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胡同(29)连丰胡同、连丰西巷

 书柜茶室 2023-05-18 发布于江西

1、连丰胡同

连丰胡同北口连接轿子胡同,南口在东四西大街,因为隆福寺地区改造,靠近南口的地方已经盖起多座高楼大厦,胡同南口缩短至隆福寺街了。现在的连丰胡同是1956年整顿地名时起的新名,意寓为连年丰收,在此之前叫“孙家坑”胡同,关于孙家坑名称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建造隆福寺时在这里取土形成大坑,附近有孙姓人家;一说是这里原本低洼,明代副都御史孙继鲁居此,出资将路填平,居民感激,遂称该地为"孙家坑"。不管传说真假。

连丰胡同不宽,也不直,现在多为居民住宅。

弯弯曲曲的胡同中 还有几个小岔巷,走在胡同里感觉像迷宫。

走在安静的胡同中,少见居民,更看不到游客,如果不是现在胡同中各种自动或半自动三轮车随意停放,还真有走在老北京胡同中的感觉。

有几处屋子拐角的地方保留着一些石质构件,不知有何寓意。以前北京老宅在院墙外立有界碑,但这个石构件明显不是界碑。

虽然胡同窄小,但还是有大宅院留存,连丰胡同曾经有多位名人大家居住。前面提到的孙岳将军是一位,还有另外一位大学者章太炎也曾在这里居住。新中国成立前参与北平和谈的傅作义代表邓宝珊先生也在51号居住过。

2、连丰西巷

连丰西巷因在连丰胡同西边而得名,最初都叫孙家坑胡同,1965年整顿地名时合并的胡同多,分离的胡同很少,因为是从孙家坑分离出来的一段不通行的胡同,所以胡同很短,只有70多米长,只有东口与连丰胡同相通,西边不通行,北京管这种只有一个出入口的胡同叫“死胡同”。

胡同中的居民时刻不忘美化生活,见缝插针也要绿化,给颜色单调的胡同增添一些绿色。

光膀子遛狗的大爷,也是胡同一景。这样的小胡同如果不是修葺一新还真能找到老北京的生活韵味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