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性成果的反思和评价 ——28班话剧《茶馆》第一幕的演出反思及评价 老舍的话剧《茶馆》被曹禺评为“中国话剧史上的瑰宝;第一幕是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这样的一部经典怎么上?经过征求同学意见,我发现同学对话剧表演特别感兴趣,于是决定给同学一周左右时间准备,由课代表担任总导演。因为第一幕出场人物多,有台词的就有22人,角色的确定由同学自己选择,因而学生参与度极高,兴趣也很大。 演出前,我完全放手让同学自己准备。演出场地选择在学校的录播室,演出的效果出乎我的意料。我原本以为这个班同学学习时间紧,对角色的把握不一定到位,没料到绝大部分同学演得特别好。尤其是演庞太监的柏林杉,演康顺子的邓安心,演刘麻子的张津萌等,他们的表演让我惊喜。可见他们事前做足了功课,对角色的把握特别到位。 但是,也有一些瑕疵,比如忘词后不知如何救场,以致于出现冷场的尴尬情况;还有演黄胖子的同学入场早了,打乱了演出等等。但瑕不掩瑜,这堂课的表演总体上成功的。 演出结束后,我们就剧本的人物角色、矛盾冲突、主题思想等展开了交流和讨论。尤其是由同学自己谈谈对所演角色的认识和理解,这比平时的常规教学显然更有效果。因为同学亲身参与话剧演出,要想演得好,必须认真研读剧本,揣摩角色,所以这些知识自然不需要老师多说,稍加点拨即可。 课堂教学怎样更出彩,更有成果,这次成功的尝试让我坚定了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做好充分的指导,这样的课堂一定是成功的课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