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好,名画》:在中国传世名画中,给孩子们来一场美育的熏陶

 在山清泉水 2023-05-19 发布于湖北

中国的绘画,起源于上古的尧、舜、禹时期,唐朝时达到成熟,宋朝时发展到鼎盛,其后也名家辈出。

让孩子们来领略和读懂中国名画的风采,这是身为中国人的必备修养之一,也是从小建立文化自信的途径。

这套美育绘本挑选了中国八幅传世名画,以故事的方式给孩子们讲解中国绘画之美。

书中文字简洁优美,彩图色泽明艳。孩子们的艺术审美能力就在沉浸式的阅读中慢慢提升。

八幅名画,八位画家,包含六个朝代,从南唐到清初。

赴完这场古画艺术之旅,在宏观上,恰好能让孩子们掌握中国绘画的脉络。

在细节上,编者将画家的创作背景、艺术特点、民俗习惯等内容都贯穿于故事中。让小孩在赏析名画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寓教娱乐一体化。

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他根据曹植的《洛神赋》绘制出的长卷画。讲述了主人公曹植在觐见魏文帝曹丕之后,返回封地途中邂逅洛水女神的经历。

笔触唯美、人物神态逼真,很好的传达了原赋的思想境界。此画还有一个特色——人物画得比山大。

由此,书里告诉孩子们,是因为在魏晋南北朝之前,人们认为人的存在很重要,他们喜欢人的美丽与英雄事迹。所以,在这幅画中,山水的形象还处于衬景的地位。

到了隋唐时期,山水开始脱离人物背景的地位,逐渐高大起来。

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再伟大,也要敬畏自然。所以,山变得越来越高大,人变得越来越小。

其实,画中也蕴含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在亲子阅读时,家长可以提及此点。

这八幅名画都是长卷画,编者很贴心地将绘画切分成几个段落来介绍历史背景和名画的意境,大大降低了名画的欣赏门槛。

元朝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描摹了浙江富春江两岸的秀丽景色。

编者将长卷切分为个分镜头,告诉小孩子,人的一生如同自然山水,有高峰,也有低谷。当人认为前方没有路的时候,峰回路转,又是一番美丽的景象。

此画黄公望绘于80岁,当孩子的目光在画面上缓缓移动,在欣赏山水自然过渡的优美之外,也仿佛看到了画家起起伏伏的一生。

每本书后都附有“艺术小课堂”,孩子们可以根据图画的示范和视频动手画出一幅丹青。思考题则触动小孩的艺术感知力。

中国书画同源,常以气韵取胜,画家也精通书法、擅长写诗,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也很深厚。

对孩子们的古典艺术启蒙,就在《韩熙载夜宴图》《五牛图》《捣练图》《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白云红树图》中继续遨游,继续熏陶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