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的控制欲从何来?怎么解?《囧妈》没给的答案,我们来细剖析

 平凡凡在成长 2023-05-19 发布于浙江

原本已经撤档的《囧妈》,年初一全网独播,请全国人民免费看电影,虽然破坏了院线的行规,但这个破天荒的举措,在这个被疫情阴霾笼罩的春节,确实为人们带来了一丝轻松,让人们暂时地忘却了恐惧。但影片播出三天后,豆瓣评分从开始的6.5一路降到及格边缘6.0的结果,却有些让人始料不及。

但说句心里话,从剧情来讲,这部影片也确实只能打及格分,且不说有些情节硬凑,舍去也不影响故事发展(比如路遇俄罗斯姑娘娜塔莎那段),有些剧情太过荒诞,经不起推敲(比如冰面突遇宋小宝天降热气球送他们去剧场),有些笑点为了搞笑而搞笑(比如乘务员贾冰的每次出场),单单从“讲故事”本身来说,对主题——爱一个人不是控制和改造,而是尊重和接纳,呈现得过于表面和刻意,煽情有余而出彩不足。

而观众最想了解,或者说最能获得启发的部分——究竟如何与自己的父母、自己的执念真正的和解,从而做到对他人的尊重和接纳,影片并没有给出值得推敲的答案。

毕竟剧中用来化解母子矛盾的两个关键桥段,“徐伊万因发现母亲悄悄留给自己的三颗大白兔奶糖而放弃出差计划,改而陪母亲去莫斯科”和“母子森林偶遇熊出没,互救显真情”,安排得过于生硬和牵强,与现实有不少差距。

并且,特殊时刻的母子同心,也不足以证明亲子之间的问题真正解决了。多疑、强迫症、控制欲,是人内心根生蒂固的症结,它代表了一个人看待周遭乃至世界的方法和角度,不是一两次危机下的本能反应就可促其顿悟改变的,但影片处理得过于理想化,或许这也是为什么观众对这部电影并不太买账的原因之一。

父母“控制欲”下的呐喊:我这辈子都是为你活的,但你却这么不乖!

影片中的卢小花,是一个对儿子有着很强控制欲的母亲,小到儿子该吃多少块红烧肉,大到儿子媳妇什么时候应该生孩子,她都要过问,能控制的就控制(比如吃肉),不能控制的就监督催促(比如生孩子),而当儿子抵触反抗时,她最痛心疾首的心灵拷问是:你怎么这么不乖?

子女:我为什么应该乖?应该听话?

父母:因为我这一生所做的事都是为了你好,你怎么不知好歹?

以上是子女反抗时,父母最常说的话。可是你给予的正好是对方需要的,那对他来说,才是真的好。而如果你给予的是他不需要的,那叫多余;如果强行要他接受,那就是烦恼和压力。

而影片中母亲卢小花强给儿子徐伊万喂小番茄,对他的私生活多方窥探和怀疑,不停说教的场景,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纷纷感概:是在我家装了摄像头吗?那不是我妈和我的日常生活吗?

为什么有那么多父母在孩子成年后,甚至早已成家立业后,仍过多干涉孩子的生活,总想孩子按着自己的设想来生活呢?这份带点强迫症和焦虑症的控制欲,到底从何而来?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养育我们的人吗? 

亲子矛盾的根源之一:父母将孩子的人生视为自己的责任

如果我们活着的原因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孩子;如果我们对自我价值的感知,不是通过自己做成了什么,而是通过确认孩子过得“好”,那我们和孩子关系就会越走越拧巴。

正如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在《被讨厌的勇气》中所说的那样:“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孩子的生活过得怎么样,是孩子的课题;我们的生活想过成什么样,是我们的课题。当我们把自己的课题和孩子的课题混为一谈时,矛盾往往就随之而来。

剧中的母亲卢小花年轻时面对酗酒、家暴的丈夫,曾一度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但因为儿子的存在,让她重新燃起了活下去的勇气,她告诉自己“我这辈子就是为你(儿子)活的”。

而问题也正出在这里,如何处理和不称职,甚至有些不堪的丈夫之间的感情和生活,是她要面对和解决的“婚姻”课题,这个课题里的主人公是她和丈夫,而不是她和儿子。当儿子成为填补她婚姻伤痛的安慰剂,甚至是她活下去的理由时,儿子的人生便成为她一生中最主要的课题了——但这却是一场严重的错位,在孩子日益成长,越来越渴求独立的过程中,将孩子的人生视为己任的母亲,会想尽各种办法,避免孩子的轨迹偏离自己的掌控。

因为,孩子”失控”了,就等同于自己的人生“失控”了。

与父母和解前,先分清哪些是自己的“课题”

被父母控制的我们,就完全无辜么?也不完全是,因为从小被“控制”着长大的我们,会不自觉地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他人,就像剧中的徐伊万会不自知地像母亲改造他一样,想要改造自己的妻子,而这也成为他被离婚的直接原因。

从小被他人(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父母)妄加干涉人生课题的后遗症之一,就是会不清自己的人际边界,搞不清哪些课题属于自己,哪些属于他人,甚至也会像父母那样触犯了不属于自己的“领地”而完全不自知。

而我们要从父母的控制中脱离出来的前提,是要先理清自己的人际边界,将目光向内看,问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当中哪些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达到的,哪些是需要通过控制别人才能实现的。比如你有每天洗澡的习惯,那是你的权力和自由,你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实现;但是你的伴侣没有这个习惯,那你要面对的,不是如何改变他的习惯,而是如何与他的习惯相处。因为他人的习惯是他人的课题,改与不改是他人的行为自由;而如何调整自己,与自己习惯不同的人相处,才是我们的课题。

当我们能够分清自己与他人的课题时,才能在感到自己的人生被父母干涉,甚至控制时,更加坚定自己的立场,而不会陷入“我到底是对是错”的困惑中。

改变你的应对方式,坚持自己,但不忘回馈

回想最近一次父母强行要你按他们的想法去做,而你并不愿意的场景,将他们对你说的话,用他们当时的神态、语气重复一遍,比如“我这都是为你好,你怎么就不知好歹?”“你为什么这么不听话?你这个不孝子!”“如果你不这么做,我就当白养了你!”

感受一下,说这些话的时候,你的感觉是“很有力量”,还是“很沮丧”“很无力”?

是后者,对不对?

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苏菲.福沃德在谈到如何面对情感勒索和控制时,曾这样写道:记住,你正在和那些觉得无力的人交涉,他们害怕你会伤害会抛弃他们。

没错,父母想要控制子女的背后,其实是无力感的体现,害怕子女不再需要他们,也害怕自己在子女面前不再有价值,甚至害怕子女会离他们远去。越害怕,就越想控制。

但是如果我们每次面对这样的情况,都屈服、逃避,或者用惯常的方式进行抵抗,那么,事态只会形成一个又一个的轮回,而不会有任何的改变。因为相同的方式,只能得到相同的结果。

而改变的第一步,是先调节好自己面对的这种情况时的情绪,平静地面对。因为我们的愤怒或恐惧,可能会遭来对方更强烈的控诉,因为情绪是会互相感染的,就像影片中前半段徐伊万对母亲充满情绪的反抗,引来的是母亲更大的伤心和愤怒。

而当我们能够平静地对话时,也会缓解沟通的氛围,即便无法让父母完全平静下来,也至少不会让我们因为情绪失控而让“改变计划”功亏一篑。

接下来,对父母表示肯定。比如,“爸爸/妈妈,我知道你很爱我,我也很在乎你的感受,很怕你伤心”。因为父母“控制”心态的背后是无力感的体现和对价值感失去的害怕,但当他们发现子女能够“看见”他们时,他们的内心也会慢慢软化。

然后,表达你的立场,温和而坚持。比如,“我知道这对我们来说都很难,但我还是会坚持我的决定。”虽然,你很可能会遭到父母强烈的反击,但请保持温和而坚定的立场。因为你的妥协就意味着你再一次同意了他们干涉你的人生课题。想要改变生活状态,就要改变我们惯有的应对方式。

注意时常感恩、回馈父母。比如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逢年过节以及生日的时候为父母准备礼物;如果和父母住在一起,时常表达对他们照顾自己生活的感激,这样会让父母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子女对自己的尊敬和重视。因为父母对子女进行干涉和控制的动因之一,便时害怕失去子女,并将子女对自己立场的坚持视为对他们的反抗和无轻视。但当他们感受到子女平时对自己的尊重和在乎时,会更愿意去理解子女真正的需求。

就像我的一位心理老师说的那样,每个人的家庭关系就像一本“情感账户”,所有的感谢、馈赠、满足、拥抱等,都是“存款行为”;而要求、索取、反抗、拒绝等,则都是“取款行为”。如果只有取款,而没有存款,或者取款远大于存款,导致账户出现赤字,那么关系的破裂也是迟早的;但若存款远大于取款,那么偶尔的争吵、拒绝不会动摇家庭关系原有的亲密和牢固。

当然一段关系的形成是长久互动的结果,要有所改变,也将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过程。但只有开始改变了,才有可能获得想要的结果。

愿我们都能与自己和解,与父母和解,获得平等而尊重的亲子关系。

不论这份亲子关系是父母和我们,还是我们和孩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