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光家文化||《抗洪•致敬•赞歌》专辑之下

 微信用户lxy926 2023-05-19 发布于安徽

明光家文化《抗洪·致敬·赞歌》专辑之二

目  录

一、蔡文曲 庚子抗洪诗词两首

二、顾正全 一线散记古风两首 

三、李温和 一线散记律诗两首

四、卓   森 抗洪诗歌书法作品

五、陈家鹏 张子国 李明付等  一线报导篇

六、陈家鹏 张子国 李明付等  纪实剪影

  抗洪·致敬·赞歌  

蔡文曲

抗洪抢险感怀

暴雨连梅竞不休,茫茫九派汛情忧。

江边百望良田险,淮岸千回隐患揪。

夜暗红衫巡坝紧,天明迷彩筑堤稠。

军民携手凯歌响,所向无敌党领头。

念奴娇庚子抗洪英雄赞

长梅肆虐,月余淫雨注,百年奇罕。淮水狂飙危豫皖,洪泄开闸分险。野马奔腾,银河倒泄,骇浪濛洼漫。舍抛家业,万人齐力奉献。   党政号召一声,神兵天降,忘死全心战。汗透戎装泥裹腿,血肉筑堤查患。灯火排排,红星闪闪,壮举真情感。军民携手,华篇惊世堪赞

顾正全

防汛在苏堤

(一)

洪水来袭庚子年,潘村大坝欲摧坚。

干部群众齐上阵,保住家园尽开颜。

(二)

红旗猎猎苏堤看,固坝巡查日夜中。

抢险抗洪齐力上,保家除患见奇功。

李温和

五赴潘村洼防汛散记

苏堤·立秋

值衰暑气作顽攻,放眼烟波哑日蒸。

卅里红旗颜猎猎,一堤绿阵影憧憧。

巡查排险安危系,起落兴潮鼓嗓听。

知了不知忧水患,逢迎秋令唱秋风。

(20.08.07草于苏堤)

防讯六赴潘村洼

昨宵细雨净来晨,复返轮值未感新。

云后懒阳催碎汗,梢前知了试清音。

红旗招展堤头阵,绿树重围水上林。

排涝经时些见效,这湾波起那湾沉。

20.08.10草于苏堤小憩时)

卓  森    抗洪书法作品

陈家鹏、张子国、李明付

百里淮堤,红旗飘飘

2020年明光市教体局淮河大堤抗洪抢险

2020年是一个不凡的一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战胜新冠病毒,七月中旬以来,我省持续普降暴雨,局部地区连降暴雨,淮河干流超警戒水位洪水。沿淮各地积极投入抗洪抢险灾民安置工作中去。明光市各乡镇及一些机关接受任务陆续赶往淮河大堤抗洪抢险。

汛情就是命令,我们向水而行

730日中午,我们学校接到上级下达的抗洪任务,立即准备抗洪器材和生活物质。

731 日凌晨五点,我们开始集中出发。近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潘村湖农场,早有交警设卡进行交通管制,非抗洪人员不得进入,这里的村民已经全部撤离,早已是人去楼空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马平川长着绿油油庄稼的农田,斩新的家园。此时我们才切实的感觉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这次抗洪意义重大。

日前淮河水位猛涨,丰收圩破堤,昔日丰收圩里万顷良田成了湖泽,无边无际洪水无情地淹没了田里的庄稼,水面上不时地从远方漂来各种杂物,让人浮想联翩。

随着汛情的发展,坝体长期浸泡在水里,土质已经松软,虽然没有管涌出现,但是大坝下面渗水现象十分严重,所以当前淮河防汛抗洪仍处在关键时期,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前功尽弃。防汛指挥部严格要求二十四小时不间断人工轮流巡视淮河大堤,搜索管涌。明光市各级领导十分关注堤坝的安危,有关部还派出无人机进行空中监视巡查。市纪委等部门领导每天不停地在各处巡视检查。

有一种精神,震撼人心

2020年明光淮河抗洪中,明光教育系统贡献出突,市教体局在暑期一手抓抗洪,一手抓抗疫,两手都要硬,各校组织“千名教师大走访”活动,宣传抗疫知识和有关规定。全市教师兵分两路,一部分教师奔赴保护丰收圩大堤抗洪工作,中小学教师们分期轮流上岗,前期的任务是扛土包加固和提高大堤、除掉堤坝坡下的杂草和庄稼、寻找可能出现的管涌。由于前期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抗洪队员们一阵子活干下来,他们的衣服全都汗湿了,汗水从身上流到腿上,最后流到雨靴里,干完活之后从雨靴里竟然倒出一些汗水来,可是没有听到有一个人叫苦的,而是以自己能够参加抗洪而感到威自豪。他们中有些人,并不是共产党员,可是在淮堤上,哪里最苦,哪里有险情,他们就与党旗同在,他们处处以共产党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抗洪队伍中有的人有高血压,糖尿病,低血糖,还有得过脑血栓,也有的亲属生病住院,他们仍然投入到抗洪中去,用血水和汗水来谱写人生最壮丽的诗篇。千千万万个平凡的故事,弘扬的却是中华民族抗洪精神,他们是时代的楷模。

管店中学吴钧老师,结束了任务换防回家休息,他驾车把同事们安全地送回了家,可是自己在回家的路上过度疲劳出了车祸,永远不能再踏进自己的家门。一个平凡的事迹,折射出来的却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人和自然作斗争过程中,我们人类却显得那么的渺小,生命是那么的脆弱。

三关小学郑秀昌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和青年教师一样勇挑重担,教学成绩突出,和同事和朋友相处中,他乐于助人,与人为善。在潘村苏堤抗洪中,他随身带的包裹里比别人多了一些特殊的东西,那就注射器和药水,他们患糖尿病多年,每天都要注射胰岛素。在堤坝上他自己给自己注射胰岛素。去年他得了脑血栓,本来可以请假在家休息,可是他每一次都积极投入到抗洪第一线中去。

村庄边、马路旁,堤坝上,处处可见“巾帼红”志愿者靓丽的身影,她们主动担当,充分发挥女性特有的优势,切实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半边天”的巾帼风采。在抗洪一线她们与男同志一道共同谱写了一曲曲动人心魄的感人乐章。

白天,连日来的高温酷暑,让人难以忍受,好多队员们只有挤在一个帐篷里,帐篷能够遮阳挡雨,但不能消除醒暑,队员们时刻受到中暑的威胁。无论是在坝埂上巡查,还是座在帐篷里,队员们时时刻刻都用体能与意志和酷暑在抗争。

晚上,队员们轮流打着手电筒在寻找管涌,坝埂上的蚊虫肆虐,过惯了舒适生活的人们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安睡的,那狭小潮湿的帐篷里也容不下这么多的人睡觉休息,有的队员们背靠着背座在一起打会顿。我问过一名队员,你觉得苦吗?他说:“怎么不苦,但只要能保住大堤,再苦,再累也值得。”这不是什么豪言壮语,而是从心灵深处发出的肺府之言,他们是一个个普通人,他们是多么可爱的人。

夏天,天气说变就变,中午还是烈日炎炎,娇阳火似火,万里晴空,下午突然就乌云翻滚,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很多帐篷被风刮倒了,刮跑了。队员们奋力拉住帐篷。路边的白扬树被大风刮断了,几辆小车被砸毁,在小车里避雨的队员也被砸伤了。

险情在变,抗洪的方法也要随之而变,暴雨过后抗洪的战士们又要投入保堤防浪的新的防浪护堤抢险的任务上。

86日上午,在苏堤的教体局防汛人员,做好迎浪坡防护工作,由于风大、浪大,部分压坡土袋被浪掏空,老师们用背水坡备用的砂石袋替换,并用树枝等物投入堤内防浪、护堤。

有一种情怀,温暖人心

在百里抗洪第一线上,处处溢满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和以民为本的情怀。

明光市各部门领导,市教体局徐局长,经常冒着暴雨,顶着烈日到抗洪一线看望抗洪人员,并和大家谈心,了解情况,解决一些问题,关心抗洪队员,改善防洪人员临时休息的设施,把防中暑放在重要的位置来抓,在各段大堤设置了医疗救治点,派出大批医护人员上堤。

抗洪队员没有白天和夜晚的概念,每天在不停地轮流重复巡查、休息保持体力,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他们的亲人则认为晚上应当是防汛人员休息的时间,每到夜间大堤上不断出现亲朋好友打来问候的电话,特别是在夜深人静的夜晚,从帐篷里传来清脆的电话最响亮,最激动人心。

有一种喜悦,发自内心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是历史上发生洪灾的自然规律,解放以前每到洪水灾害发生,人民群众流离失所,无家可归,饥荒遍野,温疫的流行,人间变成了人的地狱,鬼的天堂。现如今,“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86日的晚,潘村小学校园灾民安置点传来一阵阵钱杆子声。这是行蓄洪区撤退转移入住到这里的群众自行组织文化生活,满院的欢歌,满脸的笑语。人人都夸党和政府的政策好,他们吃不愁,穿不愁。灾区人民群众的欢歌笑语,不仅是泻在脸上,而且是发自内心深处,他们在歌唱生活,歌唱党的领导,歌唱国家的强盛。

纪 实 剪 影

陈家鹏、张子国、李明付 供稿

我市张八岭镇抗洪队员现场动员,其中还有一些女同志参加。

三关小学教师在加固大堤,有的教师带病参加劳动。


淮河大堤红旗飘扬

730日,抹山小学接到上级命令,立即布置采购抗洪物资及抗洪人员的生活必需品。抹山小学队员们在搜索管涌。

明西中小学轮班休息,这哪里是休息?难以忍受的醒暑。

抹山小学抗洪队员们用身体顶住帐篷,防止被风刮走。


大堤下被风吹倒的帐篷

暴雨将至大堤受到巨浪冲击,紧要关头明西学校全体队员队奋勇上阵。


风停了,雨住了,丰收圩大堤安然无恙,平静的湖水,似乎在告别美丽的日落

本期组稿:

  张子国 李明付 

考 李温和  

稿mgjwhhk@163.com

明光家文化||《抗洪·致敬·赞歌》专辑之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