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君临天下100 2023-05-19 发布于湖北

5 人赞同了该文章

道光五年(1825)的一个的晚上,夜深人静,父母兄弟们都已睡觉,少年曾国藩还在读书,对一篇文章反复朗读,希望将文章背诵下来,可是老背不下来。

他也挺倔强的,背不出来就不睡觉,只好一遍又一遍地朗读,一次一次地尝试着背诵。

在刚入夜的时候,就有一位“梁上君子”悄悄地潜入他们家,一直躲在房梁上,希望这家人能早早睡觉,下来偷点东西,可是等呀等呀,曾国藩就是不睡觉,还一直反复诵读那篇文章,不能背诵。贼人耳朵都快磨起茧了,大怒,从房梁上跳下来,指着曾国藩大骂:“就你这水平,还学人读书!”接下来将那篇文章流利的背诵一遍。

此时的曾国藩已是目瞪口呆了,贼人轻蔑的看了一眼还在发呆的曾国藩,打开大门扬长而去。

《曾国藩家书》有云:“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惊叹所谓“天才”的成就,为自己的“平庸”感到十分沮丧。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尽了最大努力,做出来的成绩还不如那些有天赋之人的“一顿饭工夫”。

事实并非如此简单。知乎上有句被点赞很多的话揭露了真相: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去拼天赋。我们常以为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其实只是付出了一点点而已。世上真正的“天才”只有极少一部分,可是为什么大家还是有那么大的差距呢?绝大部分的原因只是在于自身的努力程度罢了。

曾国藩与“梁上君子”的故事只能说明:无论这个小偷如何聪明,天赋如何高,但他不用在正道上也是枉然;而曾国藩却能下“笨功夫”,知耻而勇,奋发图强,通过不懈努力,终于成就了“三不朽”的功业。这也验证了他一生的座右铭——“一勤天下无难事”。

勤勉,即勤奋刻苦,坚持不懈。“勤勉”一词常见于古文中,在《国语·楚语上》有云:“恭敬以临监之,勤勉以劝之。”身体力行的带动,努力不懈的劝诫。《荀子·富国》篇云:“奸邪不作,盗贼不起,化善者勤勉矣。”荀子说一个国家之内,没有犯上作乱的阴谋,没有强盗小偷的兴起,这都是治理的官员们勤劳不懈的结果。

“勤勉”是人们通向成功的一大法宝。“废寝忘食”、“夜以继日”、“闻鸡起舞”这些成语都与“勤勉”有关。古人因“勤勉”而成功者比比皆是,如王羲之与“墨池”、司马迁与《史记》、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等等。所以,才有“业精于勤”、“勤能补拙”、“天道酬勤”、“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数不胜数描写“勤勉”的名言警句。唐代文学家韩愈,专门做一篇《进学解》,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业精于勤”,就是出自此文: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很多人原以为这段话是关于读书做学问的,其实,韩愈在这里说的不完全是做学问,而是“事业”和“工作”上的勤勉精准。大意是说,学业的专精出于勤奋,而荒废于玩乐;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当前圣君与贤臣相遇,各种法律全部实施。除去凶恶奸邪之人,提拔优秀人才。具有一点长处的都录取,拥有一种才艺的人没有不被任用的。选拔优秀人才,培养造就人才。只有才行不高的侥幸被选拔,绝无才行优秀者不蒙提举。诸位学生只要担忧学业不能精进,不要担忧主管部门官吏不明察;只要担心德行不能有所成就,不要担心主管部门官吏不公正。

古人有云:“不劳而获黄粱梦。”此语通于今天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立学与立业都不是等来的,是用不间断地勤奋努力换来的。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随随便便,嬉笑玩乐,不刻苦不勤勉,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

清朝文人钱德苍在重辑《解人颐》时,收录一首劝人勤勉的《勤懒歌》,词云:

为人在世莫嗜懒,嗜懒之人才智短。百事由懒做不成,临老噬脐悲已晚。士而懒,终身布衣不能换;农而懒,食不充肠衣不暖;工而懒,积聚万贯成星散。又不见,人生天地惟在勤,原勤之本在乎心。若能自强而不息,先须抖擞己精神。士而勤,万里青云可致身;农而勤,盈盈仓廪成红陈;工而勤,巧手超群能动人;商而勤,腰中常缠千万金。噫嘻噫嘻复噫嘻,只在勤兮与懒兮。丈夫志气掀天地,拟上百尺竿头立。百尺竿头立不难,一勤天下无难事。

这里在劝诫世人千万不要懒惰,懒惰的人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智慧。年轻的时候懒惰,什么事都做不好,到老了后悔不及,但为时已晚。读书的人懒惰,一辈子没有什么出息;种地的人懒惰不种庄稼,将会缺衣少食;做工的人懒惰,就算有万贯家财也会被败光。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勤奋,而勤奋的关键就在自己的心。如果想要自强不息,先要抖擞自己的精神。读书的人勤奋了,仕途一定会平步青云;种地的人勤奋了,丰收的粮食一定会堆满谷仓;做工的勤奋了,手艺一定会超群;经商的人勤奋了,家里一定会有万贯家财。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古今相通。成大业者必勤勉。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愿我们都做一个勤勉之人,不光要立在百尺竿头,而且还要懂得更进一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