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户口”引发的动乱

 李雨航的图书馆 2023-05-19 发布于新疆

“税收”是王朝运行的根本,所有改制的出发点都是增加税收,增强国家实力。这一根本点上,北魏与南齐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在重大政略改变前,统一民众思想是必由之路。

黄帝代表游牧部落、炎帝代表农耕部落,炎黄的融合本就是游牧与农耕的第一次大融合之后形成华夏。北魏立国之初就认定鲜卑人是黄帝的后裔。到了孝文帝时代,谁代表华夏正统必需得以确定。以部落联盟形成的北魏王朝已具备了走向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条件。

此时的北魏王朝称柔然人为“北狄”,称南朝为“岛夷”。而自己则代表华夏正统。在王朝的统治过程中形式与内容同样重要。

公元485110日,北魏王朝宣布,“图谶”这类预言书不是治理一方的依据,反而常被野心家用以蛊惑民心,决定废除“纬谶”学说,与其相关物件书籍一律焚毁,传播与收藏这类“图谶”的人死罪。同时,禁止巫师以及街头巷尾摆滩算卦的非儒家学派认可的行为。冯太后的著作《皇浩》正式颁布。这是一本类似于“弟子规”的劝诫书,皇家设立宗室学校。皇室子弟必须进入学堂学习“经、史、子、集”。

北魏建国之初,无土地的百姓多投靠豪门强族,称为“荫户”,不受朝廷管辖,也不为朝廷服役。要打破部落联盟形成中央集权,就得将原属于士族大家的“荫户”变为国民。让百姓直接向国家交税。由于连年战乱,人口减少,北魏王朝已掌握了大量荒地。这给国有化的土地改革创造了条件。

北魏土地改革的“均田制”大概内容是:

一、男子15岁便给于耕地40亩,桑田20亩;女子耕地20亩。耕地不得买卖,年满70岁或死亡,官府收回土地。桑田里必须种桑树五十株、枣树五株、榆树三株,不宜种桑的土地,男子增加麻田40亩,女子5亩。桑田归个人,可以买卖。奴婢按普通农户给于耕地,人数不限,记在主人名下;

二、家有4岁以上耕牛每头多给30亩,上限4头。牛死了,地收回。缺地的郡县,百姓可迁往有地的郡县。

三、犯罪、迁徙、绝户的农户,土地收回官府,作为均田的储备用地。官吏按职位高低,授予公田,离任移交。新落户的流民除分地土地外,给予可继承宅基地。

在耕地的基础上确定每年的税赋。对于“荫户”来说,只有税赋没有田租,负担大幅降低。自古以来,百姓的理想就是“耕者有其田”,这项改制得到了民众的支持,解决了北魏流民严重与粮食不足的问题。而且让地方官府通过分田地很快掌握了辖区内的居民户籍人数。

“桑梓之地,父母之邦”自此,“桑梓”成为了故乡的代名词。

公元486年,新年朝会,拓跋宏开始改穿历代中原皇帝的龙袍、带垂珠冕冠。用“朱、紫、绯、绿、青”来区分官级,制定五个等级的官服。这之后,下令凡不符合礼制的音乐、歌舞、演出一律禁止。

在新年的朝会上,孝文帝拓跋宏与大臣高佑有了一段对话。

拓跋宏:如何有效的防止盗贼?

高佑:从前宋均树德政,猛虎渡河而逃,卓茂用人才,蝗虫从不入境。盗贼,只是普通小民,只要地方官选用适当,教化方式得当,防盗贼很容易。民变多是官逼民反。

拓跋宏:那如何任用官员?

高佑:现在朝中任用官吏,不看重他的政绩优劣,只注重资历和亲疏,这不是人尽其才的办法,应该放弃资历标准,任用贤能,不讲关系,这样官员自然严正。至于有贡献的老臣,值得尊重,但他们如果没有能力,万不可出任地方官,君主可以赏钱封爵,但不可赏官。

拓跋宏:那如何加强对百姓的教化?

高佑:现在州郡设立了学校,但郡以下没有学校,应当在县、乡、村设立不同级别的学校,教化百姓。

拓跋宏:现在县以下的乡村采用族长制,百姓多无户籍,有的一户内三五十家之多,不利均田制的执行,应该如何去解决?

高佑:依照汉朝设立三长制,建立邻长、里长、党长,豪门强族会反对,但是分得土地的百姓发现征收田赋要比给豪门强族上缴的少了很多,就会平稳起来。民心稳固远比扼制贪腐更重要。

拓跋宏:那你去西兖州任刺史,当一块实验田,实现你的理想吧!

在南齐同一时期的土地改革则以惨败告终。

萧道成死后,儿子齐武帝萧听信谗言,加大“检籍”的力度,设立专门机构,下达任务,规定参与“检籍”的官吏每天必须查出几起“却籍”的百姓,发配充军,结果造成民怨沸腾,人心不安,百姓畏惧,大量逃亡,并引发了叛乱。

用现代用语来表述,“检籍”就是查户口,南朝的户籍分“黄籍”“白籍”,原始居民写在黄纸上,叫黄籍;迁徙而来的流动人口写在白纸上,叫白籍。户籍上标注出身、职业、是否农业户,农民要按人头和土地交赋税,服徭役;士族、官员、军户、僧侣、道士等免赋税,“却籍”就是没户口,这类人被没收土地,发配充军。

百姓不堪重赋,为了逃税,在“黄籍”上作假,或虚报岁数、或假称残疾、或冒充士族、或装死销户。而富商、地主通过权钱交易修改自己户籍,将自己及家族纳入到免税户中。并钻空子扩充所能占有人口和土地的份额。

江南之地,丘陵多平地少,良田基本掌握在士族官宦之家,皇权手中并没有多少可支配的土地。执行具体“查户口”官吏及亲属原本很多通过权力修改户籍享受免役的既得利益者,加之士家大族大量隐匿佃户、仆人,权钱交易之风越刮越烈,为了完成指标,很多原本黄籍百姓被改为却籍,怀冤报屈人数大增,被列入“无户籍”的百姓对南齐官府失望透顶,民怨沸腾,大量逃亡北魏,造成南齐官方与民间充斥着对“检籍”的无声抵制。

这时候,就有一个专门给人看风水、点墓地的天师道人唐㝢之表演了一出入山受命的闹剧,自称他家墓地有王气,入山时得到天赐金印。于是,在北魏宣布“纬谶”犯罪的时间段,唐㝢之带了一群人反了。很快聚集了大量“却籍”的百姓。控制了北到盐官、西至桐庐、南抵诸暨的大部平原地带来年称帝,国号“吴”,设立宫廷官署。这群乌合之众很快被镇压。但是官军的烧杀抢掠引起了百姓的更大不满。

来自朝廷内部的压力和来自北魏的外部压力使得齐武帝赜不断丧失以强硬手段推动国范围内检籍的信心,在众大臣的反对声中,沦于荒废,南齐的危机也就此埋下。

在西域,由于高车人建国,伊吾成为孤城。柔然汗国伊吾驻军将领高羔子,率部三千,投降北魏,献出城池。柔然别部酋长叱吕勤得知高羔子降魏,也率部投降。

站稳脚的高车王阿伏至罗与兄弟阿伏穷奇,分别遣使北魏,请求代为出征柔然,拓跋宏很高兴,赏赐给他们绣花袄裤罩甲和丝绸一百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