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血药熟地黄

 caimin133 2023-05-18 发布于福建

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

性味:甘、微温。

归经:心、肝、肾。

功效:养血滋阴,补益精髓。

应用:①血虚面色萎黄、头晕、月经不调,常与当归、白芍配伍,以补血调经,若心悸、失眠,常与当归、枣仁配伍,以补血安神,若崩漏下血,常与阿胶、艾叶配伍,以补血调经止漏。②肝肾不足,腰膝酸软,常与山药、山萸肉配伍,以补肾养阴;若阴虚目暗,头晕目眩,常与菊花、枸杞子配伍,以滋阴明目,若肾虚耳聋耳鸣,常与石菖蒲、磁石配伍。③阴虚火旺,骨蒸潮热,遗精盗汗,常与龟板、知母配伍,以增强滋阴降火之功。

用量:6至15克。用法:炒炭以止血。

注意事项:本品滋腻凝滞,有妨碍脾的运化之弊,故牌虚湿盛,痰多食少者忌服。

参考;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三者本为一物,因炮制方法不同而药性有别。鲜地黄性大寒,功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而重在凉血,生地黄性寒,凉血之力不及鲜地黄,长于养阴生津;熟地黄微温而润,功能温补精血,与前者相差较大。

熟地黄
甘温。功用尤弘,劳伤胎生症,推为上剂。脉洪实者,宜于生地;脉虚软者,宜于熟地。六味丸以之为首,天一所生之源也;四物汤以之为君,乙癸同归之治也。生地性寒,胃处者恐其妨食,宜醇酒炒之以制其寒。熟地性滞,痰多者恐其泥膈,宜姜汁炒之以制其滞。更须佐以砂仁、沉香二味,皆纳气归肾,又能疏地黄之滞,此用药之权衡也。拣肥大、沉水者,好酒同砂仁末拌匀,入柳木甑干瓦锅内,蒸极透,晒干,九次为度。地黄禀北方纯阴之性,非太阳与烈火交相为制则不熟也。市中惟用酒煮,不知其不熟也。向使一煮便熟,何固本膏用生、熟地各半耶?忌铜铁器,否则令人肾消,发白。

熟地黄

【简介】产于河南者质佳,习称怀庆地黄。浙江、河北、湖南、湖北、内蒙古、辽宁等地亦产。10~11月间采挖,置烘床上缓缓焙至八成干,内部干燥变黄,全身柔软,外皮变硬时即为干地黄。取干地黄加黄酒拌和,经反复蒸晒至内外均呈黑色,油润光泽,柔软黏腻,即为熟地黄。本品又名熟地、大熟地。
【性味】甘,微温。

【归经及靶向】归肝、肾经而下行。

【脉应】左关尺弦、弱无力,右寸沉弱者皆可用之。此药可从左尺到右寸。
【服食感受及评述】
生地九蒸九晒而成熟地,由苦转甘,由凉转温,气薄味厚,沉而降,诚得水火既济之功。本品能活血气、封填骨髓、滋肾气、补益真阴,最能大补肾中元气、和产后血气、去腰腹脐痛。
曾服食熟地20g煎剂。食后30分钟,左尺充实有力,感腰部温热。1小时后,右寸充实有力,左尺亦有力,全身温热。
由右寸之变化可知,熟地可补先天之水。观左尺之变化,可知熟地在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同时可流通腰部气血。以上两脉之变化亦应洛书二八相交之机。

《常用中药味临床妙用辑解》

熟地黄为玄参科草本植物地黄的根茎,经加工蒸晒而成。系以干地黄加黄酒拌和蒸至内外色黑,取出晒干,切片用。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有养血补虚,填精益髓之功效。
【临床应用】
1.坐骨神经痛临床用熟地、本瓜、鹿角胶、干姜炭、肉桂、白芥子、生甘草、麻黄、川牛膝、王不留行子、威灵仙等。水煎服。治疗28例,痊愈17例,好转10例,无效1例。(《湖南中医杂志》)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上因某种病因而致的神经损伤,产生的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分布区的疼痛综合征。属子中医'腰痛'、'腰股痛'、'腰腿痛'、'筋痹'等范畴。现代医学认为多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者腰椎骨质增生引起的。《诸痛源候论》说:'肾气不足,受风邪之所为也,劳伤则肾虚,虚则受于风冷,风冷与正气交争,故腰脚痛。'《内经》:'肾主骨主髓,肝主筋而藏血,血为阴气为阳,阳气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阴阳和同,则血气调适,共相荣养,及风、寒、湿、伤、劳等五气导致腰痛'。《巢氏病源》曰:'劳则肾虚,虚则受子风冷,冷于真气相争,故腰脚痛。'其标为风寒湿邪,其本是肝肾阴虚。治宜滋养阴肾、利湿壮筋、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等。以熟地养血补虚,填精益髓之功,配利湿温通,行气活络、活血化瘀之药,共达疗效。
2.斑秃临床用熟地、菟丝子、当归、川芎、杭白芍、木瓜、天麻、羌活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服10g,外加洗药疗效较好。

斑秃为一种以头部突然发生局限性斑状秃发为特征的常见皮肤病证,又名圆秃,俗称'鬼剃头'。传统医学属'油风'范畴。《外科正宗》中有'油风'之名,认为此'乃血虚不能随气荣养肌肤,故毛发根空,脱落成片,皮肤光亮,痒如皮行,此皆风热乘虚攻注而然。''发为血之余',肾主精,肝藏血,精血同源,肝肾精血充足,则头发光亮,肝肾亏损,精不化血,气血不足,气虚则血液难生而失其温煦肌肤、外合皮毛之功能,以致毛根空虚,则发生长乏源,故成斑片脱落。宜用益气补血、滋补肝肾、活血祛风之法。以熟地滋阴,补血之功,配以益气补虚、填精益髓、活血祛风药物,共达治疗效果。

3.退行性脊椎炎临床用熟地、肉苁蓉、鹿衔草、骨碎补、淫羊藿、鸡血藤、莱菔子等药物,煎制成流浸膏;或炼蜜。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00例,显效808例,好转141例,无效51例。

退行性脊椎炎。多发生在中年人,主要是来自肌肉、筋膜、韧带、后关节的劳损或椎间盘组织或硬脊膜和脊神经及增生的'骨刺',表现为运动不便。晨起或久坐起立时常出现明显腰痛,活动后上述症状能明显减轻;劳累和气候变化可使腰痛加剧。属中医'腰痛'范围。为肝肾亏损,气血不足,筋骨失养所效,宜补肾强骨,软坚散结、温督通络、活血祛风治之。用熟地滋补肝肾,益髓强骨,配养血补虚,温经退络,活血祛瘀之药,共达其效。

4.阳痿临床用熟地、山萸肉、炒白术、炙远志、巴戟天、杜仲、肉桂、茯神、人参、枸杞子、蛇床子、肉苁蓉、黄芪、胎盘粉、仙灵脾等。治疗80例,治愈76例,好转3例,无效1例。

阳痿为勃起功能障碍,即性交时阴茎不能有效地勃起致性交不能满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主要讨论邪中脏腑和病形问题,文中有'肾脉......大甚为阴痿'。'阴痿'即今日之阳痿。(古人以外生殖器有衣服遮蔽,不示于人而泛称为'阴器'。)中医理论认为'肾藏精'主人的生殖功能,开窍于前阴,故阳痿当与肾的病变关系密切。《诸病源候论》中述:'肾开窍于前阴,若劳伤于肾,肾虚不能荣于阴器,故痿弱也。'病位在肾,并与脾、胃、肝关系密切。治宜温肾壮阳,滋肾填精,忌纯用刚热燥涩之剂。故用熟地养血补虚,填精益髓之作用,配滋阴补肾、温补壮阳之品,共达调元温肾,壮阳填精治阳痿之功效。

【按语】

热地黄味甘,性微温。入肝、肾经。有滋阴,补血,填精,益髓之功效。《本草纲目》:'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

热地黄性平,气味纯静,故能补五脏之真阴。气主阳而动,血主阴而静,补气以人参为主,而芪、术但可为之佐辅;补血以熟地为主,而芎、归但可为之佐。熟地之补阴补血,病后体弱元气虚,及真阴素薄者,可以为服食补养之用。但熟地黄黏腻浊滞,有碍运化,滞中胀闷。故必胃纳尚佳,形神未萎者,方能受用。

现代研究熟地具有强心作用。并能降低血糖。

用熟黄10~30g。砂仁拌熟地,可减少滋腻之性。

凡牌虚胃呆纳少,腹满便溏,或痰湿素盛者均不宜用。

【提醒】以上内容来自书籍,仅供学习研究参考。请在医师、药师指导下用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