠实和自强不息的本性,反而成长为受众人拥戴的朗读者。在战火侵袭的地铁站内,格蕾丝为来这里躲避敌机轰炸的人们,一本一本地朗读经典文学著作,用文学和她的声音抚慰着那些受伤的心灵。

当曾经用冷嘲热讽伤害过她的竞争对手的书店被敌机炸毁后,她挺身而出用她的善良和热心,帮助竞争对手销售书籍,去除库存,减少损失;而她的善良和热心更是赢得了竞争对手的巨大改变,使那位富妇人不但放低了姿态,还加入到了救助伤员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之中。

而曾经冷漠待她的樱草山书店的店主,也在她的善良忠实和自强不息的影响下,改变了对她的冷漠,并对她施以父亲般的爱。他鼓励格蕾丝去做空袭防御监督员,却彻底担心她的安然;他鼓励格蕾丝做一个传送温暖的朗读者,却为她的辛苦忧虑;他时常劝她多多休息,却因一时见不到她而担惊受怕……他最终在突然重疾去世后,将自己的书店和所珍藏的绝版书箱等全部财产毫不保留,毫无条件地馈赠给视为女儿的她。

当格蕾丝继承的樱草山书店扩展成接收众多听她朗读著作的温暖场所,后来又被敌机炸得千疮百孔,还要遭受暴雨侵袭之时,那些因听她读书而被抚慰心灵的人们,自发地组织起来,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吃苦耐劳,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破落不堪的书店修复一新,并一起给这个经过战火洗礼却仍然坚挺的书店起名为“伦敦最后一家书店”

此后一段时间,“伦敦最后一家书店”承袭起聚集喜欢读书的人们,一个温暖而别致的场所的使命。在“伦敦最后一家书店”里,人们备受战火侵袭而家破人亡的心绪因读书而逐渐平复下来,他们最终迎来了战争的胜利,与凯旋归来的家人团聚,可以重建家园的高光时刻。

从1939年8月到1946年6月间,《伦敦最后一家书店》一书的最重要女主人公格蕾丝·班尼特在战火洗礼中成长,她一直坚守着善良忠实和自强不息的秉性,以其执着的行动影响和改变着身边倍受战火侵袭的民众,她的所言所行无愧于被众人拥戴为最受欢迎的“朗读者”,而她之所以始终如一的善良忠实和自强不息,都是利益于不间断地读书。

《伦敦最后一家书店》这本书的字数并不多,但作者的文字功底的确了得,21万字的作品,把二战中的伦敦和伦敦人的生活描述得细致真实。故事很精彩,也很能打动人,很期待您也来阅读这本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