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单方一味,气死名医------单味中药疗法

 昵称65820384 2023-05-19 发布于河南

单方有用吗?

单方气死医?

单方用得好有时简单又神奇!

图片

中药方剂 VS 单味中药

中药方剂,讲究药物配伍,君、臣、佐、使,每个药发挥不同角色,治疗疾病的不同方面,对应复杂的病情。

单味中药治病,药力专一,甚至有专病专药。一些偏方、验方常以单味中药方子的形式存在。常有患者用单味中药治好临床大夫久治不愈之顽疾的例子,故有单方一味,气死名医”的说法。

何为单味药疗法?

      单味药疗法,就是用单一味中药治病。单味药疗法,古已有之,如治疗久病或者元气虚衰而出现虚极欲脱、脉细欲绝之证,历代医家均用“独参汤”(单味人参15-30g浓煎取汁服)。我们临床上也用独参汤治疗休克,亦屡试屡效。

图片

      故单味中药疗法具有适应症明确、调配简单、药力单一、疗效确切的优点,有效无效易于判断,有毒无毒易于控制,为历代医家和民间所偏爱。

      2015年度诺贝尔奖,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特效药,即东晋时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以单味中药青蒿治疗疟疾,用青蒿“绞汁”用药。可谓:单药可治病,一药动乾坤。

图片

怎样使用单味中药疗法?

      历史上医书记载单味中药治病的方法很多,现代医学著作收集民间单味中药疗法的书籍也很多,我们学习使用,有时有效,有时无效,或者有反作用,我们要注意辨别,辨别的钥匙在于中医辨证,分清寒热虚实。

      如广东人经常说要祛湿,怎么祛湿?赤小豆可以祛湿,白术也可以祛湿,怎样用?就要辨证,湿热用赤小豆,寒湿用白术。
图片

常见病的单味中药疗法举例

一、习惯性便秘

1.长期有便秘的临床表现,如大便次数及大便量减少,或排便间隔时间长,大便质硬,排除困难。

2.排便困难合并一些特症状,如长期用力排便,直肠胀满感、排便不全感。

3. 1周内排便少于3次。

4.胃肠镜等排除肠道器质病变。

单味中药疗法

1.大黄:研成粉末,用70%乙醇调糊敷脐,每日1次。或5-10g开水泡服。

适合胃肠积热者(口苦、口臭、大便干硬)。

图片

2.枳实6-10g。水煎服,每日1剂。

适合气滞便秘者(便秘、腹胀满、放屁少)

图片

3.黄芪30-50g。水煎服,或煎水代茶。

用于气虚便秘(大便质软,大便无力,上厕所时间长)。

图片

4.肉苁蓉15-30g。煮粥,早晚食用。

用于阳虚便秘(大便质软,喜热怕冷,腹中冷痛,腰膝酸软)。

图片

二、慢性胃炎

1.中上腹、剑突下隐痛不适、钝痛、饱胀、嗳气、反酸、消化不良。

2. 临床上分非萎缩性型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两种。

3.胃镜检查看到黏膜充血、水肿,有粘液附着,出血点;或见黏膜颜色变淡、灰白,皱襞变细,黏膜变薄。

单味中药疗法

1.砂仁:研细末,装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饭钱服用,7天为一个疗程。

适合脾胃虚寒,湿浊中阻(胃中冷痛,胀满,舌苔白腻)

 图片

2.丹参50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月。

适合瘀血阻滞者(胃痛日久,胃中刺痛,唇紫,面青紫)

图片

3.枸杞子:每日20g,空腹嚼服。

适合萎缩性胃炎,中医多为肾阴虚证。

图片

三、痛风

1.关节红、肿、热、痛,关节活动受限。

2. 受累关节以第一跖趾关节最为多见,其次为拇指、踝关节、手腕关节、膝关节、肘关节等。严重时形成痛风石。

4.尿酸升高。

中医:总属湿热痹阻关节,日久瘀血阻络。

单味中药疗法

1.车前子10g,布包,煎汤代茶频服,可增加尿量,促进尿酸排泄。

图片

2.土茯苓30-60g。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具有降低尿酸作用。

图片

3.赤小豆:赤小豆50g,青木瓜(不去皮)1个,煲汤服。

图片

四、泌尿系结石

1.腰部或上腹部持续钝痛或阵发剧烈绞痛,常放射至外阴,绞痛发作时有出冷汗、呕吐。

2. 肉眼或镜下可见血尿。

3.超声见肾脏或输尿管或膀胱结石。

与中医的石淋证基本相同。

单味中药疗法

1.猫须草:150g,痛甚者300g,水煎服,分2次服,15天为1疗程。

图片

2.金钱草30-60g,煎汤代茶。

金钱草可增加尿量,促进输尿管蠕动,抑制结石形成,具有消炎镇痛、排石作用。

图片

3.鸡内金50g,晒干,研细粉,每次3-5g,早晚开水送服。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