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离西藏时,吴忠对天鸣枪打空弹夹,戎马一生却年近七旬殒命

 后知后觉无所谓 2023-05-19 发布于北京

«——【·前言·】——»

在西藏广阔的原野上,一位将军望着为他送别的藏族人民,拿起别在腰间的手枪朝天射击,直到清空了一个弹夹才停下,而后跪在地上失声痛哭,在场的藏族人民无不动容。

他一生杀敌无数,出生入死,却在年近七旬时因为一场车祸突然殒命,当亲属发现他生前随身携带的手稿时,更是发现这位将军对西藏的不舍与眷恋。

他就是我们的开国少将“活武松”吴忠,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铁血将军如此失态?又为何对西藏有如此深厚的情感?

文章图片2

大战将临

1949年底,人民解放军全面进军西南,为解放中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举国欢庆的同时,新的危机又接踵而来

美国曾放言:“已准备承认西藏为独立自由的国家”,1950年开年,一批美国产的枪支弹药运入西藏,西藏当局借着帝国主义势力狐假虎威,喊出“西藏独立”的口号,与人民解放军为敌。

文章图片3

为了防止夜长梦多,完成解放全中国的大业,1950年一月初中共中央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策:由西南局和西南军区全面进军西藏,西北局和西北军区予以配合。

刘邓首长一声令下,命军长张国华率领的18军在乐山、丹棱地区待命,到重庆去受领进军西藏的任务,对于这次解放全国大陆的最后一战,必须派出一只先遣部队摸清敌人,打有准备之仗,张国华再三定夺下想到了骁勇善战的52师师长——吴忠

猛将吴忠

吴忠1921年出生于四川苍溪县,自幼丧父,从小跟母亲相依为命。十岁时家里被土匪洗劫一空,当地军阀又找上门来诬陷吴忠母子勾结土匪,开出1000大洋的罚款,让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自此之后,见识过世态炎凉的吴忠嫉恶如仇,年幼的他心中燃起了对黑恶势力的怒火。

文章图片4

在吴忠12岁那年,红军来到了他的村落,之前吴忠就听到很多关于红军的光辉事迹,知道红军是一支打军阀、解救老百姓的部队,所以不假思索的加入了进来。

此后,他与部队同患难共生死,先后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步步跟着解放军挺进南京,荣获特级战斗英雄奖章,被人们称为“活武松”。

文章图片5

所以这次解放西藏的先遣将领,久经沙场的猛将吴忠成了不二人选。

临危受命

1950年1月,时任五十二师师长的吴忠奉命由眉山南下四川宜宾,临行前他想到成日在战场出生入死,如今终于能回老家看看了,一时间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在军团为他们举办的欢送会上载歌载舞。

“吴大将军,看把你高兴的,这么长时间以来你吃了不少苦头,你这一趟也不知何时还能再见,我看你成日盯着我的收音机,如今就当一份薄利送给你了!要好好珍惜啊!”

文章图片6

打断吴忠将军的人,正是兵团司令员杨勇,他确实稀罕司令的收音机好些日子了,没想到司令都看在眼里,一时间受宠若惊,连忙说道:

”谢谢司令员!我一定会好好珍惜!“

在前去驻防川南的行军途中,战士们情绪高昂,嘹亮的军歌不绝于耳,比起往日里奔赴战场的一脸严肃,各个容光焕发,从他们的眼里,能看到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

文章图片7

可不出几日,这样轻松欢快的氛围就被一封电报打破,1950年1月7日,电报员火急火燎的把翻译后的电报呈递给吴忠,上面赫然写着八个大字:停止前进,就地待命。

吴忠顿时脸色大变,因为他知道此事并不简单,中央不会让本该退守的18军无故待命:当时800万蒋军已被打的溃败而逃,解放中国的大业还需定点击破台湾、西藏、海南岛三地,而今三野和四野两支军队奉命前去台湾、海南岛,就剩下西藏一地。

文章图片8

果然在日后,吴忠收到了军长张国华的来电,应了他的猜想:全军向西藏行进,52师作为先遣部队,打头阵率先出发。

这一下子可在吴忠率领的军队里炸开了锅,大家都议论纷纷,本来他都向大家许诺好了去宜宾,欢送会都开了,现在出尔反尔,没落上脚又得让军队奉命出击。突然产生的巨大落差让个别战士缓不过神来,吴忠看着个别战士萎靡的士气,心想:

这该怎么让战士们打起精神,撸起袖子干呢?

文章图片9

重振士气

“师长,虽然大部分人都愿意去打响这最后一战,但个别'老鼠屎’总扰乱军心,说西藏有高原反应,物资贫瘠,引发其他的人的不满情绪,而且我们师一五四团副政委刘结挺写信给军长,说身体不好不想进藏,现在好多人都知道了,您不出面管管就怕不去的人越来越多啊!

面对营长的诉苦,吴忠皱了皱眉,思索片刻后说:“今晚开动员大会!全部都召集过来!”

文章图片10

在动员会上,吴忠将军望着座下众人,清了清嗓,随后单刀直入的说到:

“不废话,想跑的立马滚蛋!我们52师不要一个逃兵!但走只有一个条件,以后你们与18军52师无关,就地转退地方!”

这几句言简意赅的话,让下面炸开了锅,革命道路上各位战士在52师出生入死,挺进大别山、南渡黄河、参加鲁西南战役,投身宛东、开封、淮海等大大小小的战场,西藏去不去另当别论,但对于军人来说荣耀,比命重要!

文章图片11

“不走了!我以后还想跟别人说我是18军52师的战士!”下面有战士铿锵有力的喊了出来,打破了沉寂,顿时战士们一个个情绪激昂,都说要打赢这最后一战,一个个在心里写下血书,决心为52师再添荣光。

“以前我们协同其他部队解放一个省会就感觉了不起了,现在整个西藏解放都以我们18军为主,而且52师作为冲锋陷阵的排头兵,此战若成,定会在统一祖国大业的史书上有名,为千万人民带来福祉!”

文章图片12

见战士们一个个“开了窍”,视死如归的气势让吴忠颇为感动,慷慨激昂的对各位将士说到。

1950年1月18日,邓小平在入藏动员大会上为18军各位将士亲笔题词:接受与完成党给予的最艰苦的任务,是每个共产党员、每个革命军人无上的光荣!

至此之后,18军52师空前团结,每一步迈向西藏的步伐都铿锵有力,也没有一个将士有一句怨言。

铁律于心

当时在18军挺进西藏前军长张国华一直千叮咛万嘱咐,要遵守毛主席“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指示,特别要尊重当地人民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不能住寺庙和藏民经堂,即使雨雪冰雹砸到脸上,也不能进。

文章图片13

吴忠将军对这些指示了然于胸,他知道作为一支仁义之师、正义之师,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绝对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当时在甘孜驻守时,除了高原反应之外,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粮食短缺。因为西藏地处高原,地形险峻,组织安排运输机空投粮食效果很不好,士兵们有上顿没下顿,经常断粮十几天。

文章图片14

尽管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吴忠也没有向甘孜的群众们伸过手,断粮时就发扬长征精神,在山上挖野菜、捉田鼠、捕麻雀充饥,部队中没有一人敢去对藏族人民的粮食动歪心思。

无论风吹雨打电闪雷鸣,藏族的禁地战士们也没有踏入过一步,实在找不到居所,他们就去找地形较高的干燥地,躺下就睡,或者搭一个临时的简易帐篷,如此严格执行军纪,就连康区藏族头人夏格刀登都说:“下大雨,不让进就不进,不让住就不住,你们的政策太宽了。”

文章图片15

在驻守期间,吴忠为了打好和藏族人民的关系,自学藏语经常还组织部队帮甘孜人民干一些农活,取得了当地群众的信赖,愿意在我军苦难之际伸出援手。

不舍之别

西藏解放的要腹之地,便是昌都。在同年10月6日,52师迎来了对昌都进行总攻的通知,吴忠激动不已,他深知,西藏解放之日就在当下,在战前部署会议中吴忠对首长汇报:西藏不解放,自己就一天不回。

文章图片16

10月24日,昌都在18军的英勇奋战中顺利攻破,一共歼敌5700余名,为了帮助战后的西藏重建,中央下发了康藏工作的通知,吴忠的夫人也趁此带领六个月大的女儿千里迢迢来到昌都,参与康藏工作为祖国献力,正好也能陪在丈夫身边。

一生戎马的吴忠看到身边的妻女,心里顿时安稳了许多,长时间驻扎让他对西藏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情感,所以他决定继续为西藏建设发挥余热,与身边的妻子在西藏安居乐业。

文章图片17

正当吴忠计划着未来时,上级希望吴忠前往南京军事学院进行深造,把他丰富的战场经验运用到治理国家军事中,吴忠懊恼不已,他舍不得那些朴实亲切的藏族同胞们,更舍不得西藏的碧水青山。

文章图片18

但军纪如山,吴忠不敢不从,12月6日心怀不舍的他背起行囊,骑上了马,然而在他出发之际,藏族人民竟自发站成两排,手里拿着沉甸甸的藏族特产,恋恋不舍地望着他,他们知道吴忠将军为解放西藏付出了太多,所以想在临别之前尽绵薄之力道谢。

吴忠见到此景,脑海里闪过同士兵们在昌都搏杀的画面,又想到藏族人民对他们的种种帮助,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不舍,掏出手枪朝天射击,直至清空一个弹夹后,下马双膝跪地失声痛哭。

文章图片19

这一哭震天撼地,在战场上这位将军留多少血都没掉过一滴泪,而如今吴忠的泪水落在藏族的土地上,也流进了藏族人民的心里。

飞来横祸

吴忠将军一生都在战场上搏杀,在生死间徘徊,已面对过无数战争的惨淡与悲凉,也见证过中国的崛起与荣光,但谁也不曾料到这样一位出生入死的开国少将,竟然会殒命于一场车祸。

1990年2月26日,吴忠乘坐的车子在三亚通往海口的路上失控,车辆刹车失灵向一棵路旁的大树撞去,经撞击后损坏的仪表盘不幸刺中了他的心脏,经海口医院抢救无效后赫然离世。

文章图片20

在藏族人民和战友们为吴忠将军的离世沉痛哀悼时,吴忠的家属从他的衬衣口袋中翻出了一份浸染着血渍的手稿——《打开和平解放西藏大门的一战——昌都战役》,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西藏无限的眷恋。

后来在吴忠的日记本中,看到了军首长当时为吴忠打响昌都战役前亲笔写的8个大字:“为解放西藏而奋斗!”短短8个字,映射了吴忠将军为新中国献力的决心,为解放藏族同胞而坚定奋斗的激情。

文章图片21

启示

71年毛主席南巡回京视察工作时曾对吴忠说过:“吴忠有忠”。吴忠将军是真正为人民着想,配得上国士无双四个字的革命先辈,正是因为他们的抛头颅洒热血,我们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在国难当头时,我们也要以这些先辈为榜样,心系祖国与人民,为祖国大好河山献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