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财富内参 | A股有哪些季节性规律(上)

 空谷幽墅 2023-05-20 发布于福建

A股历史上存在一些有非常明显季节性规律的时间段,今天我们主要讲了春季躁动和四月决断背后的逻辑和相应的历史行情。不过我们还是要提醒大家,任何的一般性规律最终落地应用的时候都要结合具体的市场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历史上总是不乏违背季节性规律的情况存在,我们可以参考,但决不能仅凭一套规律去决定自己的投资决策。


作者 | 朱振鑫
执业证书编号:A0680621070001
编辑 | 蓝猫


特别提示

通过本公众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巨丰投顾”)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特定客户参考。因本公众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巨丰投顾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Risk Disclosure

季节性规律是指某些事物随着时间的推进和季节的变化呈现统一规律的现象。在A股上同样有很多广为人知的季节性规律,比如“春季躁动”、“四月决断”、“五穷六绝七翻身”以及“红十月”等。

今天我们来聊一下A股有哪些比较明显的季节性规律以及这些季节性规律背后的原因。

一般来说,当业绩在每年的特定时刻会呈现相似走势的时候,必定说明影响市场走势的因子或者说事件是固定发生的,我们在分析了主要的季节性效应后,发现这些现象大多都是跟重要的宏观经济数据、上市公司业绩、重要会议、市场资金波动、长假假期等因素相关。

首先是春季躁动。这个现象可以说是A股最著名的季节性规律。但和大家理解的可能有些差异,虽然名为“春季躁动”,但历史上的春季躁动发生的时间一般集中在12月-3月。这一事件并不完全的发生在每年春季,有的时候会因为发生在12月份而被市场称为“冬季躁动”。

春季躁动之所以会发生的原因有四个:一是长期存在的“信贷开门红现象”。每年银行都会在年初加大信贷的投放力度,从而尽可能的实现早投放、早受益的目标。所以每年年初基本上都会存在明显的信贷脉冲,每年的社融都呈现明显的前高后低的趋势,其中1月和3月都是社融的相对高点。

二是这个时间节点往前承接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往后承接3月份的两会。如果此时处于牛市,那么市场的趋势自然是向上的。如果此时处于熊市,那么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般都会有稳增长的定调,从12月开始到次年的3月也是市场对于政策预期最强的时候,再加上这个时候一般市场已经跌了比较久,市场的跌幅比较大。因此在强烈的政策预期下很容易出现比较明显的反弹。

三是一季度流动性会相对更宽松。从宏观上来说,由于银行贷款投放力度大,春节之后更是银行集中放贷的时点,因此整体流动性水平会比较充裕。从微观上来说,一季度是居民年终奖集中发放的节点,部分资金进入股票市场提供了一定的流动性。

四是处于业绩的真空期。按照沪深交易所的规定,所有板块的个股需要在1月31日之前有条件强制披露年报预告,在4月30日之前需要披露前一年年报以及当年的一季报。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少部分上市公司在3月份,大部分上市公司在4月份披露年报以及一季报。

每年的业绩预告披露的上市公司数量相当多,而且最终业绩变脸的占比相对较少。但毕竟相较于定期报告中翔实的信息而言,业绩预告能够披露的信息毕竟有限,这在事实上的造成了前一年的11月到次年2月之间的业绩真空期。

因此春季躁动往往开始于业绩真空期市场对于业绩或是政策的预期,结束于预期兑现或者利空出现的时候。在过往十年的行情中,春季躁动要么结束于政策的不及预期,要么结束于业绩或宏观经济数据的不及预期。

我们经常说的两会行情大多都是春季行情的结尾,不论政策是否能和市场的预期对齐,最终的结果要么是符合预期进入震荡,要么是不及预期进入调整。

不过有两件事需要大家注意:一是春季躁动发生在12月-3月,但并不是说春季躁动会从12月一直持续到3月,行情的启动点和结束点都要结合当年市场的具体情况来做具体的分析。二是当年春季躁动领涨的方向大多都不是当年的主线行情,过去十年春季行情的领涨行情都只是昙花一现,在全年维度上来看涨幅并不占优。

其次是四月决断。四月决断通常就决定了当年走势的大体情况。因为到了四月,无论是政策、业绩还是宏观数据的预期都已经落地。这个时候上市公司的一季报和年报已经基本披露完毕,三月份的两会也已经结束,宏观经济的趋势也更为明显,基本上此前半年的业绩和数据真空期结束。市场会根据最新的数据来修正对于后市的预期。因此市场往往会形成“四月决断”的行情。四月决断的行情走势对于预判全年市场走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无论是上市公司的业绩还是宏观经济的数据都具有一定的趋势性,上升和下降都不是短时间之内就能够快速扭转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四月数据披露之前有长达接近半年的数据空白期。因此很多时候四月决断会成为熊市快速下跌的开端。在四月之前的空白期,多空双方的博弈更多是势均力敌,市场也更多的以震荡为主,即使有短期的黑天鹅出现了比较大的跌幅,市场仍能较快速度的收回跌幅。因此每一轮熊市市场的高点可能出现在四月之前,但在四月之前市场跌幅其实相对有限,更多以小幅下跌或是震荡为主。但一旦四月的数据不及预期,那么多方会快速的转变成空方,市场就会进入到快速下跌的阶段。

前面我们从逻辑上总结了一下春季躁动和四月决断发生的原因。如果从实际的数据上来看。自从2008年以来除了2016年以及今年,基本上每年都有春季躁动。每次的春季躁动平均持续时间在40天,涨幅上的差异会大一些。而2016年前面有牛市的崩盘,在年初出现熔断。今年则是俄乌战争和上海疫情双重的黑天鹅。

四月决断的效果也同样明显。虽然大部分时候4月份都是处在此前所确定的市场趋势上,但也有非常明显的转折点时刻,而且主要集中在牛转熊的时刻。从历史上来看,2008年之后市场的6次熊市(中证全指趋势性下跌的开端),3次发生在1-2月,有2次发生在4月,1次发生在6月,基本上都是在上半年发生,而且主要集中在存在业绩和数据真空期的一季度和预期落地的4月份。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