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你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合群,读一读陶渊明,就活得通透了

 布衣粗食68 2023-05-19 发布于湖南

人活着,难免会矛盾。

为了生活,不得不合群;尊重本性,讨厌合群。

在各种圈子里周旋,酒局饭局、微信群,都会凑个数,却总是说言不由衷的话,非常难受。

直到有一天,鼓起勇气,开始拒绝任何的群体,懒得理会各种局面。你会发现,自己真的成熟起来了。

就像当年的陶渊明一样,经历了几次辞官,终于活成了自己。

想来,我们没有陶渊明的文笔和名气,但心境是相通的。

01

你不是情商很低,而是与人“道不同不相为谋”。

陶渊明很小的时候,被家人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像曾祖父陶侃一样,从普通人开始,混到社会的高层,成为人中龙凤。因而,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在没有科考的时代,很多人通过“清谈”来突出自己。为了清谈,读《老子》《庄子》的人很多。

可是陶渊明却不热衷清谈,而是习惯了读自己喜欢的书,说自己喜欢的话。因而,他和社会,显得格格不入。

他说:“少年罕人士,游好在六经。”

所谓情商高,就是处处为别人着想,说句话都要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是很容易迷失自己的,会不自觉地认同别人的三观。

不合群的人,尊重自己的三观,走自己的路。看起来待人冷漠,其实是没有遇到同路人。

拼尽全力融入某个圈子,还不如做自由自在的自己,至于有没有谁同行,看缘分。

02

你不是不求利益,而是不要“勾心斗角”。

为了一家老小的生活,陶渊明在亲戚的帮忙下,投靠了王凝之,做了江州祭酒。

王凝之,王羲之的儿子,名气很大,书法很娴熟,但是痴迷道教。对于政务,并没有起色。

作为下属,陶渊明不能随意批评王凝之,于是写下四个字——不堪吏职,表示自己的不满。

第二次,陶渊明投靠了桓玄,也受到了器重。

当陶渊明反复书写为桓玄“歌功颂德”的文字的时候,他越发觉得,自己做着“身不由己”的事情。

陶渊明还在刘裕的阵营里干过,但是刘裕想要争霸天下。对于想要利益的人来说,这是最好的机会,可是他却不想这些利益,仍旧选择了离开。

从生活的角度来说,任何人都需要利益,但是利益要如何取得?不是每个人都在勾心斗角,甚至巧取豪夺。

自古以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宁愿饿一饿,也不会为了利益,做一些违背良心的事情。这就是君子的做法。

踏踏实实种地,卖诗文为生,虽然收入不多,但是内心很愉快。因而,在普通的生活里,也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喜悦。

03

你不是不要努力,而是不再“努力给别人看”。

在彭泽县的陶渊明,也想过要干一番事业,可是他却再次遭遇了职场的潜规则。

督邮来检查工作,他准备去汇报一下。可是身边的工作人员却提醒——应束带见之。

是的,要精心准备一番,打扮好自己,然后去见督邮。或许还要对地方的事情,添油加醋说一番,吹捧之中,增加人与人的感情。

一个要务实的人,适应不了虚伪的场景,才选择“挂印辞官”吧。

从丢掉县令一职之后,陶渊明再也不涉足官场。

人生越发显得不合群,但是他从来没有停止前行。就像《五柳先生传》里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真正不合群的人,一定会努力提升自己,利用孤独的时间,读书、写字、思考、和家人一起干活。

事实证明,陶渊明通过写文这条路,成就了更好的自己,千百年来,都是文坛有自己的位置。后人以他为骄傲。

那些合群的人,一点成绩就晒朋友圈,就炫耀。这是要“活给别人看”的节奏。

相比默默无闻的人,合群的人,显得很是笨拙。明眼人,看透不说透罢了。

04

你不是不精彩,而是习惯了“孤芳自赏”。

在当年,陶渊明的名气并不大,只是落得“浔阳三隐”之一的名号而已。也就是说,他就是一个怪怪的人,还隐居乡野。

他的文章,朴实无华,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和主流诗文,有很大的差距。

不合群的陶渊明,不被时局困惑,坚持自己的文风,就像一个农民一样,种地,写作,喝酒。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天上有成群的鸟,在蓝天白云下,互相追逐;而不合群的鸟,在晚霞里独舞。谁更美丽,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那些在人群中迷失自己的人,不知所措的样子,令人发笑;那个爱山水的人,在草屋里歌唱。谁更快乐,也是很明显的。

人这一生,短短几十年,总要“及时行乐”,学会欣赏自己的精彩,给自己鼓掌。

05

若干年之后,晋朝灭亡了,善于清谈的时代结束了。那些总是夸夸其谈、争夺利益的人,已经被人淡忘了。

唯有陶渊明,仍旧被人牢记。

北宋文豪欧阳修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当冬天来了,树叶落了,才知道松柏的精神。

当繁华过去了,人情淡了,才知道独处的曼妙。

不合群,不是逃避生活,而是逃避“庸俗”。

在人群散去之后,你会发现,原来还有一个“自己”。

好的人生,静静耕耘,静静收获,静静走远,仅此而已。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