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晓钟[中央戏剧学院名誉院长]

 古稀老人赵 2023-05-20 发布于北京
徐晓钟
徐晓钟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
中央戏剧学院名誉院长
中国戏剧教育家、话剧导演艺术家
获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称号
代表作《导演艺术的特性与导演职能》
徐晓钟,男,1928年7月1日出生于湖北武汉,江苏南京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导演,博士生导师。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田汉研究学会会长。[6]
2007年,中国话剧诞辰百年纪念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称号。[3]
2023年2月5日,入选“国家大剧院首批荣誉艺术家”。[12]
基本信息
出生日期
1928年7月1日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性别
信仰
共产主义
出生地
湖北武汉
人物经历
学习经历
1948年至1951年先后就学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华北大学及中央戏剧学院;
1954年徐晓钟考取赴苏联学习的留学生;[8]
1960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卢那察尔斯基戏剧学院导演系;[7]
工作经历
1945年在汉口市立第一男子中学组织“学余剧社”,演出了京剧《空城计》。后受“抗敌演剧队”的影响热爱上话剧
1946年和同学们一起组织了包括武汉二十余所中学和专科学院、60余人组成的“跨院校”的“武汉学生联合演剧团”(“学联剧团”)[8]
1951年毕业后,徐晓钟留在学校教务处生活指导科担任助理员
1960年毕业回国后,历任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教授、院长
1981年任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
1983年至1999年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
1999年—2006年任中央戏剧学院名誉院长[9]
2017年“徐晓钟导演艺术及教学成果研讨会”在中央戏剧学院举行。
社会任职
中国戏剧家协会第四届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原国家教育委员会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原国际戏剧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原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国家大剧院戏剧艺术总监。 [8]
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田汉研究会会长;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荣誉委员;原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全国政协第八届、第九届全国委员。[7]
个人作品
莎士比亚《马克白斯》( Shakespeare《Macbeth》)1980年、易卜生诗剧《培尔·金特》(Ibsen《Peer Gynt》)1983年、契诃夫《樱桃园》(Anton Pavlovich Chekhov《The Cherry Orchard》)1994年、《桑树坪纪事》Sangshuping Chronicles1987年、历史剧《屈原》(《Qu Yuan》)1995年,及普契尼歌剧《图兰朵》( Puccini 《Turandot》)1995年等。[7]
徐晓钟
1980年导演话剧《麦克白》,大胆运用象征手法,感情激烈、诗意浓郁,还曾经导演的话剧有《麦克佩斯》、《培尔·金特》、《桑树坪纪事》等。著有《导演基础知识》、《导演艺术的特性与导演职能》等。
1991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研究他的导演艺术专著《徐晓钟导演艺术研究》;1996年出版了徐晓钟的论文集《向表现美学拓宽的导演艺术》。[6]
获得荣誉
2022年3月,荣获“戏剧中国”终身成就艺术家称号。[11]
2021年5月10日,获得“中国话剧杰出贡献奖”。[5]
意大利歌剧《图兰朵》,获1996年中国全国歌剧观摩演出优秀导演奖。
2000年导演京剧《天下归心》获“文化部2000年京剧节”优秀导演奖;
易卜生诗剧《培尔·金特》和中国剧《春秋魂》于2000年获第九届“香港舞台剧奖”、“特别荣誉奖”。
话剧《桑树坪纪事》被中国戏剧界誉为中国新时期戏剧的里程碑作品,受到中央文化部嘉奖。
《春秋魂》(《屈原》)于1996年获中国文化部“文华奖导演奖”;[7]
乐观的悲剧》、《青年近卫军》、《奇怪的101》1979年获全国调演一等奖;
《马克白斯》(1980年)、《培尔·金特》(1983年)、《桑树坪纪事》1987年获文化部嘉奖;
《春秋魂》1995年获文化部颁发“文华奖导演奖”;
2000年获第九届“香港舞台剧奖-特别荣誉奖”;
2007年,被授予“中国有突出贡献的话剧艺术家”称号[7]
2011年,被授予第21届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组委会将“育人奖”;[10]
2023年2月5日,入选“国家大剧院首批荣誉艺术家”。[12]
人物评价
徐晓钟是一位在中国当代戏剧艺术发展进程中,站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上的人物。(中央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郝戎
徐晓钟早期拍的一些戏是非常有影响的,比如《麦克白》《培尔·金特》和《桑树坪纪事》,无论在舞台创作上还是艺术实践上,这些戏的影响都很大。(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教授,戏剧理论家 谭霈生
在他任戏剧学院院长的几年中,教学有了质的飞跃,他不仅坚持斯坦尼的现实主义原则,广泛吸取西方戏剧传统,也把目光伸向民族传统,如果说欧阳予倩打下了戏剧学院的基础的话,他就是打下了学校发展的一个基础。(中央戏剧学院原副院长 罗锦鳞
徐晓钟在戏剧导演实践上很出色。《桑树坪纪事》强调了导演思维上的多样性,而且他把诗意的东西和写意的东西融合到导演艺术中来,表现力相当强,当年评“十佳导演”,他仅次于焦菊隐黄佐临之后,好评如潮。(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张仁里
徐晓钟的导演风格是中西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中国戏剧导演的新局面。(福建人民艺术剧院导演 黄家斌
谭霈生(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教授,戏剧理论家)徐晓钟早期拍的一些戏是非常有影响的,比如《麦克白》、《培尔·金特》和《桑树坪纪事》,无论在舞台创作上还是艺术实践上,这些戏的影响都很大。
邢大伦(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教授)他的导演实践是以现实主义为主,融合多种流派的形式,贡献很大,尤其是对舞台的整体把握能力很强,知道哪个地方该使劲哪个地方不该使劲。这种舞台整体观后来被他的学生陈薪伊、查明哲、王晓鹰等人继承了。
黄家斌(福建人民艺术剧院导演)徐晓钟的导演风格是中西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中国戏剧导演的新局面。
参考资料
[1]
徐晓钟:孜孜以求戏剧艺术的不断革新 · 今日头条[引用日期2021-4-28]
[2]
徐晓钟:孜孜以求戏剧艺术的不断革新 · 今日头条[引用日期2021-4-28]
[3]
徐晓钟:孜孜以求戏剧艺术的不断革新 · 今日头条[引用日期2021-4-28]
[4]
徐晓钟:孜孜以求戏剧艺术的不断革新 · 今日头条[引用日期2021-4-28]
[5]
2021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颁奖,《牛天赐》获三项大奖 · 新京报[引用日期2021-05-11]
展开
相关合集
中央戏剧学院历任院长
共6个词条3341阅读
欧阳予倩
中国戏剧艺术家
金山
中国内陆男演员
徐晓钟
中央戏剧学院名誉院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