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新干线·散文」李雨生|日子是“熬”出来的

 谭文峰sdqtneyj 2023-05-19 发布于山西

作家新干线

日子是“熬”出来的

前几日,朋友发来一个帖子,大意是人生70岁至75岁是最难熬的日子,熬过了这个阶段,后面的日子就好过了。帖子里说了很多理由,比如70岁以后身体差了,需要儿女们照顾了;比如往医院跑的次数多了,养老金不够花了;再如因为年龄、身体的问题,受到儿女们的嫌弃了;还有当一方离去后,剩下的就是孤独了……不得不承认帖子说的道理很准确,也是那么回事。于是我就念给老伴听,谁知老伴听了以后说,“光是70到75难熬吗?这一辈子哪一天不是熬过来的?”老伴的话掷地有声,顿时令我哑声。仔细想来,对呀,这一辈子哪一天,哪一个阶段不是在“熬”?又何止是70岁至75岁呢?

以自己为例子,忽略掉“少年不识愁滋味”的青葱时光,就从插队开始,“熬”字就出现在我的生活里。

下乡三年,苦不是问题,关键是看不到出路。茫茫草原,漫漫黄沙,经久不息的长风,渐渐吹冷了我们心中尚存的一丝热情和理想。远离故土,远离父母的思念,总是在夜半的时候伴着一弯冷月啃噬着我们的心。我们从未把自己看得比当地人高贵,但是,我们也绝不甘心把我们的青春年华就此埋没在荒山野岭,大漠黄沙之中。日子就这样“熬”着,直到有一天有了招工的消息,感觉这下可好了,殊不知另一种“熬”又开始登场。招工一批一批,先走的当然高兴,后走的岂不是在饱受煎熬。推荐、政审,一道道关卡,哪一关不都是在“熬”。

选调招工后,依然远离父母,为了能早日回到父母身边尽孝,开始跑调动,先找接收单位接纳,再找自己的单位放人,曲曲折折,泥牛入海,年复一年,说了多少好话,找了多少的熟人,就这样在痛苦中一天天期盼,一天天“熬”着。好不容易调回故土,房子解决不了,户口落不到本市,一个个难题,都是在“熬”中度过。

结婚后有了孩子,无人照顾,只好远送千里之外的岳父母家。想念孩子的苦,除了夜晚难眠的暗色,无人知晓,无人体谅。那时我们总互相宽慰,等孩子上学了就熬出来了。真的吗?其实不然。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上小学、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直到大学毕业找工作,找对象,买房子,娶儿媳妇,生孩子,带孙子,哪一步不是“熬”过来的。当孩子已经成年,事业有成,不要以为就算“熬”出头了,其实不然,接下来就是我们步入暮年,身体多病,成了医院的常客。这还是一般中国最普通的家庭生活。还有的家庭夫妻反目,儿孙不孝,大仗小仗接连不断,日子过得鸡飞狗跳,一地鸡毛。我的一位同学,孩子离婚,自己也在六十八岁时与老伴离婚,这样的日子哪一天才算熬出头?

“熬”总是以一种方式开始,以一种方式结束,接着又以一种新的方式开始,周而复始,无休无止。所不同的是“熬”的每个阶段内容不同,表现的形式不同,但实际的意义同样。我理解“熬”字的意义就在于忍受磨难。

细细想来,我们的人生就如同熬一锅汤,汤是熬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熬汤贵就贵在在一个“熬”字上,“熬”汤也是一门艺术,火不能烧得太小,那是一种不负责任;同样也不能烧得太大,火太大汤就会烧干,甚至把锅也烧漏了。要保持一种定力,始终不急不躁,不快不慢,耐心等待,这样熬出的汤才有滋味,才有品头。以此推断,我们的好日子也是慢慢地熬出来的。“熬”的过程既有欢乐与愉悦,也有苦痛与郁闷,也许这就是日子的滋味。日子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风顺。既然是“熬”,就说明它是人生的常态,是客观规律,没有一个“熬”,我们的日子就会味同嚼蜡,毫无滋味,毫无美感,毫无回味的值得和珍惜。

今天我们再从头审视“熬”字的含义,似乎已经不再局限于忍受、磨难、消极的范畴。随着时代的进步,“熬”字意义也变得更加丰满。熬日子里,也时时彰显一种对生命的豁达,一种对生活的幽默。熬日子,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待小米熬成粥,媳妇熬成婆,小伙熬成爷,我们也就在熬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品尝,学会了等待。尽管有时是无意识地熬,孤独地熬,焦急地熬,但“熬”就是本真,且不管你承认与否,日子都在我们的身边等待我们去“熬”。在“熬”中品尝日子,领略冷暖,磨心性,炼意志,成修为,这是我们每个人终生必修的课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