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年的新衣,让我想起二三十年前的往事

 平凡凡在成长 2023-05-19 发布于浙江
赶上连日的阴雨,春节大半都要窝在家里过了。再加上我是个没啥仪式感的人,这年味儿就更淡了些。
但年味儿再淡,新衣还是要买的。新年买新衣,这大概是我的执念,但对我家娃来说,却是可有可无的。
于是带他出去买衣服,就变成了一场对彼此耐心的“磨练”。因为每次试穿,他都极不情愿,不是要我答应“这是最后一次试穿”,就是随便指件衣服,让我买了赶紧走人。
按理说,逐渐进入青春期的娃,应该对外形越来越在意才是,但对买新衣怎么这么不上心呢?后来想想,他们这代人,从小衣服就没缺过,新衣平时经常有,自然不觉得赶在新年前买一件有什么意义。
而在我的童年里,对新年最大的期待,除了拿红包外,就是穿新衣。
因为不常有。
其实严格来说,我的童年也不能算没有新衣。只不过,大多都是我妈妈做的。那时,她用业余时间学会了裁剪,闲暇的时候就给全家做衣服,尤其是给我做。

小时候读故事书,常读到“童年记忆里的妈妈”,作者的妈妈们都是在“昏暗的烛光里给家人缝补衣服”,而我的妈妈是在“不太昏暗也不太明亮的台灯下,给家人裁剪衣服”。
其实,我妈蛮辛苦的,她白天要工作,傍晚回来要做家务,还要给我做衣服。
但从小就爱美的我,总是觉得家里做的没有外面买的好看。那时邻居家比我小三岁的姑娘,衣服都是店里买的,把我羡慕得不行。
当时虽然年纪小,但自尊心和虚荣心却都很强了。邻居家小姑娘知道我的衣服都是家里做的,买了新衣,便会向我炫耀:喏喏,你看,我妈妈昨天又给我买了条新裙子,好不好看?你妈妈都不给你买的,就给你穿自己做做的衣服……”
我每次听了都又气又急,涨红了脸,反驳她:“你懂什么!我妈妈做的都是独一无二的,商场里买不到的!”
嘴上这么说,但心里还是会有点失落。
等到上初中时,我不肯再穿妈妈做的衣服了。虽然我妈裁缝师傅的手艺还在,但她知道,进入青春期的小姑娘,很要面子和形象了。
于是,我也进入了“穿买来衣服”的时代。那时我们常去买衣服的地方有四季青,还有环北,开价几百的衣服,我妈妈能还价到一百块以下,特别厉害。当然,也有还价还不下来的时候,每当这时,我们就会默默走开。
买来的衣服,甭管价格多少,我穿在身上都喜滋滋的。
后来我长大了,做衣服的手艺,我妈没教我,我也懒得学。等我有娃后,衣服自然都是买的。只是,我妈这样一个“老裁缝”,竟然也不给外孙做衣服了,都是外面买。而且买的地方还都是银泰、解百、杭州大厦。路边小店是不会去的,四季青环北更不会去。
“给小孩子穿的,一定要品质好的,不要贪便宜。”她经常这样教育我。
每当这时,我就有些酸溜溜:“那我小时候,你怎么总给我穿自己做做的衣服啊?”
“嘿嘿,”我妈笑了笑了,推了推老花镜,“那时候条件不好啊,现在谁还穿自己做的衣服啊。买两件衣服的条件,总是有的闹。” 
唉,终于承认那时我的衣服都是做的,不是因为“衣服独一无二”,而是“条件不好”啊。
但尽管条件不好,我也知道,我妈当年已经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竭力爱我,就像我现在对我的娃一样。我的娃已经对新衣不感兴趣了,他感兴趣的,是更广阔的天地,他想要:无人机、航模、出国游……
但我也不会全部满足,只会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有所选择。
我妈也一样。她的童年,是个小孩衣服都打满补丁的年代,要是谁家孩子有一件裁缝做的全新衣服,将是件羡煞旁人的事。
于是在她当了妈妈后,学了裁剪,为自己的女儿做了一件又一件,因为这是在她当时,能为女儿提供的最好的衣服。
妈妈不完美,但她给的爱,已经是她能给予的,最好的那部分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