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顶级哲学家的指路标:认识世界的八个哲学维度

 海纳溪流 2023-05-19 发布于河南

图片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的本性在于求知。

求知欲是人的本性之一,当人类对世间万物发出疑问时,思想就产生了;当人类对思想发出疑问时,哲学就产生了。 

最初的哲学就是从满足求知欲开始的。

在当下浮躁的社会,各种讯息铺天盖地,诸如“一篇文章读懂XXX”、“一小时XX学入门”等噱头层出不穷,人们的求知欲可以说得到了极大满足。

然而,为什么我们却依然有文化空虚和思想焦虑呢?

因为我们缺少对事物本质的求知欲和探索欲,缺少对终极意义的追问。

而这些,可以归纳为以下八者。即世界、自我、理性、幸福、自由、知识、科学、信仰,这不仅是西方哲学家们穷极一生思考的八个重要的哲学命题,也是和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切身相关的重要问题。

人究竟是什么,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哲学的终极意义是什么?——这是对世界向外的探索。

人如何才能过一种幸福的生活?自由如何实现?信仰和哲学、理性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这是对人向内的叩问。

为此,我们整理出西方哲学史上54位哲学家的核心思想,从八个不同的维度,较为完整地呈现人类通过哲学认识世界的过程。

在这个信息冗余、语言腐化的世界,这些哲学家的洞见,对我们深入认识自身与世界具有深刻的意义。

1、认识世界:给自己找一个坐标

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基础。这一命题开创了西方哲学的一个新时代,拉开了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世界的大幕。

阿那克西曼德——世界源于无定形。“无定形”是一种调和各种规定性的中性状态,类似中国哲学中的混沌。阿那克西曼德认为各种性质的东西共生共处,相互抵消、中和。

阿那克西米尼——世界源于无限的空气。在西方哲学史上,他认为气是万物的本源,气的膨胀和收缩,会使世界变热或变冷。开创了用事物量的变化,来说明事物在性质上的区别的历史。

毕达哥拉斯——万物都是数。毕达哥拉斯认为切事物都包含着数量关系。数是构成事物实体的基本元素。

巴门尼德——存在是一。从巴门尼德开始,哲学的研究开始进入思辨的领域。他认为眼前的房子、树木和人都会变化,而所有这些变化都是错觉,唯一不变的是一。因为他更相信逻辑,而不是眼睛看到的东西。

柏拉图——物质世界的背后存在着一个理念的世界。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本观念。

德谟克利特——原子与虚空生成宇宙。德谟克利特被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为“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布鲁诺——宇宙的中心是太阳。而不是地球。“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懂得我的价值的!”

奥古斯丁——真理就居住在人的内心。奥古斯丁哲学的目的,是用哲学的手段论证基督教的信仰,指引人们寻求上帝的路径。

霍尔巴赫——物质及其运动是宇宙唯一的存在。霍尔巴赫作为十八世纪实证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坚定倡导者,对法国启蒙运动作出了杰出贡献。

维特根斯坦——世界的意义无法用语言表达,却能在生活中显现。维特根斯坦一生关注语言问题,他认为说出口的语言会扭曲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2、认识自己:使人能够成为人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他是第一个自称为智者的人,也是古希腊第一位公众教师,还是第一个收学费的人。

苏格拉底——自知其无知。生活在被历史学家称为“轴心时代”的苏格拉底,与孔子、释迦诺尼、耶稣等人并称为人类的导师。

第欧根尼——别挡住我的阳光。“一个哲人,即便他身为奴隶,也是他人的自然统治者,就像医生是病人的导师一样。”

亚里士多德——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他的全部著作多达1000多卷,其的研究几乎覆盖了当时所有的知识领域,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

拉美特利——人是一架机器。在整个宇宙里,只有一种实体,即物质实体。一切事物,包括能思维的人在内,都是物质实体的产物和表现形式。

马可·奥勒留——人是宇宙的尘埃,却因忍受苦难而伟大。与真正的斯多葛哲人一样,奥勒留的关怀远远超出罗马的版图。他的志向不在于成为一个万人之上的罗马皇帝,而是要成为一个宇宙公民。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作为哲学家的笛卡尔,是公认的现代西方哲学的奠基人。“我无法否认自己的存在,因为当我否认、怀疑时,我就已经存在。”

费希特——学者就是人类的教师。在康德哲学的影响下,费希特建构了自己以“自我”为起点的哲学体系,他称之为“知识学”。

尼采——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超越自己。尼采创立了一种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生命哲学,他用权力意志超越“悲剧人生”,与现代人的悲观主义、唯理性主义、颓废基督教信仰不断抗争,鼓励人们用昂扬的生命斗志去塑造完整、幸福的人生。

谢林——人类能够而且应该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在哲学上,谢林把康德和费希特的主观唯心论转变为客观唯心论,把主观辩证法推广到外部世界,从而为后来黑格尔建立哲学体系创造了条件。

康德——人是目的,而非手段。“我只敬畏两样东西,头顶的灿烂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

3、认识理性: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狄德罗——迈向哲学的第一步,就是怀疑。狄德罗领导编纂的《百科全书》是启蒙思想家们向封建反动势力进行斗争的锐利武器。

费尔巴哈——将唯物主义的锐利匕首,投向唯心主义。他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者,他“直截了当地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证明自然界不依赖任何哲学、精神而存在。

斯宾诺莎——心灵的绝对德性就是理解。他明确地将自己哲学的目的定位于道德上的至善,即达到人生最高的完美境界。

叔本华——理性不过是意志的派生物,后者才具有决定性。他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他的哲学在最后的归宿上,与基督教教义达到了某种一致,但更多的是一种佛教式的虚无主义。

图片

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一命题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肯定了主体、精神的能动作用,对其后的哲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黑格尔——存在即合理。黑格尔建立起令人叹为观止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讲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

马克思——怀疑一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4、认识幸福:哲学是一帖治疗灵魂疾病的药剂

伊壁鸠鲁——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终点。当有人问他什么是哲学的时候,他回答:“哲学就是一帖治疗灵魂疾病的药剂。”

伏尔泰——幸福是由若干快乐感觉构成的一种抽象概念。他有一系列桂冠和荣耀:“法兰西最优秀诗人”、“高乃依和拉辛的继承人”、“欧洲思想界的泰斗”、 “法兰西学院院长”,却没有一个能真正代表他的成就。

爱尔维修——利益是我们的惟一推动力。在西方哲学史上,爱尔维修的独特之处,就是以利益为核心的功利主义伦理学思想。

休谟——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休谟证明,经验知识由于以经验为其基础,归根到底是个别偶然的,即使重复一万次,经验也是经验,不可能产生普遍必然性。

卢克莱修——人的真正财富是拥有简单平和的心灵。“卢克莱修在他的时代独自进行了一场壮烈的战争,他当然是一位最伟大的哲学诗人。因为他,以及后来的卡塔路斯、西塞罗和维吉尔,拉丁文学才走向成熟。”

西塞罗——友谊能使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德行是友谊的基础,也是友谊的孕育和保护者。

爱比克泰德——真正的幸福来源于自律的生活。斯多葛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寻求个人的心灵自由、安宁为宗旨,倡导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的生活,并将这种学说发展成为一门指引生活的哲学。

5、认识自由:拥抱自由,做自己的主宰

霍布斯——自由与理性是相容的。人因为欲望而斗争,又因为理性而相互妥协。

孟德斯鸠——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法是由事物的本性所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

卢梭——在我们的生命的每一个时刻,我们都在死亡和诞生。 “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萨特——人是自由的,但人又恐惧和逃避自由自欺是萨特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它指出了自欺与说谎的区别,探讨了自欺的一般结构。

6、认识知识:成长的阶梯该如何搭建

恩培多克勒——同类相知。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就是同类元素自己认识自己。恩培多克勒认为我们是“用气见神圣的气,用火看昏暗之火,用友爱对友爱,用争吵见可悲的争吵”。

阿那克萨戈拉——异类相知。与“同类相知论”相反,作为原子唯物论的思想先驱,他认为当我们知道一个物体的“冷”的特性时,我们是通过“热”而知道的。

库萨的尼古拉——认识是有学问的无知。所谓“有学问的无知”,绝不是正统神学家鼓吹愚昧无知的蒙昧主义,而是指人们通过对知识的探求,而后提高认知,认识自己的无知。

洛克——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人的心灵就如同一块没有任何标记的“白板”,只有经验在上面留下印痕之后,我们才形成了观念和知识。

邓斯·司各脱——完善的知识是个别的知识。司各脱意识到了理性对信仰的威胁,并力图通过放弃理性、限制认识,为信仰保留地盘。但这种分开理性和信仰的作法,在客观上却为哲学摆脱神学束缚创造了条件。

7、认识科学:人类探索世界的实践方式

芝诺——飞矢不动。一支飞行的箭在每一时刻都位于空间中的一个特定位置。如果时间不再持续向前,那么箭在每个时刻都是静止的。

莱布尼茨——单子并没有可供某物出入的窗户。他认为,物质有一个最小的构成单位,即单子。这位与牛顿齐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却没有牛顿的盛名,最终默默去世。

罗吉尔·培根——危险莫大于愚昧。罗吉尔·培根可以说是旧时代最后一位具有科学思想的学者,也是新时代最早的一位科学思想家。

威廉·奥卡姆——若无必要,勿增实体。在哲学史上,这个命题被称为“奥卡姆剃刀定律”。

8、认识信仰:没有信仰的知识是狂妄

爱留根纳——信仰应当服从理性。理性和启示都是真理的来源,如果哲学与宗教、理性与信仰之间出现了矛盾,我们应该服从理性。

安瑟伦——上帝要信仰了才能看见。信仰是为了寻求理解。安瑟伦是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神学家、唯实论的主要代表之一,被称为“最后一名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    

艾克哈特——神和神性有天地之别。艾克哈特关于神和灵魂的思辨无疑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德国哲学的思辨精神。

托马斯·阿奎那——哲学是神学的婢女。他用哲学的方式证明了上帝存在的五种形式,这五种形式被简称为通向上帝的“五路”。

以上就是认识哲学的八个维度。其实,从柏拉图开始,西方哲学家们的使命,就是建立一个足以解释整个宇宙的哲学系统,如今我们对世界是所有认识,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这些哲学家贡献的思想框架的影响。

或许有些思想在科学不断发展的当下,显出了一些局限性,但它们都是人类数千年认知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思维方式,也能让我们重新审视眼前的世界,理解它的变化。

这也许就是哲学的意义。

为发挥哲学启迪智慧、操练思维、涵养心灵、指导工作的作用,这里特向大家推荐两本哲学经典书籍:《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和《西方哲学史》。这两本书的作者都是美国著名哲学家,均任教于美国著名大学。

《大问题》(第10版):围绕十大哲学问题进行横向介绍。

该书十分适合初学者学习哲学,在十几年里连续出版10版,被美国很多大学当作教科书。

它没有像市面上一般的哲学教材那样按照时间顺序机械地罗列哲学史上的说法,而是完全把读者当成一点也不了解哲学,列出10大哲学大问题:哲学的问题、生活的意义、上帝、真理的追寻、自我、自由、道德和良好生活、正义和好的社会、美、实在的本性。作者在介绍这些“大问题”时,不知不觉地将哲学史上有关哲学家的观点带了出来,并且做出对比,让人真正享受到了思考的乐趣,对自己的零碎思想也看得更清楚了

《西方哲学史》(第9版):对哲学史进行通俗易懂的纵向梳理。

该书自出1966年出版以来,前后出版共9版,在英语世界畅销50年而不衰。长时间多版出版,足以证明这是一部好书、一部值得推荐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译者为我国著名哲学家、华中科技大学著名教授邓晓芒老师等

本书为哲学思想提供了一个通俗易懂的历史梳理,并附有大量具有极高价值的一手文本。作者抓住哲学家之间的前后脉动、相互传承之处,客观如实地介绍了各位哲学家在哲学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贡献。作者在讲授西方哲学史时,没有西方哲学严谨枯燥的特点,而是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言语间渗透着启发性观点或者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