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蜻蛉日记》

 求是1025 2023-05-20 发布于山东

作者是藤原道纲母,藤原伦宁之女。道纲母才貌出众,《尊卑分脉》中称她是日本三大美人之一,《大镜》则提到她非常擅长吟咏和歌。她19岁与摄关家右大臣藤原师辅的三公子藤原兼家成婚,生有一子藤原道纲,故而得此称呼。《大镜》兼家传中,提及道纲母写有一部“かげろふの日記”,在世间流传甚广。“かげろふ”一词在平安朝的歌语中意为“无常、虚幻”,藤原定家所著的《明月记》及之后的文献多将其对应的汉字表记为“蜻蛉”。作品具体的成书时间说法不一,尚无定论。

作品分为上、中、下3卷,作者在日记里回顾了自己与兼家之间近21年的婚姻生活。上卷记录了自天历八年(954)至安和元年(968)15年间的生活点滴。兼家求婚成功后,两人度过了短暂的甜蜜时光。但道纲母很快就品尝到了被动等待丈夫来访的苦涩滋味。婚后第2年,道纲出生,作者初为人母便直面丈夫拥有新情人的精神打击,陷入了嫉妒与愤怒之中。虽然康保三年(966)兼家养病期间,两人的关系有所缓和,康保四年道纲母迁居到兼家宅邸附近,但她的内心始终为不如意的婚姻生活倍感不安,饱受煎熬。前往郊外的寺社参拜,成为她纾解郁结的一个途径。上卷末尾讲述了她前往长谷寺还愿参拜的经过。中卷讲述了安和二年至天禄二年(971)3年间的生活。安和二年新年伊始,道纲母家里的侍从与兼家正妻时姬的侍从发生了争执,道纲母一方处于下风,最终只能搬往离兼家宅邸较远的地方居住。翌年春天,兼家的新宅落成,却并未迎接道纲母入住。此后,兼家连续40余天未曾来访,她烦恼苦闷之余前往唐崎做祓禊。然而两人之间的关系并未好转,而是进一步恶化,兼家甚至过门不入。悲愤绝望的道纲母带着年幼的道纲前往鸣瀑附近的般若寺参拜,甚至想出家为尼,但最终被兼家强行带回了京城。下卷讲述了天禄三年至天延二年(974)3年间的生活。道纲母逐渐将生活的重心转移到了儿子道纲身上。她收养了源兼忠女与兼家所生的女儿,为儿子道纲代笔求爱和歌。天延元年她搬到郊外的广幡中川居住,与兼家之间的婚姻至此画上了实质性的句号。此后,日记讲述了藤原远度追求养女未果、道纲感染天花后痊愈等事情。日记在天延二年,道纲母39岁的除夕夜落下了帷幕。作品建立在作者对往日的回忆上,创作时作者的视角与感受左右了整部日记的情感基调。因此,尽管作者在作品的开头即宣称要书写真实人生,但日记还是蒙上了几分虚构的色彩。作品中共收录了261首和歌,展示了作者娴熟的和歌技巧。而对于自然景物的生动描写,也反映了她深厚的散文功力。作品继承了《土佐日记》开创的以假名日记来记录私人生活的手法,对自我的内心世界展开了深入的剖析与观照,成为平安朝女性日记文学的开山之作,对后世的《源氏物语》等贵族女性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02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王朝女性日记》中收录了林岚翻译的《蜻蛉日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