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喜欢追星、看视频、攀比、玩游戏怎么办?

 培训班文摘 2023-05-20 发布于山西
图片
最近发现,孩子特别喜欢玩游戏,搞攀比,追明星,看视频。如何应对处理呢?

这些应该是大家最头疼的。大家有这样的苦恼吗?下午我们再来讨论这个问题。
 
孩子喜欢玩游戏,搞攀比,追明星,看视频从三视角分析,都是沉迷于场。
 
我们之前的有一个重大发现,就是场分为三个视角:
道场
物场
人场
 
脑力劳动者喜欢道场
体力劳动者喜欢物场
关系力劳动者喜欢人场
 
孩子年龄越来越大,进行社会化以后,出现了一个社会化的高度敏感期,就会对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感兴趣。
 
所以在6岁以前,孩子几乎都是发展以父母为中心的关系。
 
但是到了大概6岁以后,开始慢慢演变到朋友为中心,会在孩子12岁左右开始迅速发展。这个时候就开始进入了逆反期。
 
同理
同行
同情
 
朋友主要是同行的。孩子进入学校以后,和同学朋友有大量的共同活动,共同经历,共同成长,就会形成非常牢固的关系。逐渐社会化。
 
而学校的同学和朋友都是玩游戏,看视频,攀比追星的话,那要产生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就需要这些共同活动作为基础。
 
所以喜欢这些社会流行的东西,是孩子融入朋友群体的社交密码。

社交流行=社交密码。
 
作为家长不可以简单粗暴地去否定禁止。而要引导孩子进入这些流行文化中的更深层的部分。
 
歌唱明星并不一定是俗气的,所有的大艺术家在当时也是明星,包括莎士比亚。
 
比如孩子追星,我们不如给他们看一些这些明星的成长经历和传记。
 
同时我们也要给孩子逐渐从人场为中心,过渡到关注道场。
 
这个问题不光是孩子,成人也是一样的。绝大多数人类都是关注人场,都是关注名和利的。
 
我们之前讲过的:给孩子和自己经常看人物的传记、纪录片和影视。引导获得很强的,寻道,求道、弘道的个人使命。
 
我们想一想,再过几十年,我们离开这个世界了,还剩下什么是钱吗?是房子吗?

融入大道中,方能有永恒的生命。所以在青春期间我们要跟孩子变成朋友,成为均衡他人场中的重要一环。
 
同时我们要给孩子打造很好的朋友圈。
 
如果我们的孩子的朋友中间有一些人是具有个人使命的,积极向上的,那么他们也会受到很大的感染。

图片
 我和妙面妈就打造了一个运动团体。每个星期五都会进行篮球训练和比赛。
 
这个团体虽然只有几十个家庭,但是对孩子和家长的影响是巨大的。

我们星期六还有家庭社会实践活动,这又是一个人场的重构和提升。

这是我们公益家庭篮球的视频号。记录了每一次活动的瞬间。
LLS:
几十个家庭也不少了。
 
妙面爸:
不是每一次都全部参加,一次有八九个家庭吧[愉快]
 
我们作为家长也要深入到孩子的世界里面去。比如孩子喜欢青春校园文学,但是里面却有很多同人的不适当的内容。
 
我可以做的一点就是自己大量去阅读孩子看似不太健康的材料,然后找出其中健康的、合适的、可以读的给孩子。
 
孩子特别喜欢时代少年团和TNT以及TFboys这些歌星。还去追旺仔小乔他们的歌。
 
一开始我是觉得不可理解的,但是去听了他们的歌以后发现真的很好听。之后和孩子聊天,大大拉近了我和孩子的距离。
 
做足功课以后,你和孩子就有了共同语言,你也能够更好的跟他们同情同理同行,你就成为他们人场中重要的一员,同时你能够引导他们走进生命的道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