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录取率这么低?有没有捷径?!

 惠民大叔本叔 2023-05-20 发布于福建


2023年5月20 星期六

你好呀,我是惠民大叔。

今天周末,不卷,写写这两周参与提前批的感受。

一、录取率并不低!

关于提前批的录取率,经过很多自媒体的夸大标题,表面看起来很低,让人觉得非常非常的卷,但其实不然。

真正要看的其实是面向对象多少而影响考入的录取率。

(以网上数据整理所得

比如厦外系,面向的是六区各类型学生,那报名人数多,通过审核人数多,自然也就拼起来了。

比如二中的,因为媒体的大力宣传,以及厦外的高保送率,今年报名人数达到2124人,比去年多了300左右。所以这次录取率大概在8%。

但比如侨中乐群(37%)、瑞景补充(85%)、金中补充生源(100%),面向的就是思明区本片区的学籍生源,那就没那么紧张。包括湖里两校联招也是。

面向岛外的科中实验、厦门实验、集中诚毅,倒是很多人都通过审核了,虽然没有公示审核通过多少人,但从家长反馈的热度来看,人数不少,竞争也不小。

于是,家长们就产生了焦虑感。

二、焦虑感大可不必!

如今,升学焦虑已经成为了很多家长的心理负担。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教育体系中脱颖而出,赢得更好的未来。然而,这种焦虑却常常让家长和孩子们倍感压力和疲惫,甚至影响到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我们需要认识到,成绩并不是衡量孩子全部价值的唯一标准。孩子的成长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培养,包括情感、社交、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家长应该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孩子的表现,而不是仅仅关注成绩这一方面。

无论是选择什么样的学校,还是走什么样的路线,都应该以孩子的兴趣、特长和个性为出发点。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优势和需要,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给予他们充分的发挥空间,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成为真正的自己。

还有,我们需要摆脱“内卷化”的思维,拒绝盲目攀比和比较。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必要去追求所谓的“完美”。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特长,让他们在健康、平衡的环境中成长。

家长们持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方式,积极培养孩子的多方面能力,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怎么选择?从心出发!

今天周六,有家长通过了科中、厦实、集中、同一四所学校的审核,现在在纠结去考哪个。

我给家长的建议还是从竞争角度来分析。

科中面向的是岛外四区的学生,特别是翔安片区的更喜欢报科中;

厦实面向的思湖民办小学毕业生,集中面向的是全厦的非厦户籍学生;

而同一面向的是同安学籍或同安户籍的学生。

再结合招生人数,科中50,厦实150,集中200,同一100,

因此可以大概推断出竞争强度,同一<厦实<集中<科中。

有了这些,家长们自己可以去判断了:

如果孩子优秀,目标明确是哪个学校的,就直接去拼这个初中,因为优秀就大概率会被录取。

如果孩子还不错,而且没有其它机会,也没有其它途径了,那一定要抓住,哪个保险考哪个。

如果孩子普通,也有其它的机会升学,那就当作去锻炼自己,哪个有机会就去尝试。学会一个都是赚到的。

但,最后的最后,不管孩子有没有考入,我们必需要告诉孩子:

任何值得去的地方,都没有捷径!

祝你成功!

惠民大叔一直在路上等你们。


以上,完毕!

希望能帮到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