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望安山文学】特约作家黄文忠专栏(17)||沪上申园记(散文)

 望安山文学 2023-05-21 发布于福建
     点击上面蓝字“望安山文学”关注我们,谢谢!


沪上申园记
文/黄文忠(上海)


今春三月三日由琼返沪,近邻申老师曾谓余:“申园已全天候开放,余入园仿若刘姥姥进大观园。是园景色之佳、建筑之巧、小桥流水之雅、堆石成山之趣,乃于沪上闹市中属难得一见之奇观也。黄老师择日可往一观,或许能得佳作一篇,亦未可知。”
我由此曾遐想:市内堆土石为山,筑雅园仿名胜,无非其中筑有一亭,高仿古迹,使游客小坐其中,则令人有所谓“千里在目,四围气爽,产生襟怀坦荡之感”;于园区再筑一桥,流水淙淙,使观者行走其间,有“溅珠飞沫,可枕可漱,生发尘俗为消之意”,如此而已。怎奈在下是见识过诸如苏州拙政园、狮子园,扬州个园,以及琼海茶溪谷,五指山南国夏宫、太平飞瀑、太平水库等真园林、真山水者,想申园亦不过尔尔耳。
在下是一个喜静亦好动之人,尤其是每当酒酣耳热之后,或者找人下棋,或是公园信步。自挚友冯伟先生“龙驭归天”之后,酒后的我,大多选择漫步于世博公园。
5月11日,沪上暮春景象,红桃绿柳,鸟语花香,更兼酒后兴致正高,赏心乐事无过于一游阳春之烟景,娱一时之视听。想起申园,即时兴起,独自往游。
申园乃属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园中之园。按申老师叙述,出上南花城北门左拐,沿世博馆路行百十米右拐,再沿长青北路北行里许至博成路,由济昆路博成路交界口进入月洞桥区域。月洞桥位于世博文化公园东入口,月洞门则横卧于水面之上,形成南北两桥围合该处湖水的亲水平台,将水景与天色融入其中,形成了以桥为景、以水为辅的别有洞天的特别景致。由此左折入世博文化公园,一路沿由樱花环道、精致花园、海棠花甸等组成的环道景色前行约二里许,至左手俄罗斯馆,右手意大利馆处,再前行数十步即栖云桥。栖云桥桥堍有一片绿地,绿地中花木葳蕤,生机盎然。其中有一株名为“无患子”的连理树,甚为别致。该树从树根出泥土处即环抱连理而上,炯别于古称之“连理枝”,皆由树干分支旁逸斜出。过栖云桥右拐,即入申园南门。
入得园内,首先趋前迎接的竟是一只黑天鹅,只见此天鹅头顶红冠,长颈配合着其凌波微步而左右摇摆,一副怡然自得、旁若无人之态,煞是可人,一下便令我有如入仙境之感。此处为申园南入口,右手边平地耸起一片山坡,山顶有六角亭一座,环庭皆植松林;其西南石林下遍植各类杜鹃,高低错落,并与登山道相迂回。此时暮春时节,杜鹃花期已过,只剩零星不甘寂寞的数朵,兀自顽强绽放。我在杜鹃坡中踽踽独行,感受着游人与杜鹃相映的和谐,沉醉其中。
出杜鹃坡,来到莲池东畔。此时,莲池内星星点点几处嫩绿浮于水面。切勿小看这几处嫩绿,它们是以每天成长一点点的持续努力,等到盛夏来临之际,映日荷花也就开遍莲池。每天进步一点点,方得日后博观众为之真心喝釆!莲池东畔有一处全部以太湖石人工堆叠的假山。假山广十数亩,流水横其前,莲池浸其石。花石纲高台起其北,由高台上望,建有“枕瀑”之亭,自高台俯瞰,跌瀑泄水入眼帘;下临峭岸,深暗朦胧,于林莽间,见瀑布自岩石奋涌而出;投空下十数尺,其水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耀之,璀璨夺目,妙不可言;佳木美石互交阴,水光日影相印映,徜徉其间,逸兴遄飞,心神俱翔。
在下可以断言:位于申园内的玉兰馆建筑群的设计师一定是一位艺术造诣极深,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学颇有研究者!君不见玉兰馆第一进院落,广植玉兰、桂花。玉兰为上海市花,当无需在下赘言;桂花为江浙一带士绅所钟爱,也是常识。而将两种树木植于一园,则暗合“玉堂春富贵”之意。第二进院落更以粉墙为底,以墨石为笔。“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轻极不知寒。”(唐·崔道融《梅花》),构成令人遐想的有形画、无字诗。设计者文化内涵之丰富,设计布局用心之深隧,由此可见一斑。
玉兰馆正门,有溪,溪皆泉之委;有石,石乃水之岸。其南岸有树,树皆根植于溪周而花纲石倚之。设计者想必欲营造再现《西厢记》和《牡丹亭》等古典文化戏曲名著描绘之场景,盖因此园既可戏曲表演,亦可牡丹观赏。尤以清音馆,更显设计者匠心,是处乃为临水水榭,此间若安排一曲《牡丹亭》演出,清风徐来,余音绕梁,观众将情不自禁追随演员表演之情绪与情景,可穿越到当年昆剧《牡丹亭》演出之盛况,领略欣赏源自明代,远早于京剧达四百多年的中国传统戏曲之精华。 
古柯晚渡,其特色在于“晚渡”,时下夕阳仍挂天边,欣赏此景尚未得其时也。 
过古柯晚渡又西, 见五曲桥、月洞门及亭榭,泉流长而声未闻。下流平野,荷者,得泉水灌溉而益乎荷;鱼者,得泉水滋养而益乎鱼。泉犹石泉也,石罅乱涌,水声淙淙,人踏石过,水中留影;小鱼辗转荷石间,闻人声则遁迹,悠游迅捷,目不暇接,怎一个美字了得!
清华大学博士后王海钧先生有言:“ 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真’的,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做作,所以得以长久。做人、写字亦然。”可见,做人与作字为文一般,惟求一“真”字。申园西侧,有湖名丹枫。湖上有三岛,取名“蓬莱”“方丈”“瀛洲”。沪上居民有福,常来此处观赏游玩,然若幻想得道成仙,无异水中月、镜中花。区区以为,藉此“烟雨蓬莱”“杏花春雨”之美景,或依山傍水,或登高望远,或散步于一湖一楼一轩间,收返朴归真、身心愉悦、身轻体健之效,当可期望。
一览亭地处此园北山最高点,一峰独秀于申园。登临是处,申园百十亩亭台园林、峰峦湖泊,皆历历在眼。俯瞰申园,园中美景此起彼伏,远近景色,出其中者,皆若浮屿来往,若隐若现、时隐时现;荷风鱼乐、烟雨蓬莱、秋江落照、曲韵天香、松石泉流、玉堂春满、古柯晚渡、醉红映霞,申园八大景观,令不才叹为观止、目不暇接!惟恨托大,迟来两月有余。落曰熔金,浦江余霞横照,紫翠重叠,亭榭巍峨,不可尽言,向晚暂别。
此番游申园,愚乃按图索冀,凡图之所载,盖尽力记述一二之略也。若乃升于高以望园林山水之远近,嬉于水而逐鱼鸟之浮沉,其物象异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然今日匆匆一游,意境未至,所不能领略者,吾亦不能尽言也。此文乃书其大概焉,容他日早来再细细领略品味申园之大美!
五一假期,全国各景点人满为患,见申园中游人稀少,而沪上此园予冠以深得明、清江南园林之精华。是以不揣简陋,愿沪上有缘人读此拙作后,休其余闲,邀约四方之贤士共乐于此园,是皆可嘉也。乃为之书,书者沪上慎独斋主黄文忠是也。


      2023年5月16号于慎独斋
作者书法展示


作者
简介
策划:耕文;主编:非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