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能化是硬需求还是伪需求?

 依薷书坊 2023-05-20 发布于福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不论是车评还是各大汽车网站、甚至包括官网,对于车辆的介绍、宣传似乎都与以前有着巨大的差别。这个差别在于,现在除了一些打着性能旗号的车型,其他大部分车型都把宣传重点放在了智能化、舒适配置两大方面,而这个舒适配置也与我们理解舒适有所不同,因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并非为驾驶者而设,而是为了乘客而设,例如什么女王座椅、零重力悬浮座椅之类,让作为自购车并且也是日常驾驶的“我们”,瞬间有种变成了专职司机的感觉。当然,有人十分爱惜家庭或者爱着自己的伴侣,所以尽管沦为专职司机也没有任何问题,那也是说得过去的。但是智能化这个吧,小编多少是有点不理解,你说是驾驶考量的吧,搞点驾驶模式优化,搞点性能提升又或者搞点智能节电也好,可在副驾弄几个大屏,搞一堆手机上的软件上去,这又是几个意思呢?我买车是给乘客用的?在这个智能化被不断鼓吹的年代,各位又是否有想过,智能化究竟是一个硬需求还是一个伪需求呢?


图片

图:小编我并不反对车辆智能化,但我认为并不是所有智能化设备都值得被鼓吹。


这个问题,我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都会答我,这肯定是个硬需求。原因很简单,因为人类天生都是懒惰的。而正是因为懒惰,所以我们才会发明和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自动化工具,让它们代替我们自身,汽车可以说是其中之一,虽然它接替的是马车,但在作用上它依然是给我们代步的工具。不过可惜,自动化工具由于并不能像人类一样拥有大脑进行思考,因此,自动化工具顶多只能单纯地运转,而想要这些工具更好地帮助人类,那就必须要让它更智能。说实话,小编我并不反对智能化,但我极为反对“所谓的智能化”。不知道大家是否能够理解这两个智能化之间的不同。正如前面所说的,车是为人服务,而这个人首当其冲应该是驾驶者,而不是乘客。所以智能化也是应该为驾驶者所服务,为驾驶者而设计使用,例如更加智能的盲区提醒功能,更加智能的转向辅助等、更加智能的智能泊车引导之类,我认为这才是智能化该有的样子。


图片

图:例如自动驾驶,自动驾驶的发展之所以缓慢,并不是它有什么技术难度,而是它不仅直接影响车辆的销售,更难以判定其在出现事故时的责任划分。


至于“所谓的智能化”,或者应该说现阶段,大家都在“吹”的智能化会更为贴切,目前大家都在“吹”的智能化,无非是几个方向,第一是自动驾驶,第二是车联网,第三是各种大屏。小编我之所以反对自动驾驶,其实在较早之前也已经发布过文章写过,自动驾驶的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它会让我的车严重贬值。你没有看错,并非所有的智能化产品都是正面的,试想一下,倘若智能驾驶完全成型,当驾驶员不再需要参与到驾驶当中,那与我们坐出租车又有什么分别呢?那私家车的价值在哪里?然而,这只是其一,其二是责任和法律的问题,假如车辆在这个时候出现事故,那责任又该归谁?车企?车辆已经销售出去,已是你的私人拥有物与车企何干?那是驾驶者的责任?完全自动驾驶又允许驾驶者放开方向盘控制,那与驾驶者又有关系呢?和软件商需要负责吗?那更不可能,软件商开发软件且由车企进行各种测试才会被使用到车上,既然车企都可以无责,那软件商又谈何负责?当然,我也知道早前国家也曾经明确过关于自动驾驶责任的认定,但大家不要忘记,我们目前所使用的自动驾驶别说L5,连L4级都未到,那这个责任认定根本不能沿用下来,所以这个责任的认定根本无法可依,这值得被需求吗?


图片

图:前排大屏对于副驾自然是很爽,但对驾驶者的安全却会造成影响。


第二点车联网和第三点各种大屏,不知道大家对于这些东西的追求是如何,作为一个驾驶者我认为这似乎并不值得吹嘘些什么。各种大屏加上车联网,这不是等于把一台可以使用移动网络的平板电脑放置到车上吗?这有什么高端技术可言呢?再者,一套复杂的操作系统用于车辆上真的有必要吗?每一个功能都被系统层层隐藏,想要操作一个功能都要翻找好几层界面,这作为车辆上的系统真的合适吗?车辆上所有的操作系统讲求的是“盲操作”,也就是可以在不用注视的情况下完成,可这种系统根本不能实现,这对行驶已经是具有极大影响,它真的有存在必要吗?另外,小编之前甚至还见过某些车型,居然能够在行驶时在屏幕上刷小视频,这不是直接危害驾驶安全是啥?当然,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除了对车辆的控制之外,其他功能有什么智能手机是做不了的?所以这些东西有什么好吹的?


图片

图:一台车宣传,不是宣传这台车性能、安全、舒适,而是宣传副驾用什么座椅,真不知道是这台车没东西宣传还是怎么样。


正如在前面文章所说的,小编从来不反对车辆的智能化,只是,我认为某些功能似乎并不值得盲目地对其大肆宣扬,就好像这些车联网、大屏等等。当然,如果一台车已经没有其他地方值得被大肆宣扬的话,宣传智能化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