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惧“水鬼”职业,笑对人生

 千面凡君 2023-05-19 发布于广东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066位真人故事
我是小王,四川重庆人,现在是一名工程潜水员,俗称“水鬼”。
对于常人来说,我的职业大家比较陌生。宋小宝执导的喜剧电影《发财日记》中,有个下井打捞钻头,上岸后口鼻流血的情节,说的正是我的工作。
我常年跑工地,穿着潜水服,戴着氧气罩,潜到满是泥浆的水中打捞钻头。危险时时都有,精神高度紧张。
人生不易,生活很难。我用自己的勇敢拼搏,努力带给家人更好的生活。
(我是小王)
01
1992年,我出生在重庆南川,父母在家种地,农闲外出打工,我是家中独子。
上学时,我的学习一般,体育却很突出,跑步、跳远、游泳都是强项。
在学校,我常和小伙伴比赛跑步,经常把他们甩下很远,跳远更是无敌,自己协调能力好,跑得快,一个助跑就能跳到1.8米。
2009年,我高中毕业,正好赶上部队招兵,经过体检考核,我幸运地成为一名武警战士。
众所周知,新兵训练很苦,三个月的时间,我从一个懒散青年蜕变成一名合格的武警士兵。
(在部队的时候)
刚开始的队列训练让我吃尽苦头,每天踢腿摆臂,一个动作要坚持20分钟以上,枯燥难挨还很磨性子,常常练得胳膊腿疼到不行。
下了连队,我们的训练项目更多。除了体能还有格斗,这个项目不仅强度大,还容易误伤战友,动作难度简直翻倍。
比如卷腕夺菜刀这个动作,看着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
首先要判断出对方出菜刀的方向,然后才能做到有效闪避。接着要在对方露出破绽时,两手迅速在最准确的位置,握住对方持刀手腕,再折腕控制住关节,将菜刀夺走,最后制伏对方。
这个动作,最考验人的出手时机和熟练程度,需要与战友进行大量练习,形成肌肉记忆,才能一招制胜。
两年的部队生活,锻炼了我的协调能力和应变思维,为日后工作奠定了基础。
(复员回家)
2011年,我复员回家,开始寻找机会准备大展拳脚。
几个月后,我来到厦门,找到一家小家电公司流水线的工作。因为我是流水线上的家电质检员,工作是对每个产品进行质量检查。出现不合格产品就要进行返工,按照以往的习惯不会标明具体原因,只会记录不合格数量。
因为我平时喜欢思考,所以会关注生活中的每件小事。我发现,不合格产品中有的是电路板元件问题,只要更换它们就能成为合格品,公司的产品不合格率会下降。
那天,我正在处理不合格的电路板,领导来到车间巡视,看见我正在维修产品。
下班后,领导找我谈话,他表扬我做事有思考,主动性强,适合做管理,马上提升我为工长。
突然的升职让我有些惊喜,冥冥之中觉得自己能做大事。有了领导的信任,我在车间的工作更加顺利。
(我在工地)
02
2014年我回到重庆老家结婚,婚后不久有了孩子,经济方面开始捉襟见肘。
我在重庆做过数码产品的区域经理,当过网约车司机,工资始终在几千元徘徊,日子过得并不富裕。
直到2019年遇到我的战友老乡,他的收入让我惊掉下巴,工作更是刷新我的认识。他的工作是工程潜水员,俗称“水鬼”。这个工作经常会去桥梁、电站等基础设施的施工现场。
因为工地的工人要进行水下打桩,打桩过程中,会因各种情况出现钻头被卡住或掉落,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工程潜水员潜入水下泥浆打捞钻头。
目前,我国从事工程潜水员工作的人不足500名(潜泥浆水),这也是近50年出现的一种新兴行业。
(打捞工作中)
听了战友对工作的描述,我感到既新奇又害怕,想要亲眼看看他的工作情景。
于是,我随他去了贵州一处工地。
那天,我亲眼看着战友从满是泥浆的桩口潜下去,打捞过程共潜水三次,每次维持在20分钟左右。
站在桩口边,看着他穿好防护服,戴上氧气面罩,将保险绳拴在腰上跳入泥浆。
瞬间,我的紧张感油然而生,双手紧攥,屏住呼吸双眼紧盯满是泥浆的桩口。
20分钟后,战友从桩口上来休息,然后再潜下去,直到钻头捞出,他才满身泥浆瘫坐在地上。
我被他的行为吓着了,心想:这简直就是拿命挣钱。
工作结束后,我和战友聊天。他告诉我,只要做好安全措施,没我想得那么可怕,主要内心要强大,这次他的打捞费是2万元。
我不禁感慨,生活真是不易,有付出才有所得。
(打捞后正在冲洗)
告别战友回到重庆,我继续原来的生活,可想当工程潜水员的事一直在心里纠结。
时隔不久,再次遇到战友回乡探亲,他主动问我有没有兴趣和他一起干,他可以手把手教会我。
战友问话让我陷入两难境地,高收入的危险,低收入的窘迫,何去何从?
经过一个月的反复思考,我终于下了决心,要做一个创造机会的勇者,做一名工程潜水员。
不久,我跟随战友进入工地,从了解地层开始,首先学着分辨地质条件。看打捞地是沙层、岩层还是卵石层,再检查施工过程有无塌方情况,确保下潜时的安全。
接着是桩内水深情况,因为不同深浅的水(泥浆),会有不同的施工操作。尤其是上浮过程不能太快,要慢慢让身体适应水压情况,否则会出现血液栓塞或器官出血。
最后,就是要熟知打捞钻头的各种突发事件,掌握好处理方案。
(成功上岸)
03
我从入行学习到首次工作,经过整整一年时间的准备。我天天泡在工地实习,慢慢学习潜水。后来,只要工程中有10多米的打捞活,我就主动申请去捞。
一次次下潜练习,一次次实操训练,让我对泥浆中的水压、手部触感及钻头位置等有了充分了解,心里的恐惧感渐渐减少。
常言道:功夫不负有心人。
2020年底的一天,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告诉我,他在江西吉安高速公路施工,一个打桩的钻头意外脱落。
因为看了我发的新媒体视频,留言请我帮忙。由于事情着急,就直接打电话找到我。
接了电话,我心里既高兴又忐忑。第一次收到客户的单,还是自己单独去工作,心里多少有点小紧张,担心打捞过程出现意外。
我问好地址和简单情况 ,就和另一个队员赶往江西。
(我从桩口准备上岸)
去的路上,我在大脑中反复预想可能发生的情况,钻头位置倾斜怎么办?倒立怎么办?把常见的多种情况再次分析对比,做到心中有数……
到了工地,我先了解情况。砂岩地、水深22米、施工过程也没有塌方事故。
看到数据情况正常,我就让对方准备好相应的钢丝绳、卡环等物品,自己准备潜下桩口打捞钻头。
我穿好干式防水衣,戴好氧气面罩,拿着对讲机、钢丝绳和卡环等,纵身跳下泥浆。黏稠的泥浆阻力很大,我慢慢下沉,四周漆黑一片,全凭一双手摸索着。
越往下沉水压越大,我感到身上的痛感在增加,这种痛就像有人轻轻捏起一点肉,然后使劲拧一样,浑身充满尖锐的刺痛感,耳朵中的耳膜受压也跟着疼。
(下潜工作照)
当我下沉到20米时,终于摸到了钻头。凭着手的触觉探好位置,摸出钻头是正向还是反向,然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卡环卡上,又用钢丝绳拴好钻头,通过对讲机通知岸上人。
工作完成,我开始向上浮。每上浮几米就休息几分钟,减少压力对身体的损伤,整个工作过程16钟,成功打捞起掉下的钻头。
这次工作收入1.4万,并没有网友说的那么高,但自己很知足也很高兴。
对我来说,首次单独完成20米的潜水是一次重大进步,也是一次质的飞跃。
接下来,我独立打捞的工作越来越多,从20米到50米都有尝试,明显感到水越深打捞难度越大,经验积累也越来越丰富。
2021年的夏天,我在重庆奉节打捞钻头,施工方正在建造高速公路,工作中不慎将钻头遗落。
(打捞上来的石头)
04
到了现场,测量水深得知是60米,我心里有些紧张,之前最深记录是50米。
自己心里清楚,泥浆每深一米压力会增大很多,身体不仅受压,心脏、呼吸能否承受还是个大问题。
我拿着资料反复对比,凭借多次的工作经验,决定挑战自己,进行潜水打捞。
一切工作准备就绪,我开始从桩口泥浆跳下。身体越下沉压力越大,50米还好,55米有了缺氧感,60米时明显觉察自己心跳加快,呼吸变得急促,身体有种强烈的被压扁的感觉。
我马上调整状态,首先让身体保持平稳不动,然后伸伸手,伸伸腿,做几次深呼吸,让身体充分放松。
2-3分钟后,我调整好状态,开始触摸钻头位置,左摸右摸很快确定好,接着用钢丝绳绑好腿,再装上卡环。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用了10分钟。
(切割钢筋笼)
上升过程是个难点,因为是60米的深度,需要每上浮几米停几分钟减压,尤其是距离桩口9米、6米、3米都要停,速度要慢,让压力逐渐减少避免身体受伤。
终于浮到桩口,队友一起把我拉上岸。身体没有了泥浆的压力,就像一摊烂泥歪倒在地。周围的人马上围拢过来,帮我冲洗,扶我休息。
工地上流传着一句话:工地水鬼上来2万,上不来就是200万。
我的工作是冒着危险打捞钻头,更是用生命减少国家施工损失。
修建高速路、架设大型桥梁,这些图纸设计都是经过多次考量,反复修改而成,施工中的每个位置,每一个桩口也是固定的。
如果掉下的钻头打捞不上来,损失的不只是一个价格不菲的钻头。而是整版图纸的作废,整个项目设计就要重新修改,损失极为惨重。
(泸定桥留影)
2022年12月,我在四川新都桥,一个正修高速公路的地方打捞钻头。由于地质原因,连续工作三天没有打捞成功,急得甲方不知所措,一再恳求我们帮忙。
因为项目靠近河边,泥沙比例有些失调。我换好衣服下到泥浆中发现,底层沙子沉淀,直接把钻头埋住了,根本无法打捞。
我上来后和队员研究,利用反循环钻孔原理先抽沙。使用机器抽出泥沙,钻头才慢慢露出沙面。
当我再次下潜到泥浆中打捞,发现用钢丝绳绑住后根本拉不动,因为钻头曾被沙子埋住过,可能还被少量沙子吸附。
前面我已下潜两次,第三次改由队友下潜。当时地处海拔3000米,水深24米,下潜时间只能停留在15分钟左右。
队友跳下桩口,潜入泥浆,再次用钢丝绳捆绑钻头,此时意外发生了。
(打捞冲击钻)
05
由于水下沙子过多,队友的氧气面罩阀门被沙子堵住,情况非常危险,如果氧气罐内压力过高,随时可能爆炸。
队友用对讲机通知岸上,准备收氧气管上浮。
上浮过程中,队友的潜水衣又被钢丝绳挂住,并戳了两个大洞。正值寒冬,冰冷的泥浆瞬时浸湿他的身体,冷的程度可想而知。
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天寒又增瓦上霜。
我急得团团转,站在岸上使劲拉扯氧气管,怎么拉也拉不上来,明显感到队友被卡住。
队友通过对讲机告诉我,他会自己想办法,尽力配合我,希望能快点上岸。
就这样,我拉他扯,反反复复折腾了10多分钟,挂着钢丝绳的潜水衣终于松动了,队友用对讲机通知我,潜水衣解开了。
听到他的回复,我的大脑瞬间兴奋起来,漫长的拉扯过程,让我觉得过了一个世纪。
(旋挖钻头)
我站在岸上盯着桩口,心都提到嗓子眼。
终于看到战友的头慢慢露出泥浆,我伸手接住他,拉他上岸的那一刻,眼中含满泪花。扶着队友冻僵的身体,让他赶快去休息……
第二天,我们再次来到桩口,依照之前系好的钢丝绳,进行再次牵拉,终于成功取出钻头,甲方高兴地跳了起来,不停地表示感谢。
到目前为止,我取过桥桩中的钻头、切割过钢丝笼,还为电站封过闸门。
施工中,为了桥墩坚固需要放入钢丝笼,再装入混凝土起到加固作用。
钢丝笼注入混凝土时不能出现缝隙,如果灌到一半没有衔接上,就需要工程潜水员到下面把钢丝笼切断取出,再重新放入新的钢丝笼,重灌混凝土,确保工程质量。
水电站的闸门,有时门槽与闸门接缝下滑出现渗漏,就需要我们潜水进去把闸门封堵住。
(水电站封堵闸门)
可以这么说,工程潜水员的工作是施工过程中的及时雨,更是风险和困难的挑战者。
网上盛传潜水工程员收入高,一次工作就是好几万,这些纯属误传。首先收入属于团队并非个人,其次是工作数量并不饱满。
我想告诉广大网友,工程潜水员是用生死守护城市的美好,用胆量换来大家的便利生活。
“水鬼”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鬼,而是一种职业,它是在特殊环境下工作的人。
生命需要勇敢和挑战,更需要付出的值得和收获。
工程潜水员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骄傲和自豪,我做了很多人不敢做、不敢想的事,我是用生命为城市建设保驾护航。
抖音搜索“工程潜水小王关注主人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