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

 金浦茶馆 2023-05-19 发布于福建

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召开,六国元首共商中国同中亚五国合作大计。

中国领导人今天在中国-中亚峰会上作主旨讲话,他说:“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使者张骞自长安出发,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同中亚友好交往的大门。千百年来,中国同中亚各族人民一道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兴起和繁荣,为世界文明交流交融、丰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中国唐代诗人李白曾有过'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的诗句。今天我们在西安相聚,续写千年友谊,开辟崭新未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长安夜景(图采自网络)

古丝绸茶叶之路,是指西汉(前202-8年)期间,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

茶马古道

西望长安,遙想汉唐盛世的辉煌。泱泱大国,重振和平崛起一带一路的雄风。找出一篇旧作,仿佛“再顾”古都,以作纪念分享。

古都长安行

     严利人

多少次我在古籍名著中研读着长安,多少回我在唐诗宋词中吟诵着长安,掩卷沉思,长安又是那么遥远,那么朦胧。(1995年)今年6月,借出席全国侨报乡讯研讨会的机会,我踏上了秦川大地,顿时感觉到长安是这么亲近,这么真实。

踯躅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白居易诗)的市区中,流连于秦始皇庞大的兵马俑方阵前,穿行于唐十八陵和阴森森的乾陵地宫里,徘徊于“千秋功罪,任后人评说”的武则天无字碑下,短短四天行程,历史的风云在胸中际会。“古今多少事”,是那样地沉重,那样地悲壮,又岂能“都付笑谈中”?!

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历史中,三千年的史话都发生在这块土地上,西安称得上是一面历史的镜子。这里曾是周、秦、汉、隋、唐等11个朝代的都城,历时1062年,其中都名为长安的680年。武则天晚年,改年号为“长安”,希望国运昌顺,政权万世长存。在西安钟楼上,我看到悬挂着重2500公斤的大铁钟,钟身上铸有“皇图永固,帝道遐昌”等字样,字里行间饱含着对“长安”的祈求。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句话用来形容武则天精心设计并树立的无字碑,是再确切不过了。无字碑耸立于乾陵司马道东侧,高7.53米,重达百吨,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凿而成,以其独特的雄姿丰韵吸引着八方游客。武则天是位富有才干、刚强机智、善于用人的女政治家,在她掌权的五十年里,社会比较安定,生产发展,国防巩固,但她晚年豪奢专断,颇多弊政,加之以一女子而做皇帝,为后世留下了不尽的褒贬话题。

漫步西安,如同走进一座上下几千年的历史博物馆,那些绚丽多姿、气象万千的文物古迹,展示出一部活生生的社会发展史。在秦砖汉瓦中,我寻觅着古人的“长安”之道。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而奢。”在古都长安游览,探寻历代王朝兴衰的原因,对这诗句更加深了理解。奢用以管家则败家,用以办事则事衰,用以治国则国亡,从古至今,概莫能外。封建帝王虽然早已埋进了历史的坟墓,但腐朽的奢侈之风仍然在今天滋生、蔓延。那种讲排场、比阔气、图享受的败家子作风,理应在扫荡之列。以古鉴今,我们更要珍惜艰苦奋斗的传家宝。只有励精图治,勤俭建国,选贤任能,清正廉洁,才能继承五千年优秀传统,才能真正长治久安,谱写中华民族更为辉煌的新篇章。

(《经济信息报》1995年7月20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