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幻连载、思想矩阵 之 :金属球和接代精神同频

 天承办公室 2023-05-19 发布于江苏

前言: 在未来,通过超级人工智能,监控星球的一切,包括监控大脑,脑神经等所有信息,无线、远程、大量同步,可隐蔽入侵和心智编程,就如《西部世界》。本文是科幻主角小A的自述篇。

文章图片1

……幽暗的太外空背景,出现了一行字幕提示:

“从肚子里形成生命起,你就已经登记在生命册了。”

镜头拉近地球,某军事基地,有大量忙碌的人类和外星人……一个博士模样的人,在操作台摆弄着仪器,他们有一套完整的规律手册,某些受体的后代,也会被“同频”,纳入他们的议程。

小A发现她孩子某些特征,概率上不仅知识基因共性这么简单,而是在某些时刻,被刻意“同频”,刻意削弱、放大一些非常小A已经熟悉的“弱性”灵敏感。

实际上,他们做的更直接,孩子睡前醒后都会有规律性的传音,超出孩子认知的、知识、语言的范畴。恰好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差,很容易对他连贯性的聊天,而不是对小A的“只言片语”、“低声细语”。比如:他们总说“死死死”,我不喜欢那些科学家叔叔了。而我近来的意识就是这些,担心唯一的孩子有什么不测,而手机也总会推送此类的信息。高度连接、应景。又比如:孩子吃饭全班最慢,他们却安慰他,说出了一套心灵鸡汤的话………又比如,吓唬他会去警察叔叔那里,总说,然后直接吓哭了……

小A的经验来看,会有两种倾向:第一种,孩子会跟妈妈一样适应,就像我们适应了手机的存在,并且具备了高度分辨力和意识反抗力。另一种倾向就是:随着语言表达能力的完善和心智的成熟,他们会彻底退出,而孩子也会彻底忘记。也有一种情况,那就是通过影响孩子对小A制造心理压力。

金属球……小A的思绪回到十多年前,他们刚连接到她的头脑,并开启这个实验的时候,传音说:“金属球”。他们知道小A自己一定会联想到很久之前看过的一部科幻片:天外堕落一个神秘金属球到海底,潜艇探险队员前去探究,殊不知金属球探测到了队员们内心深处最大的恐惧和意念,并且把这些作为实相一一真实化,队员们纷纷殒命,最后的几个幸存者,手拉手对着金属球,用最强烈和纯粹地意念,请求放他们返回陆面并忘记金属球的存在。最后果然,金属球实现了他们的愿望。似乎这个金属球并不了解人类,但可以接受到人类最强烈意念,什么最强烈?那就是恐惧,越是回避、越强烈。

所以,他们很紧扣小A的恐惧心理,从细节敲打,制造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心理假象。小A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小白了。小A觉悟打开、心境超脱,坦然面对这个“金属球”。当“金属球”紧盯着“我”时,“我”也平静地凝视着“金属球”,直到“我”变成了一面光滑的镜子,照出了“金属球”本身。互相凝视、互相透明、互相了解、终极平衡………

奥妙的梦境,可能不是来自人类自身头脑的活动。小A眉头紧锁,思考着这个问题。她坐在咖啡店,夕阳洒在她的身上,她端起温暖的咖啡,喝了一口后继续在她的日记本上写道:负面的造梦,的确紧扣心境和处境,妄图突破虚拟,影响到现实。但是小A意识受到了锤炼,很难受到实质的影响。

尤其从梦境中浑噩醒后,程序又在很有规律性的执行着一次又一次的程序:通过模拟两可刻意“模糊化”的“细声碎语”制造烦扰、力图使小A心理恐惧、忧虑、又胆战心惊。这种极低频负面洗脑,精细无比,纳米级别式丝丝入扣得敲打着每根脑神经,就如润物细无声,渗透性极强。这种低频负面震荡,如果身在其中、久而久之,是很容易导致精神病态化、乃至精神疾病 。当然,这样的牺牲品并不是小A这样的群体,但却大量存在。

当小A读到一些新闻,包括看到根据真实改编的电影,这里涉及到“邪灵”这个话题。小A又端起了桌上的咖啡,抿了一小口,继续写道:

邪灵很可能并不是灵体,而是矩阵。一种精神入侵技术。选择某些特别处境、又具备某些特别特质或倾向的倒霉蛋,一步步的迷惑、扰乱大脑,心理洗脑的细语、直接思维影响、精神状态越来越病态化,就如软件设计师一样,设计我们的人物、时间、地点、心理冲突、再到完美得对撞………然后第二天新闻里就会出现一些刑事案件,或者以诡异色彩的……然而普通人却毫无防备。

小A认为,在未来这个秘密或者再也兜不住了。亲身经历者和觉醒者越来越多。就如《西部世界》一样。而那些在某个仍然落后的专业领域、抱残守缺、顽愚不化的人们,将会受到前所未有的颠覆性的冲击……

闹钟响了,甜甜的咖啡没喝完,要的不是咖啡,而是环境。快速完成她的日记。小A满足的关上日记本,缓缓地望着窗外,当年的稚嫩的眼神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坚毅,仍然不变的,则是清澈,甚至更清澈、更通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