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07年的江苏镇江,宝盖山下盖满茅草窝棚,火车站外小偷戴枷示众

 杨志远1950 2023-05-18 发布于江苏

镇江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古称京口、润州,历史悠久,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本组图片拍摄于1907年前后,为当时在镇江工作的美国人所拍摄,再现100多年前镇江古城的真实容貌。

文章图片1

金山寺

金山寺全名金山江天禅寺,始建于东晋明帝时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白蛇传》的“水漫金山”所指便是此地。明清时期,金山寺与普陀寺、大明寺、文珠寺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寺。

文章图片2

慈寿塔

金山寺的慈寿塔,初建于齐梁时代,距今1400多年。据资料记载:宋哲宗元符末年时,宰相曾布因在金山寺为母亲超荐佛事,而修建了“荐慈”、“荐寿”双塔,明初时期,双塔倒坍。图中之塔为1894年重修,修成时恰逢慈禧六十寿辰,于是将古双塔之名合二为一,称慈寿塔。

文章图片3

镇江港

镇江因其地理位置的优越,自古就是一座繁华的都市。1861年5月10日镇江正式开埠之后,镇江港口的码头更得以快速发展,江上舟船往来不断,商业氛围非常浓厚。

文章图片4

古运河上

古运河是镇江的母亲河,自东南向西北蜿蜒穿过主城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镇江一举成为一座江南名城。图为当年运河上的景象,桅杆如林,漕运的大小船只几乎塞满了整条河道。

文章图片5

难民窝棚

镇江因水而成为一方富庶之地。1907年春天,苏北和皖北地区由于黄河和淮河流域洪水泛滥毁坏庄稼出现严重饥荒,受灾的人们只能纷纷逃离家园,外出求生,富裕的镇江成了很多难民首选的目的地。

文章图片6

宝盖山

以上两张照片皆拍摄于宝盖山下,图片的右侧可以清晰看到宝盖山隧道的洞口,山顶上的西洋建筑为当时的教会学校。当年逃荒的难民沿铁路而来,到达镇江后就直接在铁路边上安了家。

文章图片7

忙碌的女子

几名当地妇女正在一口水井旁边忙碌着,有的在淘米,有的在洗涤物品,周围摆放着竹篮和木桶等原始的汲水和淘米工具。

文章图片8

查看

在水井旁边拍摄的第二张照片,这些妇女的工作是为难民们准备食物。一名戴着礼帽,手持遮阳伞的教会人员正在旁边查看工作情况。

文章图片9

几个难民

几名蓬头垢面,破衣烂衫的难民坐在教会的建筑旁边,身边摆放着破筐和一些粗瓷碗,他们席地而坐,正等待教会的施粥,一些过路的行人远远站着围观。

文章图片10

医院门口

1889年,美以美会传入镇江,传教士们除了在大西路又新街口和小码头分别建立了福音堂外,还创办了两所学校和一座妇孺医院。图为坐着手推车前来妇幼医院看病的一对年轻夫妇。医院门前挂着“今日诊疗”的牌子,一名妇女抱着孩子站在旁边饶有兴趣地看着镜头。

文章图片11

女子病房

这是当年镇江妇幼医院病房内的情景,房间内整齐摆放着两排病床,宽敞整洁。病人穿着统一的白色病号服,而护士就在病床之间的走道上值守服务。

文章图片12

手术室

镇江妇幼医院的手术室,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年手术室内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都是中国人,而且非常年轻。考虑到国人的传统观念,当时手术室内的所有工作都由女子担任。

文章图片13

会诊时间

妇幼医院的医生们正在讨论治疗方案,椅子是中式的,墙上挂着的装饰却是西式的。这张图可以让我们清楚了解当时镇江女子的穿着打扮情况。

文章图片14

制作绳子

镇江街头,几名匠人正在使用工具制作麻绳,他们用搓绳工具将一股股的细绳合成粗绳。从前没有尼龙绳,船上使用的缆绳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加工而成的。

文章图片15

囚犯

一名戴枷的囚犯站在镇江火车站的木栅栏外示众,看其形象也像一个体面人,年轻,穿着周正,却犯下了偷窃的罪。在他的旁边,是一个木制的广告牌,上面画着怀表以及怀表的内部结构的图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