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以为自己“很行”的事,突然“不行”了,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平凡凡在成长 2023-05-19 发布于浙江

你有过“本来非常特心应手的事,突然某天变得无从下手”的经历吗?

我有,而且这种经历还在继续——我说的,就是我的“写作”。

当了七八年文字编辑,改了无数期稿子,写了无数篇期刊原创,在转换媒体平台后,突然发现自己变得“不会写文章”了。

这种从“有”到“无”,从“逃避”到“接纳”的心路历程,是经历了来来回回几番波折的。

第一轮心路:自我粉饰和麻痹

每个人都需要价值感,一种被肯定、被需要的认可。

我也是。我的职场价值感,是在进入纸媒平台后建立起来的。

凭借对文字的喜爱和功底,在进入期刊社后,有一种如鱼得水的快感,经过几年的打磨和积累后,是作者和读者眼里 “很有专业度”的资深编辑;是领导眼中“能力过硬,值得放手和信任”的可靠下属。

然而,在转战公号平台后,画风全变了。

但在一开始,我是拒不接受“自己写得不符合新媒体传播”这个事实的,所以,每次看到公号数据,我都会开始一场“维护自我价值感”的内心戏:

“哦,一定是我标题取得不好,所以看得人那么少。”

“哦,一定是还没找到精准用户,所以看得人那么少。”

“哦,一定是还没做推广,所以看得人那么少。”

“哦,一定是现在公号红利过去了,所以看得人那么少。”

巴拉巴拉……

为了这种“自我维护”,对别人的“评价”,我是“选择性倾听”的,凡是“批评”均难以接受——姐写了七八年稿子,难道还不知道怎么行文布局?

第二轮心路:自我怀疑和否定

辩解是虚弱的,现实是真实的。

当你看到N个新公号主,在和你一样的“困境”(没红利、没推广)下“异军突起”时,你不得不承认,你确实技不如人

这个过程伴随着自我认同和自我怀疑的极度碰撞,

“我过去积累的一切都是假的?”

“我是不是已经OUT了?”

“我是不是没有核心竞争力?”

对于过了30岁,却又发现之前的“技能”跟不上时代步伐时的焦虑,足以让人陷入对未来的恐慌和对现状的无尽迷茫中。

而这种恐慌和迷茫,开始让我对自己极度不自信起来,有种提起笔也不知道写什么,写了也无法确定“好不好”的惶惶然。

第三轮心路:重新审视自我,接纳不足

人的一生当中,可能需要转换几次赛道,甚至清零重来的过程。

对于这个变化越来越快的世界来说,这是一个真相,然而当你还无法接纳现状,或者还无法放下“过去的自我”时,是不会接受这个“真相”的。

但是,如果你总是携带着过去的“巨型自我”,不要说前行,就是连“转身”都会感到困难。

让我领悟到这点的,不是“鸡汤”,而是在和同僚的一次交谈中。那位在出版社工作了十几年的朋友也面临了同样的困境,编辑了数百本书,负责过好几个畅销书项目,但是在着手新媒体平台的运营时,却遭遇了“滑铁卢”。

她放低身段,向几个90后虚心求教,从文章怎么有“网感”到标题怎么取才更能提升打开率,从年轻人最喜欢玩的社交平台到时下最流行的术语……

经过一年的摸索和总结,终于让平台有了起色。

“你要有空杯心态,才能装得更多”。她笑着说。

接纳不足,你才有成长的可能。

第四轮心路:放空自我,设立行动计划和成长目标

要敢于放空自我,新的事物才能更好地在你心中生根发芽。

认识到这点后,我决定重新审视和学习“写作”这会事儿。

准备“从零开始”的第一件事,是报了一个“写作训练营”。

记得半年前,有个十年没碰笔想开公号的小伙伴问我,写作,需不需要学习?要不要报班?

我当时回答:这是一个要靠自己摸索的过程,报了班也一样。

今天再回头来看这句话,依然觉得“对”,因为“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

但我今天想补充的是,如果你在这个领域“一头雾水”或者感到“瓶颈”,那寻求更系统的学习和更专业的引领,确实会帮你打开“一扇窗”,让你更快地看清问题所在和前进的方向。

这是我这十天来学习的最大感悟。

不妄自菲薄、也不夜郎自大,随时准备“空杯接纳”,我们才会迎来新的成长:)


 对于“空杯”,对于“清零”,你有什么样的感悟?欢迎你留言,我们一起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