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40年春,西魏皇宫,以权臣宇文泰为首的群臣们在殿下长跪不起,御府上的皇帝元宝炬则心如刀绞。他们争论的焦点,是前皇后乙弗氏的命运。为什么一位已经被废的皇后还能成为朝廷争吵的焦点呢?这要从她与元宝炬间的爱情纠葛开始讲起。 乙弗皇后的祖先是青海少数民族吐谷浑的渠帅,自称青海王。到了她高祖乙瑰时,率部归顺北魏,被封为定州刺史和西平公。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北魏注意笼络多个民族,为他所用。“自莫瑰后,三世尚公 主,女乃多为王妃,甚见贵重”,自乙瑰以降,乙家三世的男子都娶的是公主,他们的女儿则很多变成王妃,足以见北魏皇室对乙家的优待。乙弗皇后的父亲乙瑗娶的是淮阳长公主,生下了未来的乙弗皇后。 “后美容仪,少言笑,年数岁,父母异之,指示诸亲曰:“生女何妨也。 若此者,实胜男。”” 和所有将来大富大贵的古人一样,乙弗皇后从小便有异象,长得貌美,很少说笑,才没几岁,父亲和母亲便感到很惊奇,指着她对各位亲戚说:“生女儿又有什么关系呢?假如有像这样的女儿的话,那其实比生男孩还好呢。”可是,他们没想到,命运赠送的礼物,暗中都标着价格。倘若他们能预见未来的话,肯定还是希望女儿别出人头地的好。 “年十六,文帝纳为妃。及帝即位,以大统元年册为皇后。”在十六岁时,乙弗皇后遇到了她一生的冤家元宝炬。元宝炬当时还不是皇帝,但已经经历过不少人生冷暖。他曾经因为父亲获罪,而受牵连,被幽禁在宗正寺。在天下大乱后,又跟着堂弟从洛阳一路西入关中,投靠宇文泰。能娶到年轻貌美的乙弗氏为妻,想必多少宽慰了他饱经风霜的心,夫妻两人感情十分深切。 要是一切正常进行的话,元宝炬可以安心地当他的宗室王爷,与乙弗氏白头偕老。然而,冥冥之中,命运却另有安排。535年,宇文泰毒死了曾与元宝炬相依为命的堂弟魏孝武帝,并打算立个年纪较轻的宗室当皇帝,方便控制。然而,濮阳王元顺声泪俱下地对宇文泰说,高欢立年幼的君主来独揽大权,您应该先其道而行之。于是元宝炬便成了新的皇帝,乙弗氏也就成了皇后。 作为后宫的最高统治者,一般皇后免不了讲究奢华排场,且争风吃醋,可“后性好节俭,蔬食故衣,珠玉罗绮绝于服玩。又仁恕不为嫉妒之心,帝益重之。”可即使是当了皇后,乙弗氏仍旧保持着节俭的本性,吃素,穿旧衣服,也很少佩戴珠宝,或是穿华美的衣服。此外,她为人宽宏大量,在后宫不嫉妒,不争宠,皇帝反倒更加敬重她。 然而,两人的好日子没过多久。“时新都关中,务欲东讨,蠕蠕寇边,未 遑北伐,故帝结婚以抚之。于是更纳悼后,命后逊居别宫,出家为尼。”当时北魏已分裂为西魏和东魏,西魏打算东进,灭掉东魏,可北边有少数民族柔然,势力十分强盛,时时南进,西魏有些招架不住,并且打算集中力量对付东魏,因此只能用皇帝和亲来安抚柔然。在此情况下,乙弗皇后就成了牺牲品,被迫逊位,另居一宫,出家当尼姑。 可十几年的夫妻情分,哪里是说断就能够断的。“悼后犹怀猜忌,复徙后居秦州,依子秦州刺史武都王。帝虽限大计,恩好不忘,后密令养发, 有追还之意。”柔然公主对两人间的感情十分嫉妒,觉得乙弗皇后要是留在宫中,早晚必生祸患,因此把乙弗皇后远远地打发到秦州,去投靠她的儿子武都王。 都说女人的直觉最准,柔然公主这次还真不是乱吃醋。元宝炬虽然迫不得已将乙弗氏赶到儿子那边去,但还是旧情难忘。后来,可能是他和柔然公主过得不甚如意,便越发想念乙弗皇后的好,暗中令她蓄发,有点要把她迎回来复立为皇后的意思。 可世上恐怕没有包得住火的纸。“然事秘禁,外无知者。六年春,蠕蠕举国度河,前驱已过夏,颇有言虏为悼后之故兴比役。”元宝炬与乙弗皇后间到底是如何进行通信的,我们不得而知,元宝炬也自认为做得天衣无缝。可他也不想想,当年汉献帝数次密谋除掉曹操,每一次都走露了风声。以宇文泰在朝中的实权地位,他会在皇帝身边没有耳目?而柔然公主固然新到西魏,可人家也不会安插自己的眼线吗? 于是便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宇文泰带领群臣逼宫,强调柔然此次完全是为了给公主讨个说法,要求元宝炬处死皇后。帝曰:“岂有百万之众为一女子举也?虽然,致此物论,朕 亦何颜以见将帅邪!”乃遣中常侍曹宠赍手敕令后自尽。元宝炬心中万分不忍,长叹一声:“历史上哪有兴师动众,就是为了一个女人呢?”(您想必是没听说过海伦与特洛伊战争吧,当然了,那是国外的事,而此时吴三桂还不知道在哪里呢)但如果不同意的话,就意味着与柔然对阵,消息要是传出去,他也没脸见三军将士了,因为这意味着他更看重女人而不是将士的性命,恐怕到时他这个皇帝也当到头了。 因此,亲爱的,我爱你,但我这个皇帝还是得当下去,不然就会步堂弟的后尘了。所以只好让你为我做点牺牲了。于是元宝炬亲笔写下敕令,让乙弗氏自尽。后奉敕,挥泪谓宠曰: “愿至尊享千万岁,天下康宁,死无恨也。” 与儿子生活在一起的乙弗氏近来或许也曾听闻柔然犯边的消息,估计也能猜到他们是为自己而来,于是在惴惴不安中,等来了元宝炬的使者。 或许之前的乙弗氏还有些许幻想,认为元宝炬可能会看在夫妻情分上放她一马,甚至想象,他愿意放弃皇位出家,他们两人相伴,浪迹天涯。但敕令的到来打碎了她的所有希望,大哭着对使者说:“希望皇帝活到千万岁,天下太平,这样子我也死而无憾了。” 擦干眼泪,乙弗氏开始交代后事了。“因命武都王前,与之决。遗语皇太子, 辞皆凄怆,因恸哭久之。侍御咸垂涕失声,莫能仰视。”她把儿子武都王叫过来,和他诀别,接着又给皇太子留话,都十分悲怆,痛哭许久,毕竟很快就不能再见到自己的亲生骨肉了。周围的侍从们也为之动容,跟着哭泣,不忍看这一幕。 尽管满心悲痛,但乙弗氏还是努力保持着镇定和死前的尊严。“召僧设供,令侍婢数十人出 家,手中落发。事毕,乃入室,引被自覆而崩,年三十一。”乙弗氏召来了僧人设供,同时让身旁的几十个侍女出家,自己动手帮她们落发。做完之后,乙弗氏毅然进入内室,盖上被子自杀了。悲痛不已的元宝炬为乙弗氏开凿了麦积山石窟埋葬她。 |
|
来自: liuhuirong > 《晉隋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