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6、脉诊法创始阶段学术发展简史新编(上)
2023-05-20 | 阅:  转:  |  分享 
  
6、脉诊法简史

冲虚子



本文原题为《<阴阳类论>诸篇:雷公学派宝贵文献记录了脉学的一段发展史(下)②》。

脉诊法创始阶段指的是从十一脉灸经到《黄帝内经》这一段。这一段是中国古代脉法学术创新最热络的时期,各学术流派之间既有师承,又有创新,一派之内也有不同的认识,所呈现的百花齐放的状态,为后人选择并发展出独取脉口这一既简洁又实用的脉法奠定了基础。在十一脉灸经出土以前,人们无法正确认识和评价内经中的脉法的先后次序以及发展变化,在十一脉灸经出土后,很多学者惯性使然,没有及时更新观念,依然滑行在错误的认知上。十一脉灸经是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内经的重要武器,但有这个还远远不够,冲虚子使用内经新解构理论和方法,即分析出内经中的不同流派,考证出每篇文章的大致年代或所处的内经时期(阶段),在此基础上,梳理其学术发展脉络就成为可能。本文就是在这种工具的帮助下的尝试,望方家批评指正。

一、十一脉灸经时期的脉法——足臂脉诊法

我们现在看到的文献里所呈现的最早的古代脉诊法就是十一脉灸经时期的足臂脉诊法,见于长沙马王堆帛书和张家山汉简。文献记载说:

相脈之道,左手上去踝五寸按之,右手直踝而簞(探)之。它脈盈,此獨虛,則主病。它脈滑,此獨涩,則主病。它脈靜,此獨動,則主病。夫脈固有動者,骭之少陰,臂之泰陰、少陰。是主動,疾則病。此所以論有過之脈也,其餘謹視當過之脈。(据马继兴先生整理文本,见《中国出土古医书考释与研究(下卷)》第95-100页,上海科技出版社2015年版)

冲虚子认为,“左手上去踝五寸按之”的位置是手踝骨以上五寸处,即上臂内侧血管密集的部位,大概为曲泽或少海穴处。“右手直踝而簞(探)之”的位置是足内踝陷下窝血管密集的地方。脉诊的办法是切脉的时候,左手按住大概为曲泽或少海穴处的血管密集处,右手伸到足内踝血管密集处轻轻叩击后再按住切脉。如果右手所切的这条脉(即“它脉”)脉象充盈,也就是《禁服》所说的“盛”、《脉经》的“实”,左手所切的脉(即“此脉”)为虚,那就可以判断有病。如果右手所切的脉象为滑脉,左手切出涩脉,也可以诊断为得病。如果右手所切脉为静脉(平和舒缓之脉),左手切出动脉(搏动力度大、快慢不宁之脉),那也证明有病。这种脉诊法虽不能判断具体病种和部位,但可以诊断是不是有病,这在当时已经是极为高超的技术了。我们以《阴阳十一脉灸经》里的足巨阳之脉为例予以说明。足巨阳之脉的循行路径为:系于踵、外踝娄中,出郄中,上穿臀,出厌中,挟脊,出(於)于项,上头角,下颜,挟頞,系目内廉。“是动则病”为: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运,腘如结,腨如裂,此为踝厥。这句话有两个信息:所列病都和所属经脉的循行路径相关;只有“动”,即脉象发生异常变化,才会患病。

足臂脉诊法是脉法的主要形态,因为这种脉法只有在发现了盈虚、滑涩、动静等脉象,且这些脉象彼此的关联关系,以及和疾病之间的关联被确定后方可实现。标志着中医诊治水平极大提高,而且影响了之后的脉法。足臂脉诊法是目前我们看到的有明确文献材料支撑的最早的脉法,作为中国传统医学脉诊法的古老源头,奠定了中国传统医学脉诊的基础,是中国科学史上最具智慧的发现之一,是中国古代医学家对医学科学的伟大的贡献。足臂脉诊法的出现同时展示了中国古代医学的最大特点,即从经脉上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将人体的主要脏腑、器官、骨、肉、血、津液、皮、毛以及情志等均和经脉联系到一起,从经脉上可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态,也从经脉上治疗疾病,而从经脉上治病的工具和办法就是砭法、艾灸和针刺。从这个角度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内经的作者不太重视药物治疗,那是因为那时还没有找到药物和经脉之间的联系,也可以理解张仲景为什么伟大,就是因为他从经脉这个角度找到了解决办法,即六经辩证。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古代中医学的创始史就是一本认识和利用经脉的过程史,从这个角度认识内经,就是把有关经脉学方面的内容作为核心和主干,因为这才是中医学和其他古代文明体医学质的区别,也是和现代医学的明显区别。这是认识中医学的定海神针,忽视了这个,我们就丢弃了中医学的灵魂。由于经脉学理论在内经之后没有大的发展,而以张仲景为代表的医家在药物使用上获得重大突破,之后的医学发展路径就按照经方家的路前行,在宋金元时代,医学再次勃兴,遗憾的是,医家们虽然意识到医经的缺失,但他们却将目光盯到了运气学说上,陷入运气学说的泥沼。纵使出现了金元四大家,但对中医的发展都是枝节的,局部的,甚至有些是错误的。从明清到如今,医家众多,但对中医理论的贡献实在太少了。现在,中医理论已经偏离了其核心和灵魂,而药学的发展又受固有理论的束缚不可能达到西药的程度。这是中医学最尴尬的地方。中西医结合是很好的想法,为什么中西医结合往往都不成功呢,就是因为没有在经脉学这个方面找到结合点,不和中医的灵魂结合就不可能有成功的中西医结合。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现在经常讲中医要用中医思维去诊治疾病,那什么是中医思维呢?很多人把辨证论治作为中医思维,其实是不准确的,中医思维中最核心的就是中医的经脉理论,辨证论治只是其派生出的具体的诊治办法,两者是不能混淆的。

十一脉灸经以及足臂脉诊法属于长桑君—扁鹊(秦越人)一门的绝学,《史记》记载说:“(扁鹊)特以诊脉为名”,“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扁鹊(秦越人)亲授弟子有子阳、子豹、子同、子明、子游、子仪、子越、子术、子容等(陈邦贤辑录《二十六史医学史料汇编》第10页,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1982年版),他们的医学存于马王堆医帛书、张家山医简之中。我们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无法判断扁鹊的脉法状态,传统上、包括现在的很多学者习惯用后人著述里的所谓的扁鹊脉法来作为研究扁鹊脉诊的材料,显然是错误的,扁鹊脉法的水平不会超过马王堆医帛书、张家山医简,是没有疑问的。冲虚子认为,掌握了马王堆医帛书、张家山医简的医家在内经时代逐步形成了一个医学流派,表现到内经里的,我们称之为黄帝—雷公学派(下均简称为雷公学派)。扁鹊后学的另外一支在西汉初年传到了齐国临淄人公乘阳庆,而阳庆又传给了著名的仓公淳于意。仓公得到了公孙光“受方化阴阳及传语法”的传授,从公乘阳庆那里学到了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及药论。仓公传给学生的有:经脉高下、奇络结、案法逆顺、论药法、定五味及和齐汤法、上下经脉、五诊、奇咳、四时应阴阳等。雷公学派引用的古医书共有:《阴阳传》、《脉经上下篇》:《上经》《下经》,《揆度阴阳》,《奇恒》《五中》,《从容》,《奇恒之势》等。从仓公医籍中可以看到,仓公使用的大概和人迎气口脉法差不多,而绝不是三部九候脉法。从仓公传授给学生的医书频频被岐伯学派引用可知,仓公的部分后学也汇入到内经的作者队伍里,只是他们成为岐伯学派的一部分。但由于仓公不是用统一的教材和课程授徒,而是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喜好传授给相关的医术,故他的学生很难有人能全面掌握他的医术。从内经里看,《药论》的内容就很少,脉诊的内容也不具体。

如果把时间大致排一下,可能是这样的:



二、人迎气口脉法

雷公学派的最大贡献有两个,一是根据当时时兴的月令思想,将十一经脉发展为十二经脉,即调整并增加了心包络,这个成就收于《灵枢经˙经脉》篇里。第二个贡献就是在十一脉灸经的足臂脉诊法的基础上,发展为人迎气口脉诊法,这一重大贡献体现在雷公学派的《素问˙阴阳类论篇》中:

帝曰:所谓三阳者,太阳也,至手太阴,弦、浮而不沉,决以度,察以心,合之阴阳之论。所谓二阳者,阳明也,至手太阴,弦而沉、急不鼓,炅至以病皆死。一阳者,少阳也,至手太阴,上连人迎,弦、急、悬不绝,此少阳之病也,专阴则死。三阴者,六经之所主也,交于太阴,伏、鼓不浮,上空志心。二阴至肺,其气归膀胱,外连脾胃。一阴独至,经绝,气浮不鼓,钩而滑。此六脉者,乍阴乍阳,交属相并,缪通五藏,合于阴阳,先至为主,后至为客。(《素问˙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此文经冲虚子重新编辑整理)

至:到,指切脉的手指摁倒。弦、浮、沉、急、不鼓、悬、伏、钩、滑等都是脉象的种类。《阴阳类论篇》所涉及到的脉象共有14种,但没有对脉象做具体的解释,为了便于理解,我们现引用和内经时代最近的晋代的王叔和《脉经》对比解释如下:





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沉与伏相类。

不沉



不鼓

悬不绝钩

献花(0)
+1
(本文系昵称672674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