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期、重仓、银行,进入中产阶级的“三大法宝”(下篇)

 HZAAAAAAA 2023-05-19 发布于广东

如果把市场分为两条线主线,一条是价值,一条是成长。

在短期内,价值和成长成为主线都有可能。

但是,拉长时间周期,价值主线的概率要大于成长。

所以,从概率学来看,投资股票就要在价值主线中进行配置,这样才有天然优势。

换句话说,你要投资的方向必须是大概率要上升的。

而在价值主线中,银行股首当其时!

银行股在之前文章中说了很多,所以这里我们先说说成长主线的题材股。

1、追题材昙花一现

题材股与热点紧密相连。

热点又与各种消息关联。

国人对各种消息有着异常的关心。

所以,大多数股民是靠消息炒股。

消息来源渠道有多种,官方新闻、自媒体、机构研报等。

世界时刻都在发生变化,各种消息也随之变化,对应到股市就是各种题材股旱地拔葱。

从逻辑上说,题材的炒作会随着这个题材的消息属性的热度而热。

一旦这个题材对应的舆论热度衰退,题材也会跟着降温。这在逻辑上是必然的,什么样的原因决定什么样的结果。

题材股的兴衰必然离不开游资的推波助澜。

顶级游资制造热点,打造赚钱效应,并借助媒体吸引跟风盘。

跟风盘包括中普通游资和散户资金。

顶级游资拥有强大的资金、成本、媒体、专业等优势,使得双方根本不再同一起跑线上,掌控这场财富收割的游戏规则。

散户期待一夜暴富,游资就制造暴富效应,在高位直接闷杀,随后阴跌出货。

于是,大多数人割肉离场,咒骂几句,借酒浇愁,再辗转其他题材股。

请问,有多少人能够从这些现象当中看到什么真相?

第一,题材股就是游资收割跟随热点资金的“断头台”。

第二,题材股里的对手和裁判均为掌握优势的游资。

第三,眼睛是滞后的,你看到时股价都已经上涨许多。

所以,从逻辑来说,你买的题材股就是未来就要大跌的股票。

暴富欲望又让人只知道追进去,而不知道什么时候跑出来。

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短线高手肯定有,但大多数人做不好。

如果你看到这三点真相,你应该明白,投资不是这么做的,不做胜算小的事。

追热点是昙花,唯价值是正道。

2、市场非理性造就银行低估

2020年9月,蚂蚁金服冲击IPO。

按照当时市场给予的目标估值约为2250美元,约1.56万人民币。

从主营业务上看,蚂蚁金服是一家金融公司,而非科技公司。国内银行股估值在5-8倍,蚂蚁金服远远高于上市银行估值。

蚂蚁金服后来因政策性原因未能上市,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花呗、借呗是蚂蚁金服的主要盈利来源,而90%以上的贷款资金来源于银行。

第二,蚂蚁金服在联合贷款中的出资比例远低于30%,不满足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的刚性要求。

这两点原因隐藏着蚂蚁金服的最核心的运行逻辑:钱由蚂蚁金服赚,风险由银行承担。

通俗来说,就是空手套白狼,还能享受几十倍的高估值。而对比上市银行,估值只有5-8倍左右。

那么,市场在明知蚂蚁金服内核和风险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愿意给出如此过高的估值?

巴菲特说:“如果市场总是理性的,我只能去乞讨。我的盈利多少决定于市场的愚蠢程度。”

市场对蚂蚁金服和传统上市银行估值给出天壤之别的定价, 只能说明市场是不理性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制造泡沫。

第二,错杀价值。

换句话说, 如果没有市场的不理性,纯粹的理性是赚不到钱的,因为不理性才能创造错误的定价。

错误的定价,要么就是机会(低估),要么就是风险(高估)。

显然,国内银行股存在巨大的市场机会。

但这个机会迟迟无法兑现,根本原因就在于市场资金是带有意识形态的。

3、银行股春天已来

2022年11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提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的发挥。

之后,以三大运营商为主的中字头央企开启新一轮上涨趋势。

现在大家可能只知道“中特估”这个概念,却不能真正理解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内涵。

“特色”二字,在中国具有极为特殊意义。

1982年在十二大上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直至二十大,我们依然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再回到股票市场。

要知道,股票市场承载着国家核心资产,代表中国核心利益的上市公司定价是否合理,这事关国家经济安全。

而在所有上市公司中,银行是中国经济的命脉。

所有,打造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最核心要义,就是充分体现在主权资本定价权的自主性。

大家最直观感受是,新加坡富时A50指数走势与国内A股走势存在较大的相关性。

有很多次,富时A50指数隔夜大跌直接导致A股崩盘,这种崩盘不是外资大规模砸盘导致的,而是A股投资主体自己产生的心理预期。

内资投资者对外资态度过度依赖+外资做空港股+北向资金做空金融等权重股,会导致A股出现巨大波动,直接对实体经济和百姓生活造成实质性影响。

而这一点,掌握众多社会资金的公募机构熟视无睹,他们只为业绩排名而选择忽视社会责任。

对长期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中字头企业给予错误的市场定价,尤其是银行股,十年来趴在地板上不动。

公募机构把核心资产定价权拱手让给外资,让外资捡去大量的低价筹码。

而在管理层提出打造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之后,公募机构依然无动于衷,于是便有场外资金进入银行板块,这就是国有六大行大涨的根本原因所在

许多人都是用固有观点和守旧思维去看待国有六大行上涨,在他们认知当中国有六大行不应该有这样的大涨,已经违背他们认知体系中的“常识”。

这也是国有六大行大涨之后又出现急跌的原因。

人天然对未知事物产生恐惧,但新事物总会呈现螺旋式上升。

当下,我们正站在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上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

在上篇中,我从周期角度去分析,中国资本市场将要进入大繁荣时代。

而资本市场大繁荣必然是以国有六大行估值提升为核心,以此强化国内投资者对核心资产的价值信念,以及重塑对中国特色社会发展道路的自信心。

打造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是国家意志在资本市场上的具体展现,是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引导社会资源更加高效配置。

在大转折这个时点上,有些人能感受雨的滋润,而其他人则只是被淋湿。

人生发财靠康波。

作为85后的一代,我们是承上启下的一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政策红利大都与我们失之交臂。

年轻的时候,能力不够、认知不足、资金缺乏,好机会摆在眼前也无法牢牢把握。

当下,天时(周期)、地利(银行)、人和(重仓),三者具备。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就放在眼前。

只要你能够拥有足够的耐心,就能享受中国资本市场繁荣带来的巨大红利。

且行且珍惜!

————

终于写完上、中、下这三篇文章,有种如释负重的感觉。

这是从自2020年初至今的思考与感悟,也让我从追涨杀跌的大军中走了出来,成为价值投资队伍中一名小兵。

虽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我相信通过持续的学习、思考与感悟,以及亲身实践,对投资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尘世修身,股市修心。股途漫漫,携手前行。

世间有八万四千法门。

当你真正悟道时,你才能了解道路之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