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土情缘】 马遇伯:​见证老烟囱的光芒

 新用户89134deQ 2023-05-19 发布于湖南

     

乡土是我们的根,乡村是我们的梦,乡情是我们的魂,乡土文学是你我的人生驿站,是我们心灵栖息的温馨家园。期待您的光临!

致作者一封公开信

文集推荐

 施静云散文集

       长篇小说《回水滩》

        电影大片《沉船100天》(剧本)

        优秀作品排行榜(阅读1000以上)

乡愁征文专辑


/ 马遇伯

面对清澈的宁波甬江川流不息的奔腾,两岸如诗如画的美景,现代化滨江大道还挺立着一尊百余年的老烟囱,与它相伴的旧厂房、小洋楼和连墙接栋仰望的高楼大厦、洁白轻盈的珍珠贝交相辉映,仿佛在向游客诉说着滨江一角百余年历史变迁……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一位年轻的海军战士从上海调到海军驻甬某部工作,对于来自农村没有见过大世面的青年来说一切都那么陌生那么新鲜,这个年轻人就是我。一幌就是60多个春秋,谁来界定我是新宁波人还是老宁波人?
因工作关系,经常骑着自行车、三轮车穿梭在市区的大街小巷。到江北就是一座浮桥,车辆行人唯一通道;到江东就是一座建于1936年的钢结构的灵桥,宁波人又称“老江桥”。
宁波是五口通商之一的商贸城市,在国内外具有盛名。但工业不发达。解放前“三支半烟囱”是宁波当时工业的真实写照,有一首流传甚广的民谣:“和丰纱厂锭子响,太丰面粉灰尘扬,永耀发电灯笼响,通利源榨油放炮仗”。从1900年至1912年宁波先后成立18家工厂,这三支半烟囱是代表当时初期工业基地,其中规模最大的为和丰纱厂。我和妻子结婚后就居住在附近,常听到老工人诉说这里的故事。
和丰纱厂创立于1905年,厂房整齐排列,厂基面积超过53万平方米,挺拔的烟囱矗立于甬江之畔, 1913年成为浙江省第一纱厂。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星星之火迅速燎原宁波,受到宁波劳苦大众积极响应。在宁波城区该厂第一批建立工人党支部,创建了共产党领导的工会组织,为宁波播撒革命火种,1926620日和丰纱厂爆发了建厂以来最大的罢工,史称“六月工潮”。1928年和丰工人党员余阿炳作为浙江代表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当时全国唯一来自纺织工厂的党员代表。是光荣与梦想的历史见证。
新中国成立后和丰纱厂获得了新生,工厂的新老工人成了主人翁,对新生活充满了希望,精神焕发。
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宁波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向更深更强更高方向发展。1998年随着纺织工业大规模重组,和丰纱厂等40多家市属国有企业进行整合,创立了宁波维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和丰纱厂这块风水宝地是宁波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也是政府调整经济结构、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竞争力的重要载体,更是提升宁波城市价值、实现宁波由“制造名城”向“设计名城”转变的重要地域。这就是现在的和丰创意广场。
和丰创意广场项目总占地面积220亩,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0亿元人民币。主体项目经过几年奋战,五幢高楼拔地而起,这高端商务楼以“和、丰、创、意、谷”命名,再生了和丰纱厂深厚的历史底蕴。主要功能有核心功能、公共服务功能、生活配套服务功能,旨在打造产品展示、信息服务、技术服务、训练教育、国际交流和融资担保六大平台。
和丰创意广场已经发展为全国最大的工业设计示范基地之一,集聚荷兰、意大利、西班牙、德国以及国内知名的工业设计及文创配套机构120余家,培育全国十佳工业设计机构2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6家、省十佳工业设计企业6家,企业总人数超过8000人,其中设计专业人才达3000余人。
鄞州区明楼街道境域成了宁波城区的亮丽风景:江景五幢主体楼高达835米,地面空间开阔,楼宇之间长廊露台连接,新时代建筑风格呈现现代都市风貌;周边高层住宅楼群林立、东岸里广场集超市、购物、饮食、生活服务、健身、娱乐于一体,早晚中老年男女舞剑、各式拳术、一群一群广场舞爱好者伴随音乐翩翩起舞,居民生活品质大大提升;在岸边有双层休闲大道穿过,树木花草四季盛妆令人陶醉,风格各异的景物点缀其间,是市民健身休闲最佳之地,节假日游人如织。
我的家几经变迁,从一室二室到三室,于2019年政府出资、并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一条龙对老小区进行了改造,和新建住宅楼相媲美,幸福生活在心中徜徉!
老烟囱是历史辉煌,老厂房成了宁波市工业设计博物馆、设计艺术中心,有三十多项荣誉称号匾牌陈列,宁波百年工业发展之路令人百感交集。“和丰纱厂旧址”成了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岁月奔腾流逝,共产党初心使命一代一代传递,更好更美更高的愿景鼓励人们接续奋斗!奋斗!
责任编辑:施静云
排版编辑:余 萍



您看此文用时

  · 






读往编来

 1、乡土文学社章程

 2、乡土文学期刊征稿

 3、乡土文学招聘编辑

 4、会员文友出书方略

 5、乡土诗人擂台赛

 6、全国小小说大赛

滚动下方品味精彩


乡土文学编委会

顾   问   聂鑫森 

            湖南省作协原名誉主席
主   编 陈小平 
副主编  李秀珍             
副主编  刘金龙(兼诗歌组长)
编辑部主任  施静云(兼散文组长)
期刊执行主编    丁   村
期刊编辑部主任  刘燕宏
期刊编辑部副主任 王建成(兼小说组长)
平台执行主编    第一流
排版工作室组长 朱吉述 
编 委  马发军  史寿林  孙成纪
             朱玉华  刘金龙  刘燕宏
             陈 乐  陈贤东  彭太光   
             陈  缘   余   萍  雷青云
             杨天营  杨胜彪  杨军凯
             郭良美  皇   甫  朱吉述
             潘政祥  袁晓燕  第一流
             姜盛武  杜盘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