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时肩负中国“首富”和“首骗”的备受争议的一位人物

 xianfengdui111 2023-05-18 发布于河北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我们难以想象的事情和人,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样一位颇具传奇性的人物,他被称为是“中国第一倒爷”,用罐头换飞机,出狱后只剩北京264套房。

他就是牟其中,南德集团前董事长,是四川人,曾经是一个将口号喊遍中国的富豪,一个曾经同时肩负中国“首富”和“首骗”的备受争议的一位人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牟其中和当时的许多人一样,在一个商品极其匮乏的年代,跨过了致富的门槛。

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玻璃厂打工,还在此期间写了一本书,在发行之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所以导致他入狱。出狱之后的牟其中开始经商,靠倒卖电器,在一年的时间内就赚了8万块。

随着实力越来越强,他曾经就用国内的大量轻工产品(罐头),从前苏联换回了4架民航机,而这笔颇具新精神的跨国生意,使得他在一夜之间闻名遐迩。

除此之外,他的商业构想还有:放俄罗斯卫星、制造10亿-100亿之间的芯片、把满洲里造成北方香港、制造"牟氏火锅”、投资陕北50亿元、炸开喜马拉雅山,但是这些都未能取得成功。

后来因为牟其中领导的南德集团因为信用证诈骗案,牟其中入狱,并被判处无期徒刑。但是因为在狱中表现良好,改为有期徒刑18年。牟其中曾经在北京房山区给员工修建了一栋公寓楼,也就是他的那264套房,而出狱之后的牟其中也只剩下了那264套房。

有人曾经说过:“牟其中确实是一只无脚的鸟,他只能飞翔,却又没有好的空气。他必须要在南德的路上走到底,但资金不够,环境不畅,力量不济。

于是他只能不断造势,不断许下诺言,夸下海口,以期吸引眼球,得到支持,并弄来钞票。因为在他看来,他若停下来,就只能是死路一条,而继续往前走,也许可能柳暗花明。”

今年四川首富换了人,通威董事长刘汉元,

以1250亿的身家,超过稳居四川首富二十年的刘永好,成了四川新任首富。

很多人说通威是一个没有故事的企业。然而,通威创业之初资金仅有500元,从500元到1250亿元,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故事。

去年全国前一百位民企,通威排在第八十八位。

在排行榜中,通威的成立时间为1982年,到今年已经四十年。其实,通威正式创立的时间,是在1996年,从1982年算,则全程记录了刘汉元的创业之路。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13岁的刘汉元考上了四川水产学校。他的志愿并不是水产,他一直对无线电很感兴趣。

在眉山家里时,他还帮父亲做过木材风扇,自己做过木材唱机,中专他报考的也是无线电专业,谁知却被水产学校录取。

他的第一桶金,就在他无可无奈何间,从他的命运中露出了端倪。

两年中专毕业后,刘汉元分到眉山的水库当技术员。工作中刘汉元经常下乡支农,改革开放初期时代的脉搏,让他看到了水产专业的诱人前景。

那个年代,多数生活物资不存在销路问题,只有供应不足的问题,粮油肉蛋都要凭票限量供应,市场上鱼类产品也严重不足,很多家庭要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次鱼。

刘汉元发现,不少养鱼的专业户,都先富了起来,甚至成了万元户。

在平均工资几十元的年代,万元户可是真正的富豪,刘汉元自己有技术,看着水产养殖的前景,他又怎么能不动心。

不到二十岁的刘汉元少年老成,他动心归动心,却没有冲动地辞职养鱼,他要找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给自己第一次创业,提供更充足的保障。

1982年,刘汉元在报纸上,看到一条关于国外渠道金属网箱养鱼技术的报道,他敏锐地感觉到,这种技术比起传统养鱼,具有很大的优势。

传统养鱼一般是开挖鱼塘,投入比较大,刘汉元没有资金来源。

而渠道金属网箱建造成本低,利用天然水源又不占地,产量还比鱼塘养殖高得多,是一个很适合白手起家的项目。

刘汉元是个行动派,选好项目他马上把创业的想法告诉父亲,他父亲很支持他,积极开始为创业筹措资金。

不过渠道金属网箱项目,在1982年并没有搞起来,问题出在启动资金上。

按照预算,项目初期投入需要五百元,现在这个数目只能算零钱,但在当时相当于普通工薪阶层一年的收入,有的农村家庭倾家荡产也拿不出来。

1982年,刘汉元开始筹措创业启动资金,通威集团也从这一年算起,创业之路由此开始。

到了1983年,五百元的启动资金还没有凑齐,刘汉元的父亲也是个果敢的人,毅然卖掉家里还没有喂肥的架子猪,并拿出全部积蓄,支持刘汉元把项目尽快搞起来。

猪在当时是农村家庭一年的希望,卖架子猪有孤注一掷的决心,也有对未来无限的憧憬。

有了钱,网箱做了出来,项目试验也得到了县里的批准,刘汉元一家,把他们的希望投进了水中。

刘汉元也就看了一篇金属网箱养鱼的报道,就自己凭着专业技术,摸索着干起来,没有现成的样板,可以去取经学习,遇到问题在所难免。

很快,第一个问题就出现了——鱼饵。

那时没有鱼饲料卖,鱼饵全靠人工手搓,搓出来大小不一,较大的鱼饵鱼吃不下,漂浮在水中白白浪费掉,会严重增加养殖成本。

刘汉元冥思苦想,终于用绞肉机做鱼饵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可是鱼饵的问题刚解决,更大的问题又出现了,网箱中不少鱼,出现身上长毛头上发霉的症状,刘汉元被吓得不轻,如果控制不住鱼病,几近倾家荡产的投入,真就打了水漂。

刘汉元经过认真观察,发现鱼病是鱼在网箱中游动,和金属网线擦挂受了外伤。他赶紧采取防护措施,又在网箱中投下鱼药,才化解了这场危机。

创业总是充满艰辛,那时刘汉元全家上阵,几乎二十四小时守着网箱,每隔几小时就定时给鱼投喂。

刘汉元后来回忆起这段经历,也忍不住感慨道:“很累,那时候好长时间全家都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1984年,县里派出专家,来验收刘汉元的渠道金属网箱养鱼项目,项目试验打破了四川养鱼高产记录,不仅通过了专家验收,还得到专家的极高评价。

这种养殖技术很快就推广到全国,被列入农业部的“丰收计划”,和国家科委的“星火计划”,刘汉元个人也得到养鱼的先进称号。

金属网箱养鱼项目获得的空前成功,使得刘汉元在养殖行业名声大噪,无数人纷纷跑来向他求取真经,此时,刘汉元的格局就出来了。

他无偿为养殖户们传授经验,将自己的养殖技术和经历过的教训毫无保留地传了出去。

刘汉元这么做是有原因的,在他看来,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够长存下去,社会责任感必不可少。

另外,网箱养鱼并不是什么难学的东西,养殖户们花费掉一些成本和时间,一样能够获得成功。既然市场早晚要被挤占,还不如将自己经验的传出去,以此在这个行业里获得一个好的名声。

老话说得好,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刘汉元的这一个善举,为后来通威饲料的销售建立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了这个行业中,养鱼业自此盛况空前。

此时的刘汉元,看着养殖业万物竟发的现象,一个新的商机浮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在奋力弥补生活物资短缺的年代,农村养殖遍地开花,饲料生产却几乎是空白,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也是一个门槛更高的市场。

刘汉元敏锐地把握到机会,于是在1986年成立了眉山县渔用配合饲料厂,由他父亲任厂长。

这时他还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没有辞职丢掉铁饭碗,毕竟农民家的孩子当上干部不容易,赚了点钱也不敢轻言放弃。

眉山县渔用配合饲料厂的“科力”牌鱼饲料,一推向市场就火了,买鱼饲料的客户在厂门口排起长龙,一些客户要排上七八天才能拿到货。

一个是因为当初授了他的恩惠,另一个则是因为刘汉元在这个行业中所获得的成就。

这是一个现在不敢想象的卖方市场,这是一个到处都是“深蓝”商机的大时代。

“科力”的意思是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其实刘汉元家草创的饲料厂,生产设备不过是绞肉机,有人要跟风并不难。

“科力”火起来不久,仅眉山就跟进了十二家作坊式的鱼饲料厂,刘汉元的饲料厂要想长期占领市场,必须要有其他厂难以企及的核心竞争力。

刘汉元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一做起鱼饲料,他就苦心研究鱼饲料的配方,经常在网箱边观察,鱼吃什么配方的饲料长得快。

经过长期的观察,他发现鱼饲料配方不能一成不变,季节、气温的变化,都会影响鱼类的生长,根据变化投喂不同的鱼饲料,才能让鱼长得更快更好。

有了独门配方,刘汉元又致力于把饲料厂向现代化企业转变,用规模化来降低生产成本。

看清楚前程后,1992年,刘汉元毅然辞职,把眉山县渔用配合饲料厂逐渐改造成通威饲料有限公司,由他出任董事长,这家公司就是通威股份的前身。

刘汉元彻底下海的时候,他的鱼饲料市场占有率,已经在全国排名第一位,这个时候他并没有想着跨界扩张,而是继续在以鱼饲料为主的养殖行业深耕。

“总觉得别人家的饭菜香,结果跑到别人家吃饭,自家的锅灶却被端了。把自己的饭菜做香不好吗?”正是因为刘汉元秉持“精专”理念,通威才走过了四十年的风雨。

国内民企的平均寿命只有四年,远低于欧美日四十多到近六十年的平均寿命,因为国内一些企业喜欢跟风转舵赚快钱,或者急于拉长产业链,都是是短命的原因。

在刘汉元企业理念的影响下,通威的管理层,也把专业精神放在第一位,市场经理吃猪饲料,就是通威专业精神的一个典型范例。

通威出现过生产的猪饲料,连猪都不吃的情况。

销售人员检测产品,产品各项指标却全部合格,质量没有任何问题,销售人员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如何解决。

一位市场部门的经理听到反映后,马上表示自己每天吃二十克通威猪饲料,技术部门找不出问题所在,他就一直吃下去。

猪不吃通威猪饲料,逼得通威人来吃,通威技术部门被刺激到了,加班加点找原因,很快就发现是因为连续降雨,让饲料在运输环节中受潮,一些配料变味,质量有保障却被猪挑剔拒食。

其他饲料厂都有同样问题,通威快人一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抢占了市场先机。

依靠精专发展,到2004年通威股份上市的时候,通威鱼饲料已经连续二十多年在行业内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达到三分之一。

那时候在养殖行业有一句话正好诠释了通威饲料的影响力:“三条养殖鱼,就有一条是通威饲料喂大。”

刘汉元说:“要做到行业前三,甚至第一,才能够进行扩张。”

通威做了鱼饲料行业二十多年的老大,市场基本已经饱和,也到了该向新行业扩张的时候,那新的商机又在哪儿呢?

就在通威股份上市的那一年,德国新版可再生能源法出台,对太阳能发电给予了空前补贴,太阳能发电在德国呈现爆发势头。

接着一些西欧国家迅速跟进,纷纷出台扶持太阳能发电的政策,太阳能发电在西欧迅猛发展起来。

这次刘汉元不仅看到了商机,还领会到更深层的问题。

他认为人类社会正在面临能源枯竭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就是利用太阳能。

他在北大读DBA工商管理博士期间,就选择了新能源和我国能源战略选择为研究课题。

对比各种新能源,他发现水利的投入大,移民安置困难;风电受环境限制多,寿命短还对生态有一定程度的破坏;核能存在安全隐患;只有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成本最低弊病最少。

刘汉元得出结论:太阳能“几乎是未来能源的唯一选择”。

在这个结论引导下,2006年12月,通威投资生产多晶硅的永祥股份,从上游产品切入太阳能光伏行业。

半年之后,永祥股份的多晶硅开始量产,这个时候多晶硅市场火爆异常,价格从每公斤二十八美元,已经涨到三、四百美元。

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更是涨到了五百美元,毛利率达到惊人的百分之七十,刘汉元似乎又重现了鱼饲料初期的辉煌。

然而好景不长,在随后的金融危机冲击下,欧美的太阳能项目纷纷下马,多晶硅价格一路狂跌,到2009年,价格被砸到四十美元一公斤,光伏市场哀鸿一片,国内光伏产能处于严重过剩的状态。

对光伏行业的初期投入,刘汉元坦言总体亏损,不过他这次跨界经营,本来就不是赶潮流赚快钱,而是立足长远,为通威开辟出一个新天地。

面对光伏行业的凛冬,刘汉元没有放弃。在做饲料的几十年里,刘汉元也经历过过山车行情,他对多元化经营一直持谨慎态度,可一旦认准方向,就不会轻言放弃。

刘汉元通过控制产能、降低成本,努力让永祥先活下来。在随后而来的欧债危机和欧美对我国的“光伏双反”中,永祥也没有倒下。

经过在光伏上游产业的七年积累后,2013年,刘汉元开始在光伏产业链强势扩张,从深陷危机的合肥赛维手中,收购了百分之百的股权,进入到光伏产业中游电池片的生产领域。

在产业链进行拓展,是一柄双刃剑,既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又可能让企业遭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风险。

刘汉元曾说:“部分企业都是在刚做好某一个环节便去做全产业链。这种战线过长的做法,几乎都遭遇到了重大挫折,最终淡出市场。”

而他这次收购拓展的时机把握得相当精准,携上游七年沉淀之力,在行业最寒冷的时候,完成了产业链中游的抄底布局。

2014年,光伏产业开始复苏,到2015年,经过218轮举牌,斥资八点七亿收购的合肥赛维,电池产能就从1.2GW,提高到1.6GW,全年营业收入高达三十二亿八千八百万元。

在合肥项目成功的推动下,通威在四川也建起了太阳能电池片厂,这家厂在四年的时间里,就成为全球第一个产能超过10GW电池片基地,年营销收入也突破100亿元。

在这个时期,通威的多晶硅生产,通过多次技改和扩产,产能也在一路高歌猛进,2017年已经达到两万吨。

2020年下半年,多晶硅价格一路上涨,突破了十年来的高点。

刘汉元多年的坚守迎来回报,但他丝毫没有掉以轻心,因为他知道,某种商品价格一高,逐利的资本就会涌。只有增加供应拉低价格,把握时机进行逆周期运作,才是致胜的法宝。

如何应对行业的起伏,始终是刘汉元思考的一大课题。

通过规模化生产和技术改进,到2024年,通威的多晶硅成本有望降至每吨四万元人民币以内,这就是通威光伏产业抗击危机的底气,刘汉元力争做行业龙头的理念,再次为通威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通威的电池片产量和出货量,已经连续六年居全球第一,盈利能力也位居世界前列。

通威跨界到新行业,又一次成为了龙头老大,而且这一次还达到了世界的巅峰。

2016年,通威股份并入了永祥股份,通威能源和合肥通威,农业和光伏两大龙头,开始在同一个体系中齐头并进。

只是看似不相干的两个行业,有没有可能整合在一起,产生出相互促进的效益呢?

2014年,国家出台了鼓励在湖泊、滩涂等场所,建立太阳能基地的政策。

2015年12月30日,通威就在江苏如东,打造出全球第一个水上发电、水下养鱼的绿色农业生产基地。

这个基地每亩一年输出的电量达到五万至十万度,相当于产出10到20吨石油清洁能源。而每亩池塘效益,则比得上五亩到十亩传统养殖的池塘。

通过“渔光一体”项目,通威不仅实现了业务整合,还成功打入光伏产业链的下游,两个差距巨大的行业,奏出了和谐动听的“渔光曲”。

以前光伏产业三头在外:原料在外、技术在外、市场在外。

通威在多晶硅和电池片上的深耕,已经逐渐排除了两头在外的尴尬,通过推广“渔光一体”项目,又可以拓展光伏国内市场,这为通威的长期发展,又增加了一个强有力的支点。

经过几年的发展,通威“渔光一体”项目已经在全国多地铺开,新建的山东滨州“渔光一体”基地,每年可生产3.5亿度电,每年创收1.5亿元。单水下养殖单南美白对虾,产值每年就达两千万元。

另外“渔光一体”基地,还是观光农业的好去处,这又进一步提高了项目的附加值。

在土地资源严重不足的时代,“渔光一体”不仅为通威提供了新动力,还为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极有价值的新路径。

500元到1250亿元,是刘汉元的传奇,也是我国实业的传奇,这个传奇还在继续。有心人能不能创造出又一个传奇,时代会给出答案。

商界中很多富商都是白手起家,凭借自己的努力赚到亿万身家,有的还成为一方首富,今天一起聊聊从一介普通业务员完美逆袭成济南首富,现任山东力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裁高元坤的传奇商业故事吧。

高元坤1958年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18岁开始参加工作,曾在沂南县轴承厂、沂南县银行印刷厂做业务员,还担任过山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副所长等职位。

上个世纪90年代国内掀起一阵下海创业热潮,很多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都纷纷抛下铁饭碗下海创业,36岁的高元坤也放弃自己原先工作,东拼西凑地借来50万元,租下济南保温瓶厂一座窑炉生产医用玻璃,成立济南三威有限责任公司,开始他的创业生涯,并于不久后生产高硼硅玻璃,用于太阳能热水器上。

2年后公司改名为“三立”。2001这一年高元坤迎来自己高光时期的开端,他引用外资力量,和德国企业合资成立了力诺瑞特公司,同年10月力诺借壳武汉双虎涂料上市,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太阳能热利用概念股。

2002年高元坤与济南有关方面签约,整合济南国有医药企业和济南五县区医药公司,将百年老字号宏济堂收归旗下的。

2008年,经过10多年发展,力诺集团发展成拥有太阳能、中西制药、玻璃和化工涂料四大支柱产业,年销售收入突破40亿元的特大型企业。作为创始人的高元坤身价也随之暴涨,在胡润百富榜上以40亿元的财富成为当年济南首富。

但没过多久,力诺瑞特发展就陷入困境,力诺太阳出现大幅度亏损,股票一度濒临退市。无奈之下,力诺瑞特只能将旗下所持有的双虎涂料资产置出,而力诺集团成为了唯一一家易主的上市公司,随后高元坤“销声匿迹”。

据说高元坤这几年里一直潜心在做企业,2014年沉寂许久的力诺集团再度发力,以年销售突破100亿元成为济南最大的民营企业。2015年8月到2018年2月,力诺有特玻、科源制药、宏济堂和电力四家子公司挂牌新三板。

此外力诺这几年还多次进入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榜单,2018年还以84.5亿元营收位列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榜单第455位,在大型民企稀缺的济南力诺无疑是佼佼者。

在2018年山东创富榜上,高元坤以72.45亿的身价再次成为济南首富。除身家暴涨外,高元坤旗下的资本版图也逐步扩大,据天眼查显示,高元坤名下共有34家公司,注册资本多在百万乃至千万级别,涉及医药、光伏、投资、化工等诸多领域。

如今高元坤“王者归来”,再度冲击资本市场,究竟能否成功还是个未知数,我们就拭目以待吧。

木匠出身,33岁接手负债120万工厂,造500强企业,被誉光纤大亨

吴江产业以丝绸纺织产业和电缆光缆产业居多,今天一起来聊聊和两项产业都有着不解之缘的亨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崔根良的商业故事。

崔根良1958年生,江苏吴江人。因为家境贫寒,所以初中毕业后他便当了木匠学徒,后来在吴江各地寻找木工活。

1977年他应征入伍,当了5年多空军地勤的雷达通讯兵。1982年崔根良退伍返乡,进入吴江七都丝织服装厂工作。1986年崔根良被委任为厂长,当时厂子效益并不好,好在有他的带领,最终厂子成功扭亏为盈,净利润达60多万元。

之后崔根良又被委派到当时投资最大但亏损严重的乳胶手套厂当厂长,在他与技术人员一同努力下,不到半年时间,厂子“起死回生”。

经过这两次,崔根良的能力受到地方领导的赏识,1991年让他接手了只有几百平方米破旧厂房、几台老掉牙的机器设备、1台报废铁炉,还背负着120万元债务,濒临倒闭的乡办农机厂的乡办农机厂(亨通的前身)。

当时乡领导对他说不一定做农机,可以想办法转产,循着这个方向,曾是空军通信兵的崔根良洞察到全球信息化浪潮即将来临,所以他将工厂的复活和希望定位于电缆、光缆行业。

他将农机厂更名为吴江七都通信电缆厂,当时的电缆光缆事业在全国尚处于起步期,很多技术都被国外垄断,他先是请来上海的“星期天工程师”,每周末进行产品行业对口的指导,同时联合江苏的国有企业,在通信方面做联营,在他的一系列措施下,企业投产当年销售额便达到450万元,创利税为78万元。

第二年,崔根良敏锐地捕捉到,光缆要取代普通通信电缆的商机,他马上与武汉邮电科学院合资兴建长江光缆联合公司,并选派优秀员工前往学习新技术。凭借科学的“高梯”,崔根良拉出华东地区第一根合格的光缆。

1994年吴江市光电通信线电缆总厂正式更名为江苏亨通集团公司,1995年亨通通信电缆产销量跃居全国第一,光缆年产销量跻身国内同行前5名。

企业的发展看似步入正轨,但光纤的光棒仍是从外国进口的,还是没有掌握真正的核心技术,为了不受制于人并降低光纤用户的消费成本,2006年崔根良斥资6亿,组织了200多名研发人员,耗时4年,终于在2010年8月7日,亨通自主创新研发的光纤预制棒成功面世。如今,亨通研制的光棒光纤牢牢占据全球市场15%的份额,中国每4公里光纤中有1公里是“亨通造”。

2012年亨通终止四氯化硅光棒扩能计划,率先尝试新技术研发,3年后亨通自主研发的绿色光纤材料试制成功,和美国的康宁一起成为世界上拥有该技术的两家企业。

经过20多年发展,亨通集团已成为全球光纤通信前3强,连续9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的民营巨头,拥有全资及控股公司70余家(其中3家上市公司),产业遍布全国13个省,是中国光纤光网、电力电网领域规模最大的系统集成商与网络服务商。

作为创始人的崔根良财富也与日俱增,在《2019胡润全球富豪榜》崔根良家族以245亿元的财富排名第641位,同时也被外界誉为“光纤大亨”。你们知道这号人物吗?

童锦泉,小学毕业,离家时身上只有20块钱,哪怕如此,他也从来没有放弃,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身家93亿的富豪

成功的秘诀到底是什么?

人们在不断地追寻着正确的答案,可殊不知成功并没有秘诀,且无关于家世。

童锦泉的一生诠释了这个答案。

童锦泉,小学毕业,离家时身上只有20块钱,哪怕如此,他也从来没有放弃,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身家93亿的富豪。

在童锦泉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当“成功”后他又活成了什么样呢?

01 穷小伙创业

1955年,童锦泉出生在江苏启东,而他的到来并没有带来喜悦。毕竟童锦泉家中兄弟姐妹有9个,父母卖蜡烛的收入根本无法共一家人衣食无忧。

好在,父母并没有因此亏待童锦泉半分,反而省吃俭用将他送进了学堂。

童锦泉知道自己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在学校期间,童锦泉格外认真,他的付出自然得到了回报,而他也成为了同学眼中的榜样,老师眼中的三好学生。

很快,童锦泉在老师“以后一定能考个好学校”的夸赞下,到了五年级,若是按这个方向发展下去,童锦泉未来的成就一定会超于常人。

可惜,一次变故改变了一切。

那是一次深夜,当童锦泉一家人熟睡的时候,哭闹的声音突然传来,而发出声音的正是家里最小的孩子。

不一会儿,孩子的哭闹声惊醒了睡梦中的母亲。

当听到声音后,她立马套了一件衣服,准备一探究竟。然而,当她将手放在孩子的额头时,她便明白了一切:孩子生病了。

童锦泉的母亲不敢耽误半分,连忙抱起孩子打算去找人看看,可还没走出家门,她才想起自己身上没有钱。

当她准备回去拿钱的时候,突然想起,儿子童锦泉要交学费了。手心手背都是肉,这可如何是好?

童锦泉的母亲无法下定决心,于是,她叫醒熟睡的丈夫,两人商量了一番罢,决定先拿着钱去看病,然后再想办法给童锦泉借钱交学费。

打定主意后,两人一起带着孩子去看病,第二天天没亮,童锦泉父亲便跑遍了周边四处借钱。

可当时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吃饱尚且困难,又怎么可能有钱借给他人?

就这样,童锦泉父母的打算破灭了,而童锦泉发现父母的为难后,也懂事的选择了辍学。

辍学后,为了给家里改善条件,也为了给自己找条出路,童锦泉决定外出碰一碰运气,找一份工作。

于是,他拿着父母给的20块钱,走出了家门。他是幸运的,没过多久,他便被一个篾匠收作学徒。

成为学徒后,童锦泉每日悉心学习,他的编织技巧也在一日一日的提升,当然伴随着技巧的提升,他手上的血口也越来越多。

对于这些,童锦泉都不在意,因为他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在童锦泉的努力下,他很快变成功出师,并接获了自己的第一单生意——编织50个篾制品。

得到这笔大生意,童锦泉欣喜不已,早晚加工并收获了许多好评。

在旁人的夸赞下,越来越多的人找到了童锦泉,可毕竟人们需要的东西有限,哪怕购买的人增加了很多,童锦泉一年多的时间也就赚了50块钱。

虽说童锦泉成功了一小部分,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为此,他决定拿着50块钱当做二次创业的资金。

可是“干什么挣钱?如何挣更多的钱?”这两个问题始终困扰着童锦泉,直到他与蜜蜂结缘。

02 二次创业,卖蜂蜜

1971年的一天,童锦泉偶然听闻养蜂赚钱,他便动了不一样的心思。

“不如,去养蜂、卖蜂蜜。”

有了目标后,童锦泉便开始了考察,一番考察过后,童锦泉觉得养蜜蜂,卖蜂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于是,他便联系了一户卖蜜蜂的人家,购入了一箱人工养殖的蜜蜂。

不得不说,童锦泉的确适合经商,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他也成功地积累了五万余元。

做生意有赚也有赔。

一天,童锦泉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打算去检查一下蜜蜂,可不承想蜜蜂们蔫蔫的,没过多久便全军覆没。

对于突如其来的打击,童锦泉并没办法接受,可不管他怎么想,事情已然成了定局。

折腾了几年,到手的也不过几万块钱。

这血淋淋的真相让他开始有些厌烦不稳定的生活,恰巧此时,一个老伙计找到了他。

“启东乒乓球场现在需要招工,你去吗?不如我们一起去试试。”

老伙计的建议打动了童锦泉,于是他便放下了自己的生意,投入到乒乓球场的工作之中,且由于表现出色,1983年,童锦泉成功的担任体育用品公司总经理一职。

在担任总经理期间,童锦泉接触到了各式各样的人,而从他们身上童锦泉也学会了很多,并找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房地产。

1992年,童锦泉再次放弃了现在拥有的一切,来到上海寻找“机遇”。

来到上海后,童锦泉每天除了吃饭、休息的时间,就是去观察市场。努力的人会获得回报,而童锦泉也得到了他应有的回报。

在几个月的多方考察下,童锦泉也发现了一条商机,那就是买卖房产。原来,连日的考察下,童锦泉倒卖房产发家致富的不在少数。

由于这一因素的影响,童锦泉也下定决心尝试一番。然而,事情哪有那么简单?买卖房产需要有足够的资金,可童锦泉哪怕经历了多年工作,也没有攒下多少钱。

一边是财富,一边是资金困难,童锦泉犯了难。

最终,童锦泉还是打定主意搏一搏,于是,他拿着自己多年的积蓄,又东拼西凑几十万块钱买了几套房子。

不久后,童锦泉抓住了时机,将低价购买的房子转手卖了出去,当他发现利润足足有27万的时候,他激动得一夜没睡。

天亮后,童锦泉开始故技重施,短短两年时间,他就靠着买卖房子的行为赚了2000多万。

此时的他无疑是成功的,只要他花销稳定,努力向前,现有的资产可以保证自己和家人衣食无忧,可童锦泉不甘心,他想要再上一层。

1994年,童锦泉在攒够了启动资金后,开发了一个楼盘,并创办公司——长峰公司。

自公司成立后,童锦泉便没有闲下来过,一直在研究当前局势,为公司寻找方向,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像童锦泉所想那般简单。

起初,童锦泉以为自己努力就能走到更远,但他却忽略了,在上海像他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当童锦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参加上海旧城改造计划。

童锦泉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公司的资金比起其他大公司相对来说较少,另一方面只是因为社会大局势的影响。

童锦泉的这一决定十分正确,他以最小的投入获得了最大的利益,也让上长峰集团上海站稳了脚跟。

03 狂砸200亿造梦,一件衣服穿十几年

1997年,童锦泉受邀参加竞标会,在竞标会上,人们争抢最为激烈的便是“龙之梦”所在的地皮。

“5000万”“8000万”……

随着此起彼伏的叫喊声,童锦泉也越发激动,看着周围人一个个火热的模样,童锦泉深知一旦自己成功,那一定会赚得盆满钵满。

思考再三,童锦泉用险胜的方式获得了这块地皮,可这一切并没有结束。

此时的童锦泉公司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公司,虽然童锦泉用自己才能给自己争取过来了一个机会,但最终的结果还要依靠于个人的实力。

竞标结束后,为了保证不浪费一块地皮,相关部门便对童锦泉的个人情况进行了调查。

然而,调查结束后,结果并不是那么乐观,因为童锦泉的公司只是一个小公司,很可能会随时出现资金断裂的情况。

相关部门本想让童锦泉与其他公司合作,一同承担风险,可童锦泉并不愿意,在童锦泉的反对下,他短暂地失去了这次机会。

后来,在童锦泉几次三番的争取下,童锦泉重获机会,当尘埃落定后,童锦泉当即决定倾尽全力打造一个完美建筑。

经过几年的努力、“龙之梦”系列购物广场、酒店先后竣工。

2011年,童锦泉经过几十年的打拼,已经成为了亿万富翁,在获得如此成就后,他却在中国房地产业停滞不前。

难道童锦泉已经不打算继续奋斗了吗?并不是因为这样。

童锦泉在多年的了解发现现在的实体商业地产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巅峰,很难再进行突破,所以他打算换个方向继续前进,不过可惜的是,这个方向他一直没有确定,直到2014年。

2014年,童锦泉应朋友陈妙林的邀请,前往长兴图影旅游度假区。

下车后,童锦泉被面前的美景惊呆了,他从没有见过这么美的地方,在清风的相伴下,他来到了好友的面前。

还等他坐下,陈妙林便热情地说道:“老童,你看这个地方怎么样?”

“这个地方山清水秀,如果有机会,我以后一定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童锦泉如实答道。

听到童锦泉的话,陈妙林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紧接着,他上前揽着童锦泉的肩膀:“我也是这样觉得,这个地方不仅能盖酒店,还能做旅游地,你难道不心动吗?”

对于好友的建议,童锦泉沉默了一会儿,最终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于是,他答道:“你说得确实不错,那我就听你的了。”

说罢,童锦泉告别了陈妙林,来到了当地相关部门,让人没想到的是,虽然童锦泉有心接手,但相关部门却不敢轻易付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当时,年近6旬的童锦泉为显诚意,便带着几个员工一起来到了相关部门所在地,可由于童锦泉太过低调,当他报出长峰集团的名号时没人知道,这也就导致了他第一次会见的失败。

当他好不容易见到部门领导,说出自己想要投资两百个亿打造旅游地的时候,对方却因为资金太多,不敢相信。

直到他说出自己是龙之梦的董事长时,部门领导才意识到面前这个大爷并非是在开玩笑。

童锦泉做事雷厉风行,当他洽谈好一切事情后,开始亲自操刀,用半年时间实地考察并开始建造超级乐园。

2016年4月8日,太湖龙之梦乐园全面开工。

开工后,每当有空闲时间,他便穿着一个红色的半袖来到工地进行检查,建筑材料的项目设计等等,都有他的身影。

为了保证这两百多亿花的物超所值,童锦泉还会将所有人聚在一起,对剧情画面里的灯光动作进行研究,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当然,事情并不是一帆风顺,在圆梦的路上,童锦泉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不过,他的坚持下,事情也被一一解决。

2019年5月,太湖龙之梦动物世界对外试运营,这次运营十分成功,而现场5万游客的到来则是对它的肯定。

现在,龙之梦其完成面积已经达到了300万平方米,已然成了一个“吃、住、行、游、购、娱、养、育、展”九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主题乐园,而童锦泉也成功圆梦。

据童锦泉回忆,每当他这个酷似迪斯尼,却不同于迪斯尼的地方时,总会想起自己用脚丈量这片土地的时光。

2021年末,这位低调的上海地产首富这次穿着自己的那个陪伴自己十几年的红色半袖出现再次在人们的面前。

当然笑着谈起自己的经历,说出真的就是这么干出来的时候,人们无一不为这位头发花白,却精神奕奕的“老顽童”点赞。

总结

20元起家,4次跨界创业,200亿圆梦,这样的人生任谁看来都是传奇的。

可是对于这样的传奇人生,老顽童却不在意,在成功的之余,他也从没有想过自己高人一等,仍然坚持做自己,穿着几十元的衣服,散发着独属于自己的光亮。

如今,这位67岁的老人仍然在造梦再圆梦的路上而不断努力,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他将会做出更让人赞扬的成绩。

参考资料

童锦泉-搜狗百科

《童锦泉:神龙不见尾低调的地产大亨》中新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