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广祥│人过五十读经典

 杏坛归客 2023-05-20 发布于山东

在宽敞明亮的家里,卧室的床头柜上,书房的书桌上,客厅的沙发上,随处可见一本本打开的书;在一间独立的办公室里,办公桌、床头柜上,凌乱地摆满着报刊、文件。每天坐拥书城,手不释卷,这就是我当下生活的新常态。

在县级市,一个五十多岁的科级干部,家庭无后顾之忧,前途已遇天花板,上班多数是虚应故事,核心是修身养性,静等退休,但是我没有选择随波逐流,相反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沦后,迅速调整心态,焕发了新的工作、学习激情。“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年逾半百后,忽然觉得人生短暂,来日无多,只有珍惜当下,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才不致年老体衰时因虚度时光而后悔莫及。我在坚持练拳健身的同时,又树立了新的目标——多读经典,多写多练。人生若有梦想,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那些矢志不渝、笔耕不缀的耄耋老人,成了我学习的榜样,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温暖着我前进。

品美食,喝美酒,游名山大川,赏江山美景,无疑都是人生的乐事。品读经典,确是乐事中的乐事。美食、美酒可以不吃不喝,名山大川、江山美景总有难以企及之处,而读经典,却是一个人的长途旅行,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可以视接千载,神游万里,经历着别人的经历,体验着别人的体验,平庸萎缩的生命因此变得神奇丰满。

前几年,我的阅读范围主要是网络上的官场小说、奇闻逸事、杂七杂八的一些东西,事后得到的是短暂的激奋、无尽的空虚,一次偶然的开悟,我主动远离了正在阅读的网上连载的一部官场小说,从此不再染指,我要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更有价值的经典上。去年以来,我静下心来,一心只读经典,沉浸在一部部名著中,粗读了李白、杜甫的诗选,鲁迅、巴金、季羡林等大师的部分文章和作品,以及《瓦尔登湖》、《百年孤独》、《狼图腾》、《檀香刑》等长篇小说。我像一个年轻的学子,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像一列已经启动的火车,轰轰前行,不问终点。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要读的书太多太多,有的经典要重读,有的经典不读是遗憾,旷日持久的读书,累得我眼睛干涩,视力下降。但是,我越来越感觉到读书的乐趣,内心的愉悦与充盈,精神的富足与饱满,这是以前不曾有过的体验。读书虽然辛苦,但我自得其乐,乐在其中,正如孔子说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回顾个人读书的点点滴滴,主要感受如下:

读书须心静。诸葛亮《诫子书》:“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读书与浮躁无缘,心态平和,无欲无求,宁静淡泊,方为读书的最佳境界。一心盼望“鸿鹄之将至”,心浮气躁,怎能忍受读书的寂寞、孤独,品味书中的无穷奥妙呢?

读书须有目标。人之读书,或为功利,或为消遣,或为修身。无论哪种读书,均须明确目标,提前做一规划,否则,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不知自何处着手,漫无目标,抓来就读,势必影响读书的效果。

读书须凭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根据个人的文化背景、工作经历、兴趣爱好,有的放矢地扩大自己的读书半径,或文艺,或哲学,或法律,或医疗保健,等等,不一而足。

读书须致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是我国自古以来提倡的读书方法。今年春天,面对春光,我诗性大发,一首小诗被当地市报采用,更使我一发而不可收,一边阅读陶渊明、李白、杜甫的诗歌,一边触景生情,频频作诗,就这样边读边写,读读写写,相辅相成,累计写了二十多首古体诗,并多次刊发,既养性怡情,又自娱娱人,颇有一点成就感。

古今中外,卷帙浩繁,知识浩瀚。弱水三千,只能取一瓢饮。在有限的生命里,尽可能地多读经典,是我余生的一大心愿。

作者简介:王广祥,男,196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安丘市退休干部,山东国宗律师事务所律师,八卦掌爱好者,著有诗文集《爱的火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