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遇到很多肌酐高、肾衰竭的病友,其中不乏一些患者肌酐升高后,在积极的护肾排毒治疗后很容易就降下来了,但也有部分病友却没那么理想,药吃不少但肌酐下降非常有限,甚至纹丝不动。
那么影响肌酐值变化的到底有哪些因素?
肌酐升高的根本原因是肾脏功能损伤,代谢及排毒的功能下降,导致每天生成的肌酐不能及时排出来,蓄积在血液内,久而久之指标则逐渐升高。
除了根本原因,一些外在诱发因素,也会导致肌酐的波动,下降后又升高的情况频频出现。
明确了肌酐变化的原因,再说怎么降下来就比较容易了。但需注意病情的发展往往是不断变化的,并不是说固定不变,所以抓住治疗的时机也是非常关键的。
肌酐825,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内生肌酐清除率仅剩7.11!
河北邢台的小崔今年刚39岁,却很不幸遭遇了慢性肾病后发展到了最严重的阶段,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病情一发现时时就比较严重了,但他却没什么太多不适的症状,导致病情一拖再拖。初次发现还是出现了食欲下降,恶心的情况,本来以为是胃病犯了,没想到却查出来了肾衰竭。
初次来时,肾功能检查,血生化肌酐是达到825,评估内生肌酐清除率仅有7.121。肾脏整体排毒滤过功能作用是损伤非常严重的,导致血液内蓄积大量毒素。且尿量一定程度减少。
如此严重的情况,在当地被告知要尽快进行透析治疗,以防止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问题,比较危险。但对于透析一知半解的小崔很害怕,担心如果透析后不能再停掉,自己年龄也不大,要透到什么时候算到头,而且经济压力让他更不想因为透析而失去工作。
了解到我院的保守治疗方案后,决定前来。
来后就小崔的情况及既往病史做了详细了解,就保守治疗的条件以及具体方案给他做了讲解。
小崔的病情是有保守治疗价值的,首先年龄39岁,我们都说年轻就是资本,年轻患者没有严重基础病,身体恢复能力更强,治疗效果会相对更好。其次是没有不适的症状。这种情况一般多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很多可能疑惑都尿毒症的咋可能完全没症状?其实并非没有症状,而是一些症状存但不明显,也难联系到肾病上,比如吃不下饭胃口不好,头晕,乏力等等。最关键一点是年轻患者更有接受保守治疗的价值及意愿,也遇到过不少人上了年纪60以上,想着透析得了,不想在折腾了,主观意愿不积极治疗不配合的话,首先病情就先“坏”了一半。
中西医结合,双管齐下,根本解决毒素蓄积问题!
经过22天的治疗,小崔的病情得到初步好转,未做血液净化,出院时复查肌酐648。为何他的肌酐可以不通过透析降下来?
关键在于做对了一件事——积极解决了毒素蓄积的问题!
入院当天我们给予中医药及外用方法联合控制:
腰膝乏力,面色黧黑,唇甲、舌质紫暗。诊脉:脉沉细涩。证机概要:肾虚不固,病久成瘀,瘀阻肾络。
治法:益肾活血、祛瘀化毒。
中医外敷,足浴,口服(黄芪、、郁金、吴茱萸、熟地黄、降香、红花等中药),药浴,熏蒸,中频等治疗22天,且联合西药降压、抗血凝等药物,对其它并发症进行预防治疗。
病情稳定后,回家院外又规范治疗1个月,这次过来复诊,复查肾功能血肌酐进一步下降到488。
肾功能损伤后必然会出现血液毒素的蓄积,及时的改善肾脏损伤情况以及血液循环的情况,是解决排毒问题的关键。透析可以暂时解决毒素蓄积问题,但长期的依赖导致好的物质也被排出体外,且肾脏的自主排毒功能会丧失,导致尿量减少,长远来说并不是降低肌酐首要的选择。
保守治疗可以把这些副作用抛开,而是通过提升患者剩余肾功能价值来解决毒素大量蓄积的问题,延缓拉长到透析的时间。情况好的患者也可以终身维持而不进入透析是最好的方式,即使肌酐仍然维持在3、400,但也没有其他并发症,没有透析的干扰,一样可以过好下半辈子,就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