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樊志斌:扯淡的张伯驹与扯淡的辛德勇

 兰博2000 2023-05-19 发布于湖南
一、你纠结这个有意思吗

友人微信言:北大辛德勇讲《红楼梦》你听了没有。

答曰:没。

友人言:我听了,纯粹胡说八道,抄书都抄不利索。光说曹雪芹卒年就说错了多少遍,讲完,有人提问,他说是口误。我在平台留言,说你口误了十六次。辛说:“你纠结这个有意思么?”

我说:他不是搞历史地理的么,没听说搞过“红学”呀!

友人说:他自己说,只看了两个月书。

我说:看了两个月书,就开讲了么?是他的粉丝想听吧。他讲就讲呗。你一个专门研究者去听什么,还给人家提问题。你纠结这个干嘛?

友人说:他不是北大教授么!

不是退休了么。胡同口闲白话,你怎么不去较劲。

友人气的结巴:你这个人真是。

哎!人家搞历史地理,你去挑错也就罢了。人家闲白话,你还去听,有病。

这事儿也就撂下了。

二、职责所在

隔了几天,大概是五一期间。另外一友人发来一篇文字,大概叫“扯淡的张伯驹鉴定”,问你什么看法。

我说:没什么看法。

他引了你的书。

友人说我的书,是指辛德勇教授谈张伯驹鉴定正白旗39号院题壁诗时间,引自我的《曹雪芹文物研究》。

我心说,那个鉴定意见,在《张伯驹词集》里明明白白有啊,引自我的书,有什么关系?再者,人家买了你的书,你还不让人说说读后感么!

过两天,竟然有人问到单位,北京曹雪芹学会相关人等也被问讯,说这个人到你们那里去,说张伯驹鉴定扯淡,你们什么意见?

我的工钱是曹雪芹纪念馆发的,博物馆科普是我的考核任务之一,那就只能说几句给工钱的意见。仅限一次回应,只是向没能看书的问讯表明一下研究的凭据与思路。

文章图片1

曹雪芹故居旧貌

文章图片2

曹雪芹故居院外旧貌(摄于1983年以前,曹雪芹《红楼梦》资料馆提供)


三、 文物的时间断代和文物间相关细节一致考察是文博界的同例

我的《曹雪芹文物研究》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于2020年,是学界唯一一本专门系统论述曹雪芹文物研究方法、逻辑、结论的个人专著。

数十年来,曹雪芹文物问题虽不时成为热点,真正从事过研究、写过专文的人并不多,且多在方法上存在问题,即“我认为”“我不喜欢”。即如正白旗曹雪芹故居问题,吴组缃、启功等人也没说出个所以然。

我曾经跟一位极有影响的红学家说到这个事,他说那怎么可能是呢?我说为什么不可以是呢。对方吞吞吐吐半天,也没说出什么。实际上,看他们的文字,也不过觉得题壁诗上的书法不够好,甚至有人说诗也很俗。

当有人查出题壁诗上的诗多是一时俊杰所作,专家就不再说诗俗了,还是拿书法不好为理由。我又问,谁说曹雪芹的书法好得像曹寅、杨中讷、郑板桥一样。我还说你书法好呢,不过比我强点有限么。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题壁诗残片(国家植物园 曹雪芹纪念馆藏)

我们过分爱《红楼梦》,以至于要求曹雪芹样样都是天才,那不是我们有病么?

基于这些不理智的思维,我的《曹雪芹文物研究》第一篇不是专门考哪一件文物,而是讲方法,那就是要以文物的时间断代和文物间相关细节一致性为基础。这一点在文博界是一贯的基础问题。我在职称答辩时候阐述这些原则和方法,文博界的专家也都是表示赞同的。

四、这不是无知的问题

题壁诗的年代问题讨论,除了我,一般并不提及张伯驹的这个时间鉴定,因为肯定论者并不以此为据——以老屋题壁诗、芹溪处士书箱子、曹霑画册三件有关曹雪芹的清代文物笔迹一致为据,这些笔迹对照即明显放在《曹雪芹文物研究》的第一篇《曹雪芹相关文物的研究原则与方法》中;否定者又没有能力说书画专家张伯驹鉴定的不对,自己非书画专家鉴定的对。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曹雪芹书箱子(北京曹雪芹学会藏)

至于辛德勇一个搞历史地理的,看不上张伯驹的古代书画鉴定水平,那是他勇敢,正如一个搞文博的说史念海不懂历史地理,一般正常人,一定觉得他脑子里进了不干净的东西;又不引《曹雪芹相关文物的研究原则与方法》中几件文物的相关鉴定与笔迹比照,那真不是无知的问题。

至于张伯驹所谓的诗格一词,有两意:诗的格式体例、诗的风格格调。以张伯驹所谓书体、诗格断为乾隆时代无疑,固然取前意,即题诗的格式,辛取后不取前,自然不是出于无意。

文章图片9

《种芹人曹霑画册》(节选)(贵州省博物馆藏)

五、就是点流量的事儿

王世襄鉴定过芹溪处士书箱的年代,劳继雄鉴定过曹霑画册的年代,郭若愚、李虹鉴定过书箱子墨迹与题壁诗墨迹的关系,辛德勇都没有提,单拈出一个张伯驹,又以“扯淡的”冠于其前。大概是知道一般粉丝都知道张伯驹的名头,如此题名又能醒人眼目,获取流量,现在一般标题党的一贯路数罢了。

张伯驹收藏捐赠过晋代陆机的《平复帖》、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唐代杜牧的《张好好诗》,也捐赠过《楝亭图》、《楝亭夜话图》、脂砚斋砚,北大藏的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也是经张伯驹绍介而成的。张伯驹的书画鉴定水平不仅有目共睹,更与其他一流文物专家十数年间鉴定相关曹雪芹文物的意见不谋而合。

文章图片10

《楝亭夜话图》(吉林省博物院藏)
文章图片11
《楝亭图》(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天下熙熙,沽名钓禄,并不为过,生存么不可笑。据说辛教授自己也说钱不够花的。但是专业人士走网红的路子,除了玩专业领域的,学人家露这里、露那里,不仅多斯文扫地,也没什么好下场。

倒是有个建议:既然辛德勇认为文博口专业水平这么扯淡,何不到隔壁的考古文博学院踢馆,让他们全部解散,你自己接管,岂不比聘博雅教授更风光些。如果能成,哪里还用写什么“扯淡的张伯驹”,粉丝量攀升的不更容易些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