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宽处行》(之二十五)乐山大佛的现在与传说……

 华豫之林 2023-05-19 发布于河南

之二十五

大佛的现在与传说……


文 | 金黎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部电影名噪一时,即《神秘的大佛》。此影片的许多镜头,皆是在乐山大佛处取景。
那年,去四川乐山市,有幸目睹了乐山大佛,与当年电影中看到的乐山大佛感觉有些别样。或者说,更增添了对修建乐山大佛者的崇敬之情,而且从乐山大佛现在与传说中想到了许多……
我们先看一下现在的乐山大佛——那天,风和日丽,鄙人随着游人,从山下向凌云山上登攀。此路不知何时修建,并不陡峭,更不险峻,只是向上45度左右的坡度,宽有5米左右,需要游人长时间地向上走。所有游人,只要想近距离看乐山大佛,只管摩肩接踵地向上走……
此上坡路另一个特点是,没有台阶,向上走的路,全部是不平坦的土山路。倘若雨雪冰天气,这样的山路一定不好走。由此可见,当地政府对大佛之重视程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可能是路程太远,修建更好的路况,需要大量资金吧?
名为凌云山,到了山顶,并没有凌云之感,也许游人并没有到了真正的山顶。我一边随着游人成群结队地走着,脑海中竟然出现了伟人“久有凌云志”之诗句……
经过大约一个小时左右的歩行,来到了一个有半个足球场大小的绿树成荫的山上平台的地方。这个平台一面朝着三江,一面是山崖与庙宇建筑。在这个平台上行走的、站着张望的,也有穿梭似的孩子……整个观景平台上游人如织,五颜六色,熙熙攘攘。更多的是——许多人只要上到平台,就径直快步走向平台左前方,因这里可近距离看到乐山大佛!
其实,这个看大佛的平台如果从天空鸟瞰,是个“凹”字型的,而大佛正座落在凹字的中间凹空当中。也就是说,在大佛的两边有两个平台,而这样两个平台的连接是在大佛的背面,大佛正面是面朝三江,背面是大山,但,人们把大佛背面的山修建成为一条通道,此通道,宽有5米左右。这样,左右两边平台,在大佛头部背后连在一起。游人可从大佛的左右两边平台自由来往观看大佛。
鄙人在右边匆匆看过,又到左边去,左边平台与右边大小差不多,只是在大佛面向三江方向的平台边上,修建有观景的亭台,在这里,桌凳齐全,游人可围桌休息或者远眺三江。如此设施,既让游人很有舒适感,也可对山崖下大佛和宽阔的三江一览无余,同时,可远眺三江两岸鳞次栉比的城市高楼大厦。
我靠近乐山大佛的头部,也就是二十几米的距离。当然,所有参观者都是在栏杆之内,大佛的头部是与游人足下平台基本在一个平面。游人向下看,大佛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甚为雄伟壮观。
据导游介绍:大佛通身高71米,大约20多层楼高。大佛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近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石刻,与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与天王共存的还有上千尊石刻造像,但有的已经风化,宛然汇集成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大佛左侧,沿“洞天”下去就是近代开凿的凌云栈道的始端,全长近500米。右侧是唐代雕琢大佛时留下的施工和礼佛通道 ——九曲栈道。有人顺着通道下到大佛脚下,所以在山上朝下看,可看到大佛脚下有像海边五颜六色贝壳一样的密密麻麻的游人。
大佛头顶上共有螺髻1051个,这是1962年维修时,以粉笔编号数清的。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
大佛的两个耳朵,是木头制作,维修工人从中掏出许多破碎物,细看乃腐朽了的木泥。这证实了南宋《吴船录》中的记载的“极天下佛像之大,两耳犹以木为之"。由此而知,内侧露出三截木头,成品字形,说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衬之,外饰锤灰而成。不过,这是唐代贞元十九年竣工时就是如此,还是后人维修时用这种工艺修补,已无可考证。
乐山大佛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乐山大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佛像衣领和衣纹皱折也有排水沟。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相通的洞穴;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互未凿通。这些巧妙的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千百年来对保护大佛,防止侵蚀性风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看着大佛左右两边平台上,观看大佛者中的男女老幼,神态各异,像花花世界中,人有千姿百态一样,肯定每个人面对大佛有不一样想法与感慨。譬如有不少人去平台一侧的庙宇中烧香磕头,这里香火缭绕,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火味。譬如许多人也许上山到此很累了,只是看一眼大佛便坐在大树下的凳子上吃水果、喝饮料了。看真正体检远眺三江,心旷神怡;细看大佛,细问导游与有关人员关于大佛之情况者,毕竟不多。
现在,来参观大佛者越来越多,据说左右两边平台有时候会人满为患,所以,有不少人乘游船,在三江中观看大佛,也是别有情趣。
大千世界中,寻求精神寄托者,祈盼神灵保佑者,现在大有人在;享受生活者,人性使然,也无可厚非;可人们为何没有对为什么这里要修建如此巨大佛像?怎样雕琢出如此宏大佛像?而寻根探源?
同时,当我们了解了大佛本身的精心设计,防水系统的如此巧夺天工,我们对中华民族先贤的勤劳与智慧,应该有高山仰止的赞叹吧!
对于如何雕琢出这样巍峨之大佛?当地有这样的传说——
传说唐朝初年,凌云山上有一座凌云寺,寺里一个老和尚叫海通。当时凌云山下,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水深流急,波涌浪翻,经常吞没航船,危害百姓。
海通和尚眼看着船毁人亡,心中十分不忍。他想:三江水势这样猖獗,水中必有水怪,要是在这岩上刻造佛像,借着菩萨的法力,定能降服水怪,使来往船只不再受害。于是他请来了两个有名的石匠来商量刻佛像的事。这两人一个叫石诚,一个叫石虚。
石虚一听要在岩石上刻石像,他说道:“三江水怪,十分凶狠,我看只有造千尊佛像才能把它镇住……"
这时,老和尚海通见石诚在旁边一言不发,就问:"石诚师傅,你觉得如何?”
石诚不慌不忙地说:"我看应该刻一尊大佛,像这山岩一样高大的大佛像吧。"
石虚一听忙摇头,说:"山岩这样高,石头这样硬,你这尊佛像哪年哪月才能刻好?"
石诚说:"这岩石硬,能够经受风吹雨打,佛像大,才能镇住三江妖魔。"
老和尚见二人争持不下,就说:"你们二人不要再争了,干脆一个刻大佛,一个刻千佛吧。"说完,老和尚海通就出外化缘去了。从此,石诚、石虚两人就各自行动了……
石虚选择了那最显眼,石头不太坚硬的沿江一片红砂岩,开始雕琢起来。红沙岩是一种质地疏松,容易风化的岩石,比花岗岩软,是很容易雕刻的……石虚开始带人急功近利地刻了多种佛像,一尊又一尊,刻了两年,眼看就要刻完了。
而石诚这里,他选择了一块又高又硬的大岩石。他和徒弟们在山岩上搭建了架子,攀着岩石,开始雕琢大佛,大佛的造像是能带来光明和幸福的未来佛——弥勒佛。
石虚的千尊佛刻完了,而石诚的大佛连一只脚也没刻完。然而,石诚毫不气馁,坚持埋头苦干…… 老和尚化缘回来后,请了许多凿石造像的能工巧匠,让他们和石诚一起雕琢大佛。附近的老百姓听说老和尚请人雕琢大佛,镇压三江水怪,也纷纷赶来帮忙,有的烧茶,有的送饭,一时间,凌云岩上,人来人往,锤声如雷,岩片似雨……
住在岩下深潭里的水怪,每天被岩上的石块打得胆战心惊,眼看巢穴快要被填平了,它涌起巨浪,想把人们从岩上卷到水里淹死。
人们眼看怪物涌起水来,就纷纷拣起岩上的石块向它打去,岩石块像冰包雪片一样,不一会儿,就把水怪埋在乱石堆里。从此大佛岩下,风平浪静,而大佛的样子也一天天显露出来,巍然屹立。
这时,嘉州有个官吏、爱财如命,他听说老和尚从外地化来了许多银两,便打起了坏主意。有一天,他带着几个官兵来到凌云寺,对老和尚说:“胆大的和尚,你修建大佛,不先报官立案,目无上法,罚你白银一万两,限三天交齐。"
老和尚说:"大人,修建大佛是为了镇压三江水怪,解除百姓苦难,这银子是我化缘来修建大佛的,不能动啊!"那官吏见老和尚不答应,就恐吓说:"要是不交钱,就剜去你的眼睛!"谁知他话刚说完,老和尚面不改色地说:"我宁愿把眼晴剜去,也不能动修建大佛的钱!"说完,就自己剜去双眼,端在盘子里向那官吏走去。那官吏见老和尚真的剜去双眼,吓得不停后退,谁想他一时忘了身后是悬崖,一下子摔下去死了。
后来,老和尚生病快要死了,但大佛还没有修建好。他把几个弟子和石工们叫到床前说:“我可能看不到大佛完工了。我死以后,你们一定要继续造大佛。"说完,他就咽气了。老和尚死后,他的徒弟就领着大家继续建造大佛。不久,石诚也死了,他的徒弟们仍旧在雕琢大佛。就这样一代接着一代,经过了90年,终于建成了大佛。
当然,传说只能是传说,或者说,传说只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可如此宏伟的大佛,比洛阳龙门石窟,比大同石窟,比敦煌莫高窟等地的大佛都要高大雄伟的乐山大佛,在中国,在世界也是闻名遐迩。其如何雕琢成功?其传说是否当真?并不重要。因为,其如此高大雄伟,像没有人否定珠穆朗玛峰一样,没有人否定其如此巨大,如此设计的巧夺天工!如此的巍然屹立!
然而,为什么唐朝会修建这样的大佛?大佛能够震慑水怪吗?只能够说明,那个时代,人们对三江洪水像猛兽般地肆虐,危害人民生命财产,而无能为力之后的一种美好愿望。
有人说:中国人历来是善良的,是有美好向往的。可善良的国人素质中,也有些愚昧无知吧?譬如现在仍然有不少人将求神拜佛作为一种精神之寄托,这是为什么呢?
通过看修建大佛之传说,我们看到了石虚雕琢千佛的急功近利,看到了石诚的雄心壮志,看到了嘉州官吏的爱财如命,看到了老和尚的舍身取义,他为了修建大佛,不惜自挖双眼,这是何等的赤诚英勇!
其实,我们从石虚与石诚两个人截然不同的观念中,也可受到这样的启迪——古时候楚庄王刚开始统治朝政,三年内不发布政令,也不治理,有大臣劝谏说道:“大鸟三年不飞翔,不鸣叫,是为何?”楚庄王回答道:"不飞翔,是为生长羽翼,不鸣叫,正是在观察。你大可放心,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果不其然,半年后,楚庄王亲自处理朝政,除奸佞,拔贤臣,自此楚国迅速崛起……
自古传说, 夸父追日,沉默不语,最终用自己的身体孕育了世间万物;鹏程飞翔,万里无言,最终飞向远方……海通、石诚正是传承了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吧?
乐山大佛是我们中华民族之瑰宝,是中国仁人志士智慧之结晶。其惩恶扬善的传说,也会像乐山大佛本身一样,永远巍然屹立于凌云山崖,也会像三江水一样源远流长!

    作者简介金黎,本名马金声,河南省安阳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国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高级职称,历任河南省作家协会理事、安阳市文联副主席,安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优秀专家。

     曾在鲁迅文学院进修结业,汉语言文学大专学历。在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福建、河南等14个省及《人民文学》、《人民日报》等30多家报刊发表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及散文、杂文、评论等作品二百余万字,获国家级奖6项(金奖2项)、省级奖8项,长篇历史小说《文王易梦》荣获第四届海内外华语文学创作小说一等奖。有6项创作成果创安阳第一,有多篇作品入选刊,或被多家报刊转载、连载。《人民日报》、《文艺报》等报刊,曾经发表多篇评介金黎作品的文章。

      在人民日报出版社、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等出版小说选集、报告文学选集、杂文评论专著、论著等4部。1993年、1997年著名作家刘绍棠、魏巍为其小说选集《夜合花》、报告文学选集《碧海长歌》作序、题书名。1995年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列馆收藏了其小说选集。

      2017年团结出版社出版长篇历史小说《周文王传奇》上下卷。2019年出版《金黎文集》6卷。

      曾发表、创作6个话剧剧本和电视剧本。2002年应邀参加河南省作家代表团访问俄罗斯,其散文《俄罗斯见闻》21篇被《中国艺术报》、《中国工人》、《莽原》、《散文选刊》等多家报刊连载、选载。

     青年时曾在安阳地毯厂绘画图案,并擅长绘画、书法及画人物肖像。曾任《安阳日报》第一任美编,文艺部主任,影视文化报主编,曾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宣传干部,安阳市先进工作者。

     其传略被载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辞典》和《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等多部辞典。   

【华豫博览】文化资讯公众平台

 责编:谷乡

 本期作者:金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