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是说茶

 叶毅言书 2023-05-18 发布于上海

  

        中午前回家是因为水土不服让我在外急了几次,有点怕人老什么地方的括约肌失灵在外出洋相,还是回来找出正露丸。休息了一会儿起床后先泡一杯黄金芽,嫩芽的茶现在不经泡,喝了几水就觉得淡了,又换了一道太平猴魁,忽然想起绿茶的制法有炒青,烘青和蒸青等三种制法,主流也就是炒青,包括江浙和其他非江南地区的绿茶大多都是炒青的制法,恰恰是因为有了皖茶的太平猴魁,才让我想起安徽的什么黄山毛峰啦太平猴魁啦六安瓜片等绿茶都是烘青的制法。无论是炒青还是烘青,前期都是经过杀青揉捻之后才经过炒或者烘来完成茶叶的制作。还有就是蒸青茶,一度曾在神州大地失传,后来经过湖北恩施等地的挖掘恢复了蒸青茶的制作,其实蒸青茶才是中国绿茶最古老的制法,早在宋朝的时候,经径山的寺院传授给了前来取经的扶桑僧人并在东瀛列岛传播开来,蒸青茶以日本九州的八女(yame)出产的玉露最为名贵,一般的庶民大多喝藪北(yabukita)的煎茶,据说近些年供不应求,都在中国进行种植而后销往日本。藪北原先实在静冈的一处茶叶研究所研制的,后来全面铺开,我喝过不少,最后还是觉得九州的嬉野的比较好喝,还有一个心理就是福岛的核辐射,我一般不敢喝东北边的茶,因为茶是最能吸收他物的东西。喜欢喝浓茶推荐京都的宇治茶,也是比较有名的品种。


        说起蒸青茶还想多聊几句。毕竟现在无论是恩施的玉露茶还是其他地方的煎茶还是没有超过扶桑的。它的前道工序即用蒸汽杀青之后揉捻干燥之后成茶,不似炒青和烘青还有前期的杀青之后干燥的方式不同分别是形成炒青或烘青成茶。之后从朋友处得知近来云南四川等地在制作黑茶的前期过程中直接把晒青之后准备后期发酵的清茶当作新的绿茶品种出售,故而在蒸青,炒青和烘青之后,绿茶又多了一款晒青的新种。我曾和过的晒青绿茶就是云南的大叶种的。不过按照本人的消费习惯还是最认同炒青的绿茶,从记事起开始喝一般炒青到后来有了经济实力喝人脉关系之后的碧螺春喝西湖龙井等高档的炒青绿茶等,都有一份亲情在里面,后来接触安徽的朋友,知道了青阳毛峰(产自九华山),黄山毛峰和敬亭绿霜等烘青茶,并有了品尝,其实皖茶也并非一律都是烘青系,徽州的顶谷大方茶就是炒青茶,形状类似于龙井系列,只不过更加肥硕,其特点就是耐泡。恩施的玉露茶记得在朋友处喝过一次,之后有人捎来我也随手转送了别人,这些年应该蒸青的煎茶没少喝,这次回来也带了几袋。只能自己喝送不得人,有点过了消费期限,不过煎茶的特点依然存在,冲泡出来碧绿澄清,以前还特地寄往国内送朋友,得者看汤色很炫耀的,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扶桑的茶叶重在口感,香气则万万比不过国内的名茶的。

 

        喝茶成精的飞跃实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叶,个中经由不再细叙,那个时候除了鼎鼎大名的全国名茶得以品尝,有些鲜为人知的地方名茶,我也多有涉猎,总之,只要是好茶,都可以求得一饮。夫子庙买过不知名的雀舌(估计是金坛的),还有江宁朋友送来的翠螺,雨花茶和碧螺春因为名气大更不在话下。安徽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种,还有宣郎广地区的敬亭绿霜,涌溪火清等,浙江的剑茶,开化龙顶等,但凡弄得到的,都不会放过。老家南边一片茶山与之毗邻的溧阳的好茶。阳羡(宜兴)名茶等等,真的举不胜举,包括出都匀毛尖的贵州的名方名茶湄潭翠芽等等都有品尝。如果问起对上述地方名茶最为印象深刻的应该是泾县的涌溪火清,它和碧螺春一样都是属于落水沉的好茶,茶型和宁波绍兴一带的珠茶类似,但是比它们细腻。汤色略显黄色,和现在的黄金芽泡出来的颜色差不多,不同的是黄金芽细皮嫩肉不经打,而涌溪火清肉质肥厚,十分经泡。苏茶卷索细致,浙以扁平居多,而皖茶的大叶在玻璃杯中上下游弋令人十分的赏心悦目,有关香气虽各有特色,居然让我词穷,好像只得说一声只能意会,无法言传。好茶给人一种上品得感觉,但愿这么多年来自己在气质上也能多点书卷而一点暴戾才好。

2023/05/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