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东家的头重三斤三两,地主说不对,穷小子:那就称一下

 尔文悦读 2023-05-18 发布于北京

前 言

隋朝大业年间,山东梁山有个名叫王小浒的穷小子,为了还债和养家糊口,不听家人劝告,到地主黄拾仁家做长工。可是王小浒在黄拾仁家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活,到结算工钱时,一毛钱工钱都没有拿到,要不大哥王大浒出面,王小浒还差点搭上了漂亮媳妇。

槐树村有个名叫黄拾仁的地主,生来就心狠手辣,待人更是尖钻刻薄,尤其是对穷人,黄拾仁更是变着法儿侵占他们的便宜。因此,凡是知道黄拾仁为人的,都不敢跟他来往。

这一年到了春耕时节,黄拾仁眼看还没有人来给他做工种地,心里就着急起来。黄拾仁盘算来盘算去,忽然想出一条自认为的“妙计”,就连忙找了几张大红纸,写了许多招工帖,并在四处张贴,以此来吸引穷人为他做工。黄拾仁心想:“我出的工钱比别人家多了一倍,就不相信没有人找上门来。哼,到时候就让这些穷人尝尝我的手段。”

然而令黄拾仁沮丧的是,他的招工帖子贴出了好几天,都没有人找上他的家门来做工。黄拾仁思来想去,觉得帖子中提到的工钱有点少,还不够吸引人。于是,他就重新写了招工帖子,将工钱提高到了别人家的两倍。

这天下午,槐树村的王小浒从外村务工回来,一看黄拾仁贴出来的招工帖子就动心了。王小浒是个种庄稼的好手,但由于从小父母病故,就跟着大哥王大浒过日子。长大成人的王小浒好不容易靠四处借钱,娶上了一个漂亮媳妇,但穷日子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反而因娶媳妇还欠下了一屁股债。

王小浒本也知道黄拾仁的为人,但因要还娶媳妇借的债,还要养家糊口,无奈之下他就决定到黄拾仁家做一年工试试。大哥王大浒知道这个消息后,劝小浒不要去上黄拾仁的当。但小浒思来想去,说黄拾仁在帖子中明明写了“工钱三十两银子”的,不怕他不给。

第二天,王小浒就拿着招工布告来找黄拾仁。黄拾仁一见来人是小浒,心中暗喜:这可是个种庄稼的好手呀!不过,黄拾仁并不真心夸奖小浒,而是对小浒说:“咱们先要定个条件,如果你有一件事做不来,就扣十两银子工钱。”小浒觉得黄拾仁招工不就是做些种庄稼的农活吗?再多一点,无非就是外加做一些家务,这些自己没有什么做不来的,就一口应承了下来。

谈妥了条件后,王小浒就在黄拾仁家干起了活。因为黄拾仁给的工钱多,小浒干活就很卖力。他经常迎着日出,顶着烈日,借着月光,起劲地给黄拾仁干活。小浒心里还想着:等干上一阵子后,就先向黄拾仁支点工钱。然而,让小浒没有想到的是,还未等他向黄拾仁开口提预支工钱的事,黄拾仁就先扣了他的工钱。

这天黄拾仁没有让小浒下地干活,他把小浒叫到后院的仓库里,指着地下的一堆坛子,对小浒说:“看到这些坛子了吗?你把这个大坛子装进了小坛子里吧!”小浒一听,就有点傻眼了。他围着几个坛子转了好几圈,都没有想到把大坛子装进小坛子的办法,就只好认了。

又过了一段日子,黄拾仁见地里的农活儿不忙了,就把王小浒叫到自己住的房子的屋檐下,认真地对王小浒说:“这几天天气不错,你把我房子里的地搬到太阳底下去晒晒吧!”小浒一听,又傻眼了。他站在屋檐下看了看屋子,又抬头看了看空中的太阳,挠着头也想不出如何把屋子里的地搬到太阳底下去。

黄拾仁看着王小浒毫无办法,就偷偷地笑了,随即,他就扣了王小浒二十两银子的工钱。被扣了二十两银子的工钱,小浒却没有因此而警醒,他觉得黄拾仁再也没有比这两件事更难的招了,再加上毕竟还有十银子的工钱可以拿,就决定干到年底。

到了年底该结算全部工钱了,王小浒找到了黄拴仁要工钱,黄拾仁不紧不慢地给小浒出了第三个他做不到的事。黄拾仁指着自己的脑袋说:“小浒啊小浒,我至今都不知道我的脑袋有多重,你能说出来有多重吗?”小浒一听,更傻眼了。他盯着黄拾仁的大脑袋看了半天,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王小浒没有做成黄拾仁说的三件事,只得按当时谈好的条件,被黄拾仁扣了全部的工钱。王小浒气不过,和黄拾仁理论,黄拾仁也不着急,他慢吞吞地对小浒说:“怎么着?要不我再给你一次机会,如果你能做到,我就把全部工钱给你。如果你做不到,嘿嘿!你就让你那漂亮媳妇来我家,给我当几天丫鬟。”王小浒担心黄拾仁又想出了稀奇古怪的主意,自己还是做不出来,就揣着一肚子气走了。

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到头来连一毛钱的工钱都没有拿到,王小浒气呼呼地回到了家里,把自己遇到的事告诉了大哥王大浒。

大浒听了,强压住心中的怒气,认真思考了一番后,耐心地安慰小浒说:“兄弟呀,你不要生气了!我有办法了。过了年,我就去给黄拾仁家做工,看我怎么把工钱给拿回来,看我怎么收拾这个老东西!”

年后,黄拾仁果然又贴出了招工的大红帖子。大浒揭了红帖子,背上自己的行李,来到了黄拾仁的家里,见过黄拾仁,说他是来做工的。黄拾仁一见大浒主动送上门来,心里就偷偷地乐了。他忍住笑,又宣布了他给小浒谈的这个条件。大浒装作什么也不懂,认真听完后,就连连点头答应了。

之后,王大浒比小浒干活还要勤快,忙完春耕时,已经到了桃花盛开的时节。这天,黄拾仁非常高兴,说自己要在后院喝酒赏花,让大浒不要下地了,到后院来伺候他。

王大浒知道黄拾仁没有让他闲着的好心,就给黄拾仁拎着装酒菜的食盒,跟在黄拾仁后面,来到了后院。大浒刚到后院放下食盒,黄拾仁就迫不及待地指着院子中的一堆大小坛子,让大浒把大坛子装到小坛子里去。

大浒应承了一声,就马上跑过去把大坛子抱了起来,试着往小坛子里装。黄拾仁见状,在一旁偷笑。谁知大浒只是比划了几下,就举起了大坛子,用力将大坛子摔碎在地上。黄拾仁见坛子碎了一地,心疼地叫喊起来:“你这是疯了吗?赔我坛子。”

大浒听了,却不慌不忙地蹲下来,捡起地上的坛子碎片。大浒一边捡一边就往小坛子里装大坛子的碎片,他满脸堆笑地对黄拾仁说:“东家,你看我,这样就把大坛装进小坛里了。你要是心疼大坛子被摔碎了,那你就给我做个将大坛子完好不缺地装进小坛子里的样子出来,我照着做就是了。”黄拾仁气得连连摆手,让大浒赶紧把一地碎片都收拾了。

一转眼就到了槐树村秋雨绵绵的季节,屋子里潮得都生了霉。这天好不容易天放晴了,了大太阳,王大浒扛起锄头要下地,可黄拾仁却叫住他,让他到自己房间来,对他说:“大浒呀大浒,这段时间连阴雨下屋子里都生霉了,你把这屋子里的地搬到太阳底下也晒晒吧!”

大浒听了,装作什么也不懂的样子,盯着屋顶看了半天,然后出屋去扛了一张梯子,拿起锄头爬上了屋顶就刨。瞬间,瓦片、木椽,哗啦哗啦地掉下来。黄拾仁赶紧追出来,跺着脚大骂道:“你这小子是不是真疯了,敢刨我的房子,你给我赔!”

王大浒停了手,直起腰来对着站在地上的黄拾仁说:“东家,不把房顶掀掉,能叫房子里的地晒着太阳吗?要不你给我做个样子看看!”黄拾仁没有办法回答,只得让大浒赶紧把房子修好。黄拾仁知道大浒不好对付,就没再说什么。

到了年底,王大浒等着黄拾仁主动给他结工钱,但左等右等,不见动静。眼看着到了大年三十这天,王大浒实在是忍无可忍了,就找黄拾仁要工钱。

黄拾仁“嘿嘿”笑了几声,满不在乎地指着自己的大脑袋,对王大浒说:“你得说出我的头有多重。你要是说得不对,我这工钱还是不能给!”

“东家,你这么大的脑袋,得有三斤三两了!”王大浒没有丝毫犹豫,一本正经地回答了一个数目。可黄拾仁却说一点都不对,还口口声声地说明明是“四斤四两”。

王大浒听了,也不和黄拾仁争辩,他转身到厨房去拿了一把刀和一杆秤,然后举着刀对黄拾仁说:“东家,到底是多重,我说得对不对,那我们来称一称就知道了!”说着,王大浒举起刀,要把黄拾仁的脑袋给割下来称重。

结果黄拾仁吓得抱着脑袋,连连大声求饶。黄拾仁赶紧忍着心痛,从柜子里取出三十两银子,双手捧到王大浒面前,交给了大浒。

后  记

王大浒拿了三十两银子的工钱,然后毫不客气地把地主黄拾仁给教训了一通。王大浒说:“从今往后,你不要再把别人当傻瓜了。你要是再随便欺负人,看谁还来给你家干活!”

教训完黄拾仁,王大浒大摇大摆地回家去了。黄拾仁又气又心痛,顿时晕了过去。

恶地主黄拾仁为了不让给他做工的人拿到工钱,想出三个无法按常规做到的事。王小浒是个本分老实人,被黄拾仁给欺诈了三十两银子的工钱。而王大浒却打破常规,既拿到了工钱,还将黄拾仁狠狠地教训了一通。

真可谓一旦跳出常规思维,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如同“如何把一枚鸡蛋直立在桌子上”这个问题,如果按常规,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可是有人却打破常规,让鸡蛋能直立在桌子上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